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名的儿童心态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5:11:42 文艺报 眉睫 newdu 参加讨论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他成长于五四时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的风格被称为“废名风”,至今依然能够在文学界感受到这种清新、飘逸、古拙的文风。这便是废名的文学价值依然长存的表现。 废名对于自己的语言艺术风格有如此自白:“就表现的手法说,我分明地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我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绝句二十个字,或二十八个字,成功一首诗,我的一篇小说,篇幅当然长得多,实在用写绝句的方法写的,不肯浪费语言。这有没有可取的地方呢?我认为有。运用语言不是轻易的劳动,我当时付的劳动实在是顽强。读者看我的《浣衣母》,那是最早期写的,一支笔简直就拿不动,吃力的痕迹可以看得出来了。到了《桃园》,就写得熟些了。到了《菱荡》,真有唐人绝句的特点,虽然它是五四以后的小说。” 现在,我们从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董宏猷的《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林彦的栖镇系列校园小说里,也能读出这种诗化小说的味道。由此可见,废名的文学风格已经渗透到当代儿童文学里去了。 不过,严格说来,废名本身不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家,而是一个有童心的作家。关于这一点,许多作家、学者都曾指出过。周作人曾写了一篇以《桥》为名的短文,点出了废名的“儿童心态”:“《桥》的文章仿佛是一首一首温李的诗,又像是一幅一幅淡彩的白描画,诗不大懂,画是喜看的,只是恨册页太少一点,虽然这贪多难免有点孩子气,必将为真会诗画的人所笑。可是我所最爱的也就是《桥》里的儿童,上下篇同样的有些仙境的非人间的空气,而上篇觉得尤为可爱……中国写幼年的文章真是太缺乏了。” 儿童文学理论家刘绪源在《废名的儿童心态》一文中说:“废名的作品有不少直接以农村的儿童或少年人为主角,如《柚子》《阿妹》《桃园》等篇都是;更有不少是从童年视角,通过儿童的眼与心来表现农村生活的,《小五放牛》和《毛儿的爸爸》就是这样的作品。废名最重要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桥》,《桥》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正是几位单纯可爱的农村孩子。” 在蒋风主编的《儿童文学事典》中,对废名的一些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作品有过这样的评价:“废名还写有一些儿童诗和儿童小说:《洋车夫的儿子》《洲》《万寿宫》《芭茅》《送路灯》《碑》等。废名的儿童小说以散文化的笔法描写乡镇特有的风土人情,活脱脱的孩子神韵,带有浓郁的乡土味。他的儿童小说为20年代的儿童小说作了开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可见,废名的作品不少还是适合给孩子们一看的。只是诚如刘绪源所说,废名不是儿童文学作家,废名一系列以儿童为主角的诗化小说也不是儿童小说。但我在《论诗化小说的儿童小说特征》一文中却认为,以废名的《竹林的故事》《桥》为代表的诗化小说可以纳入儿童文学范畴,让孩子们接触这些纯美的小说。 《竹林的故事》是废名的成名作,但废名最重要的作品是《桥》。《桥》是废名的传世之作,也是他诗化风格的集大成之作。《桥》一共分为上下两卷,其中上卷有43篇。这部小说非常富于童真、童趣,十分适合小孩子阅读。它讲述了一个若在彼岸的美丽故事:程小林与史琴子在一次游玩中偶然相逢。在一个小小的村镇里,他们的父母又何曾不相识呢?既然有了通家之谊,两人在一起玩耍起来也毫无顾忌。他们一起掐金银花,“送牛”,习字,作诗,在棕榈树下披发……一切都发生在略带寂寞、伤感的气氛中。一种看不见的忧伤飘逸于小说之中,在几个小孩子的嬉闹中,体现了人生的美好与无奈…… 《桥》里的生活图景非常地安逸、静美,里边的人物也似不食人间烟火,一切行事都在平静而忧伤的氛围中展开,折射出了人生的“泪与笑”。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托多洛夫:对自我与他者的梳理与调和
- 下一篇:拍摄敦煌文献珍本的尘封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