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坛轶事 >

鲁迅的调侃(2)


    “文坛”,或者更文雅些的“文社”“文林”“文苑”“文界”“文阵”“文圃”和“文场”等等,绝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方。文人可能清高讲得多些,但一旦落到实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些物质需求,也是不能不在乎。尤其这个“名”,你高我低,你大我小,你名满天下,世上无人不识君,我位卑名微,只能破帽遮颜过闹市,当然就不平衡、不舒畅,这就会明里暗里,争得不可开交,恶语相向,互不让步,斯文扫地。
    他们最怕的是失去存在感,所以,卖脸也好,卖傻也好,卖老也好,卖俏也好,正如儿时玩具陀螺一样,转则存在,不转就不存在。写得出来,是一种转;写不出来,搞各式各样与文学有关,或与文学无关的活动,也是一种转。写得不错,是一种转;写得不怎么样,而要想办法吹嘘成什么样,也是一种转。总而言之,或原地转动,或游走转动,或在鞭绳的抽击下,大幅度地飞驰转动。其实,不转又何妨,但有的人信奉的“陀螺哲学”,已经上升到转则活,不转即死的高度,就怕一旦停下来,一旦不转了,陀螺就是一块毫无用途的木头疙瘩,他怕自己出现那种状态,就努力地转,卖命地转。一息尚存,便不能停歇地转。
    有什么办法呢?古今中外,绝大部分文人之好名,总是好过了头,必须名声大震,必须闹出点动静来,令人刮目相看,那才能于掌声中找到自己。有的人甚至高兴到“麻木状”,得意到“白痴状”,那就更让人不敢恭维了。
    这些年来,看到一些朋友唯恐一旦停下来不再转动,落到不名、无名、失名、莫名……再也不闻名的那种惶恐感。我还看到,一些同行不得不努力地邀名,卖力地出名,几乎闲不下来地创名、造名的奔命状。细想,为此劳碌,为此辛苦,为此玩命,实在是有些不值当的。然而,他们乐此不疲,继续转动着那小脑袋,大肚子,细脚尖的陀螺,在这个纷扰的世界上刷出“存在感”。
    话说回来,一部当代文学史,要是没有这些陀螺般出将入相,台上台下,文唱武打,主角龙套的文人,忽悠着、转动着、跳蹦着、洋相着,中国文坛——也就是鲁迅笔下的“文摊”,恐怕也就不那么热闹非常,不那么风光无限了。鲁迅先生所总结出来的“文摊秘诀十条”,今天看来,恐怕难入时代先进之眼了。所谓“雏凤清于老凤声”,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如今文坛的“陀螺”们,其求名造势之烈,其装腔攀附之紧,其自吹自炫之盛,其得志忘形之嚣张,真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象呀。
    他们如要巴结,书坊老板算什么,权力层面带“长”字的人物,文学圈内有话语权的人物,腰缠巨赀可以埋单的人物,才是重点。只要贴上这三种人,还愁幸运之门不为之打开,还愁名声不扑面而来吗?他们如要出名,搞一个文学大奖,自己加冕封王,搞一个排行榜,永远在榜上挂着,搞一个名流座谈会,一齐来给自己捧场,搞一个评论家大联唱,钞票足了,看他们会不会歌声嘹亮?这都是手到擒来之事,还用得着像上世纪三十年代那样自己办刊办报自吹自擂吗?他们如要造势,亮相于荧屏,开讲座高谈阔论,恣意妄言,何等风光?涉足于校园,“翰林院”当大学士,学富五车,何等高傲?贩卖洋货,唬得“老土”一愣一愣,何其得意?与某名流,某权威,某大腕,某委员过往甚密,何其神气?反正,这年头“吹牛皮”是用不着上税的,干吗不把陀螺转得更邪乎呢?
    相比于新世纪文坛的“登龙术”,七八十年前的“文摊”,手法相当“小儿科”,不足为今日仿效、借鉴。今古作家的“陀螺哲学”,倒也具有一脉相承,不绝如缕的意思。
    虽然,这篇短文讽刺的是上个世纪的上海“文摊”,是那时不停折腾的文人“众生相”。但是,现在重新阅读,那种停不下来的“陀螺哲学”所奉行的“文摊秘诀”,对于时下喧嚣和浮躁的“文摊”,其针对性,其现实性,其批判锋芒,其警世价值,还是值得深刻体会的。
    鲁迅先生之所以伟大,就是他永不过时的批判精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