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译埃梅:书缘和情缘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9:11:35 文艺报 李玉民 参加讨论
李玉民,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主要译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幽谷百合》《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一生》《漂亮朋友》《羊脂球》《缪塞戏剧选》《加缪全集·戏剧卷》《艾吕雅诗选》《烧酒与爱情》等。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就向留法同学、当时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的夏玟推荐埃梅的作品,我们一拍即合,当即定下两本书:一是埃梅的童话《捉猫故事集》,另一本就是《埃梅短篇小说选》的最初版本了。当时,我请另一位留法同学、南京大学教授陆秉慧翻译几篇。这就是我们三人留法情谊的第一个合作成果。 我提起留学这段,只因2014年是我们赴法留学的50周年,也是中法建交50周年,中法双方组织了许多纪念活动。我于2014年11月增译完埃梅的9篇小说,而50年前的这个日子,我们作为中法建交后互换的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刚刚踏上法兰西的土地,开始了两个学年的留学生活。1964年11月,我们从北京乘国际列车,经莫斯科到达巴黎,再去我们学习的地方——布列塔尼的雷恩大学。2014年,我们这些踏上返校之旅的老留学生,似乎急不可待,5月下旬就乘飞机到达巴黎。回访母校,受到校方和雷恩市政府的盛情接待。尤其让我们惊喜的是,法方赠送给我们的U盘中,有当年法国记者跟踪报道,录下了我们学习和生活的情景,保存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当我们二十几岁的形象在银幕上一出现,大家都欢呼雀跃,那时的确风华正茂。 去法国留学固然意气风发,但是也不能否认,当时的我们在知识上有太多的空白,亟待填补。譬如,对于法国现当代思想潮流、文学文化,我们就一无所知。我在北大学习时,所能接触到作品的作家,就截止到罗曼·罗兰。什么纪德、阿波利奈尔、加缪、埃梅等等,当初连名字都不知道。20世纪的法国著名作家,我都是在雷恩大学文学院的课堂上认识的。有不少作家,如埃梅、尤奈斯库等,当时还在世,埃梅才六十四五岁,不是没有见面的可能性。当然要有朋友介绍,或者是外国学者译者引见。 1992年我再度去法国时,已经翻译出版了埃梅的三本书,作为访问学者,我在巴黎逗留了一年,会见了不少诗人和作家,可惜埃梅早已去世。我认识了埃梅的生前好友、诗人贝阿恩夫妇,因为都住在卢森堡公园附近;贝阿恩多次邀请我去家里吃饭,谈一些法国文坛的往事。皮埃尔·贝阿恩(Pierre Bearn)当时已九十五六岁,应比埃梅略长,但他仍然精神矍铄,脸上皮肤平滑,气色极佳,尤其那对蓝眼珠,亮晶晶跟玻璃球似的,非常清澈,一点也不浑浊。他的夫人比他年轻一二十岁,这一点也不奇怪。他说当年他夫人一个电话,就能把马塞尔·埃梅叫来。他夫人微笑着点头,但是并不解释她对埃梅何以有那么大的影响,只是淡淡地说,我在法国学习的时候,如果同他们就有交往,她真愿意介绍我认识马塞尔,并说他非常幽默,满肚子故事,跟人打交道很随和,他创作的那些故事,有些就是在咖啡馆里闲聊中获得的灵感。 贝阿恩夫妇给了我埃梅家里的电话,我真打通了。接电话的是埃梅的女儿,我作了自我介绍,她感谢我把埃梅作品翻译成中文,能让中国人读到。但她母亲年纪大了,身体有病,抱歉不能接待客人。我赶紧说,我打电话只想向埃梅的家人表达我对他作品的喜爱。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朱泽吉:与学执着,与人宽厚
- 下一篇:我的老师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