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读书指南 > 图书推荐 > 校长 >

《学会对话》:在有效对话中实现理想的教育


    就学校场域而言,校长、教师与学生处于互相影响的“共同行动”中。唯有在对话中实现信息的有效流动,才能使学校的知识体系、道德教育与社会形成共振
    
    [加拿大]卡罗琳·希尔兹、马克·爱德华兹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他眼神中充满怒气,面色通红。在磕磕碰碰地越过几张椅子和办公桌后,他靠着里墙,对着门口狂吼:“你们听着,这个学生完了。我禁止他再上我的课,也不准他上学!”随着他的话音落地,办公室的大门也被重重地关上了。
    对于熟悉学校生活的人而言,这一幕也许并不陌生。“难于管教”的学生、“不学无术”的教师、“官腔圆润”的校长……这些来自不同群体的理解,使学校场域中诸多固有的冲突与矛盾被无限放大。而对于这些矛盾的审视与解决之道的求索,一直是教育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
    教育科学出版社近期出版的“对话·社会·教育”译丛便是从多种视角出发,为理解教育域中的人们建构了一幅生动的话语图景。由加拿大学者卡罗琳·希尔兹和马克·爱德华兹合著的《学会对话:校长与教师的行动指南》,则是这一话语图景中连结对话理论与学校实践的重要堡垒。
    《学会对话》一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从对话即承诺、对话即关系、对话即理解3个层面,去挖掘纷繁复杂的对话理论背后的通幽曲径。第二部分是将对话置于社区情境之中,去探讨新型学校与社区间的关系,进而将学校文化与社区文化在对话语境中进行了再创造,从而为人们理解对话、理解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人类的一大特征便是对于信息交换的需求与渴望。无论是文字、语言还是肢体动作,其本质皆是为了达至信息共享的目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只有实现了信息在群体内部与群际之间的有效流动,才使共同行动成为可能。就学校场域而言,校长、教师与学生正是处于互相影响的“共同行动”中。唯此,知识体系、日常行为、道德判断标准才能与社会形成共振,从而完成个体社会化的转变。
    作者认为,解决偏见带来的负面影响的重要方法是对话。对话不仅仅是一种多主体间的言说与交流,而应是在这种言说和交流之中,生成对“他我”与“自我”关系的理解,从而达到意义的有效融合。至此,无论是自我的世界还是他者的世界,都不再是一个闭合的空间,而是一个开放的具有反馈回路的社会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其核心关键词是关系,既包括对话中的“我—你”主体性关系,也包括对话发生的场域之中的空间位置关系。如果说社会情境影响着对话本身,那么,对话则重构着关系网络、信息共享的意义和观念。
    在对学校功能的传统理解中,教育人、培养人一直被奉为学校的神圣使命。但作为与社区密不可分的学校,其功能仅限于此吗?在很多教育实践的一线,学校同时还是所在社区的文化中心、信息中心、知识服务中心,但这些中心却或多或少地被教育功能的外衣所遮蔽,从而阻碍了学校与社区之间理解的达成。
    从学校内部来看,校长、教师、学生,这不仅是教育学科内部公认的学校主体三分法,同时也是人们理解学校活动、给予认知期待的行为起点。但这种分类法却仅仅是一种角色分类,其导致的结果实际上是日常行为的角色化。角色化的后果之一是互动过程中角色壁垒的人为搭建。
    《学会对话》一书打破了这种惯常式的理解,借助对话,借助情境性互动,人们实现了独白与对话的历史性整合。在《学会对话》一书看来,学校与社区之间、学校内部各主体之间都有着某种嵌入性,也正是这种嵌入性不仅使对话成为可能,也使对话所要达到的目标——游戏化狂欢成为可能。从这个角度来讲,对话不仅是校长、教师、学生等角色之间的行为选择,同时也是不同群体、组织之间的互动方式。与其说对话在场,不如说对话促动了场的形成与场内关系的发展。也正因为此,这种情境化的互动与追求,可以为我们理解教育、理解学校、理解课程提供一个难得的视角。(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董轩)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4-2016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