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谷孙:板凳甘坐十年冷 澹然独与神明居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4:11:41 人民日报 姜泓冰 参加讨论
在中国,凡是从事英语研究和翻译者,几乎都知道陆谷孙;读过大学与学过英语的几代中国人,大都用过他参与编写或主编的《新英汉词典》《英汉大词典》以及大学英语教材。身后,有人给他“于吾国外文学界,巍然一代巨擘宗工”的评价,但更能打动我们或许也最能让“陆老神仙”九泉下觉得欣慰的评论,却是弟子说的“最是风骨动人”。在学术功力和教育成就之上,那一点“澹然独与神明居”的文人傲气和心忧邦家的拳拳赤子之心,让他在一个喧杂时代里留下了色彩鲜明的一幅肖像。 陆谷孙不像多数进入晚年的名人大家那样时时处处通达圆融,而是更多听心所止,有点“任性”,保持着对于新现象新潮流的旺盛好奇心和幽默自适:比如不肯随家人去美国,选择一个人住;躲着大奖颁奖礼不去露脸,不喜欢当评审和到处开会;照样熬夜看足球,与时俱进地开博客,和年轻人不厌其烦地讨论最新流行语的译法;批评起社会现象来有犀利挖苦也有怒气冲冠,并不管它合不合“时宜”、得不得罪人。他为主编的《英汉大词典》修订版“站台”,不说花好稻好,而透露“估计每一百页就能有一处错”。 老来的锐气能称为个性、风骨,是要有足够的底气为前提的。陆谷孙的底气之一,是家学渊源造就的大量中西方文化典籍阅读修养,而这正是今天许多会说“地道英语”却不能成为好翻译家的人的短脚。用陆谷孙教育学生的话来说就是:“中文都没读好,怎么读得好英文?” 底气之二,是既受得了烟火气也能“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钻研功夫。除了教书,陆谷孙的一生都与词典为伴。光是有20余万词条、1500多万字的《英汉大词典》,一编就是20年。正是全社会对外语的需求如饥似渴的时代,像他这样的名师大家,出国、办培训班、当语言顾问,随便做做都很容易扬名得利,哪怕写论文都比编词典更容易评上职称。他曾回忆说,因为怕吹散各种卡片,当年连酷暑都不敢开电扇;为集中精力,还发誓编词典期间一不出国二不另外搞书三不在外固定兼课。“编词典就像做厨子,受不了做饭做菜的热气,就不要轻易进词典编纂的厨房”,是他给年轻人的幽默告诫。 让陆谷孙拥有强大人生定力的因素,除了语言与研究天分外,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兴趣使然,二是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与责任。兴趣让他乐在其中,“常常说起他想到一个对译中文俚语成语典故的绝妙英文表达,就张开嘴大乐”。文化的自觉与责任,让他总想以最精确的表达,跨越语言鸿沟,在这世界民族之林中间“留住我们的精神线索”。 兴趣、天赋、素养、责任,全是人生常见的基础名词。但真要豁得出、咬得住,将活泼才气熬成深厚底气,又有不随肉体衰减的可爱锐气,成就通儒大师,却不容易。哈姆雷特的“身虽囿核桃,心为无限王”,是陆谷孙最喜欢的莎翁台词,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一院槐花南柳巷——回到《城南旧事》故居
- 下一篇:平生风义兼师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