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在书斋中做学问,他更喜欢读天地间的大书(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6:11:14 文汇报 许旸 参加讨论
《历代文选》不断重印,身体力行倡导国学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乌云毕力格上个星期刚去探望了冯其庸,当时“老人家说话比较吃力了,但他还是非常关心红学会、红研所的近况,向我打听有没有冒尖的学术人才与作品”。 比起关在书斋做学问,冯其庸更喜欢读天地间的大书。比如,花甲之年后,冯其庸历时20年,十进新疆,三上帕米尔高原,穿越罗布泊,抵达海拔4900米的红其拉甫,实地考订玄奘取经东归路线;古稀之年后,三度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耄耋之年,出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创办“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提出“大国学”概念,将西域学纳入国学研究视野。2015年初,汇聚冯其庸学术精华的1700万字、35卷册巨著《瓜饭楼丛稿》付梓。自嘲为“瓜饭楼主”的冯其庸,曾带领研究生外出学术调查,行经鲁豫苏皖川陕等7省近30个县市,觅历史遗迹,留意出土文物和碑碣石刻,令学生受益无穷。 在冯其庸的学术道路中,影响深远的《历代文选》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薄薄两册,却成了大量文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1954年冯其庸从老家无锡初入北京,在中国人民大学执教,那时没有语文系,只有国文教研室。缺国文教材怎么办?冯其庸主持编选了《历代文选》,拟定了大多数篇目及注释体例。开始由人大誊印社刻钢板油印发给学生,后来讲义传到外头,得到许多师生认可,并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还不断再版重印,累计发行70万余册。《历代文选》所选散文共150篇,上起先秦,下至清末,多为历代传诵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在业内看来,这套文选思想性、文学性兼具,注释严谨,是古代散文选中较好的选本。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为了存留一些历史的记忆
- 下一篇:父亲王士菁与鲁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