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楸帆:亟待建立东方科幻美学风格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6:11:12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关键词:科幻电影 陈楸帆 科幻十条
对于“科幻十条”,我很关注,尤其是其中对整个产业的扶持,以及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等内容,我认为,这是科幻电影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 中国的电影工业走过许多年,其中科幻电影对于技术、创意、美学要求最高,对电影工业化的要求最高。《流浪地球》整个团队动用了7000多人,从开始拍摄到最后成片超过4年时间。因此,要拍出好的科幻电影,一定是投入高、周期长,这一过程中,人是非常重要的要素:编剧、概念设计、特效、道具制作、场景美工、后期等涉及的环节都需要专业的团队人才。 我们最近一直在讨论,科幻片的编剧和其他编剧有何不同,如何培养?这可能是当下需要搞明白的问题。科幻的元素、世界观设定、逻辑关系处理,再加上其他类型片叙事模式而形成的惊悚科幻片、爱情科幻片等,不仅是要讲好一个故事,而且这个故事怎样和科幻背景、科幻逻辑完整统一,而不是跟人物、故事脱离,是需要编剧不断思考的。此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科幻编剧是作为单独的人才培养,还是在传统编剧基础上配合顾问,以团队作业的形式完成科幻剧本?后者可能更可行。 科幻电影在大的层面上,还需要整个环境的改善。科幻电影中会探讨很多跟现实有关的问题,采用科幻的形式去表达,过程中希望人们有一个好的、宽松的、开放的心态去接受科幻电影,而不是对科技部分过分苛求。正确看待科幻电影只是虚构的艺术叙事,而不是一篇科学论文,不需要跟现实完全一致地严丝合缝,而是要在想象与真实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 此外,还需要找到一套属于中国的、独特的视觉语法。我们对未来、太空的想象大多来自西方,比如好莱坞的印象元素等,却把中国独特的美学丢弃了,这是科幻电影人更大的挑战——创造一个既让人信服,又具有东方文化美学特点的科幻美学风格,这是需要科幻电影人长时间去摸索和探讨的。 “科幻十条”给业界人士带来了信心的鼓舞,给创作者打了一剂强心针,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把科幻创作坚持下去。笔者现在正在做自己的工作室,希望发掘更新更年轻的创作者,以及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希望得到有关部门、园区、地方政府的扶持,不仅是经济、办公环境、政策上的扶持,还包括多产业合作领域,探索如何从更大层面合作开发项目等。同时,笔者在上海,怎样把上海城市精神、海派文化通过科幻形式彰显、弘扬,使之成为国际化表达,这也是本人接下来着力思考探索的方向。 科幻电影投入周期更长、难度更大,困难与挑战时常相伴,有了“科幻十条”之后,市场投资、市场平台都对此有了更多的关注,希望能有更多项目顺利开展推进。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本土原创优质科普书不该“缺席”
- 下一篇:科幻片应该成为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