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学林巨匠 教苑楷模(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2:11:38 光明日报 王华宝 参加讨论
三 乐 徐先生一生奉行三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读书最乐。他在《我只在乎祖国学术的成败》一文中解释:“为什么要帮助人,我觉得许多事情一个人不行,得需要一批人。”“读书最乐,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不读书不能成功。” “好事大家做”是徐先生的口头禅,他与同道一起创办学会,召开学术会议,出版学术成果等,共同推动了传统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的复兴。 2002年11月1日,徐先生亲赴常州,出席“赵元任诞辰110周年学术讨论会暨江苏省语言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并与赵元任之女等为常州工学院的赵元任塑像揭幕。 徐先生回忆说,1981年,赵元任应邀来华访问,5月24日抵达南京,当时他正与张拱贵、鲍明炜等筹建江苏省语言学会,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25日上午即到赵元任下榻的南京宾馆拜访,聘请赵元任担任学会名誉顾问,并请题词纪念。 徐先生通过办会,传授治学经验,培养与鼓励青年投身于传统语言学的研究。他常说—— “我们的年轻同志,要好好读书,要多动脑筋,还要把学到的东西贯通起来。只要肯下功夫,总会有心得的。大家都来搞,每人搞一点,几年下来,我们江苏的语言学研究就会兴旺起来,全国的研究也会兴旺起来。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成绩,无愧于前人!” 徐先生与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的成立与发展息息相关。他强调:“振兴训诂学不是某一个人、某几个人所能做到的。好事应该大家来做。” 1981年5月,中国训诂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武汉召开,“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徐先生当选为副会长。1982年11月,苏州召开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年会,到会学者达200人,盛况空前。许惟贤先生在《徐复先生和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一文记载—— “会议期间,还根据徐复先生等的建议,筹备纪念大训诂学家高邮王氏父子和金坛段玉裁,整理出版他们的训诂著作。两年以后,《高邮王氏四种》由江苏古籍出版社陆续印行,为训诂研究及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许惟贤评论说:“训诂学会成立最初几年,徐复先生以高龄南北奔走,为振兴训诂学、为培养后学殚精竭虑,不辞劳苦,使他在训诂学界赢得崇高的威望。1984年11月,训诂学会在西安举行第三次学术讨论会。陆宗达卸任会长,徐复教授被一致推举为第二任会长。” 此后,由学会出面,组织了许慎、郑玄、章太炎、黄侃等著名学者的多次纪念活动,并在徐先生倡议下,建立了一些永久性的纪念馆,如常州金坛的段玉裁纪念馆、扬州高邮的王氏父子纪念馆、河南漯河的许慎纪念馆,表彰先哲,繁荣学术。 徐先生认为:“训诂学看似作用不大,实际上非常重要,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振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尘封已久的训诂学,重新焕发出生机。新时期的训诂学研究,有学科新体系的创建,有对前人成果的整理爬梳,有前贤未及的新领域的开辟,也有为传统学术现代化所做的种种努力。现在,这门几成绝学的古老学科,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学术论著纷纷发表,在当代学林有着重要的影响,举凡涉猎中国古代文化的学人,如果要讲清楚中华传统文化,那么,均不同程度地会向训诂学界投以关注、期待的目光。 而这位“三乐老人”,亦是乐于助人的文化功臣,他曾热心作序百余篇,推动或直接资助出版了大量的学术文化著作。如推动老友段熙仲教授遗著《春秋公羊学讲疏》、葛毅卿教授遗著《中古音研究》的出版等。 而谢秉洪则在《道德文章 山高水长——缅怀徐复先生》一文中向世人介绍了另一件不为人知的事情。 汤国梨先生(章太炎夫人)一生写下了上千首诗词,她的一些作品,特别是词作,受到夏承焘先生等词学大家的赞誉和推崇,新中国成立前后虽有两个油印本,但流传很少。汤先生生前一直想将所有诗词结集出版,却始终未能如愿。 徐先生对这位‘太夫人’崇敬有加,曾向她承诺代为付梓。2000年2月,他不顾90高龄,决意兑现承诺。 徐先生先将部分《影观词》手稿交给《文教资料》编辑部,在杂志上分期刊发;后来,又让汤大民老师在章太炎嫡孙章念祖、章念驰、章念祥的说明下,与《影观诗稿》等合编,结集为《影观集》,作为《文教资料》特辑于2001年5月出版。就这样,世人所见的《影观集》,由徐先生个人出资赞助完成出版,他并为此付出了许多辛勤劳动。 “由于原稿涂损及其他原因,专集整理时,缺字和失韵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徐老对每一个细节,从不轻易放过,体现了他那注重求实的一贯作风。”谢秉洪感慨地说,“我有幸参与了《影观集》的编辑工作,耳濡目染,对徐老这种尊师重诺以及筚路蓝缕、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感触颇深。徐老是当代学人的楷模,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些考证精详、名闻四海的宏文巨著,更多的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徐老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