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寻找一颗星——悼志山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6:11:05 《中国艺术报》 杜卫东 参加讨论
志山走了,走得猝不及防,让人无法接受,无法面对。 下午,我在医院拔牙。医生咣当一声把坏牙扔进托盘里,一旁的妻子实在忍不住了,说,小金刚来过电话,你要有心理准备,听了不要太激动。她知道我血压高,先做了郑重的铺垫。听她的口气,我设想了种种可能,但万万没有想到,听到的竟然是志山辞世的噩耗。我愕然地张开嘴,任泪水簇簇流进嘴里,又和嘴里的血混在一起,顺嘴角淌下来。 咬住纱布,不要张嘴!年轻的女大夫瞪了妻子一眼,你就不能晚一点告诉他吗?如果因为咬合不紧,创口流血止不住,谁的责任? 我咬紧牙关,闭上了眼。顿时,眼前一片迷茫。 志山怎么会走呢?他才56岁呀!我一调入《人民文学》就和他做同事,兼任《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社长后,我提议他做了办公室主任。印象中,志山像一台永动机,总是在超常的工作状态中,每天第一个来到单位,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他标志性的动作是,双肘支在案头,叼一根烟卷儿,和一个个员工或来访者谈话,或是布置工作,或是洽谈项目。在惨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校园文学》从《人民文学》接办时的5万余册,短短两三年上升到10多万册,这其中有志山太多的付出了。在校园文学那栋绿色的小楼里,无冬历夏,只要有一盏灯亮着,必是他案头那盏有着深绿色灯罩的老式台灯。后来,我调任《小说选刊》主编,他回到《人民文学》杂志社发行部,当了主任。再后来,我听说他得了肾炎,每周需要三次透析,本打算抽时间去看望他,没想到,第二天就在大楼里看见他正搬运杂志,依然生龙活虎。我说,听说你病了,还想到家去看你呢?他拍拍胸脯说,老哥,我没事儿,不用担心。 志山一直叫我老哥,他天性善良,乐于助人,从不在背后论人是非。我脾气不好,工作中时有发火,志山总会劝我,老哥,生气伤身,有话慢慢说嘛!背地里,他会对被我批评的同事说,社长脾气不好,但他是为了工作,为了你好,别介意。看上去五大三粗的一条汉子,处理起事来心思缜密,而且总能换位思考,替别人着想。《中国校园文学》最鼎盛的时候有30多名员工,籍贯几乎占到全国省区的三分之二,最老的编辑年近80,最年轻的员工才20出头,按说是一个极难管理的单位,却因为有了他的协调与沟通,整个杂志社气氛和谐,团结奋进,像一个三世同堂的大家庭。先后离开杂志社的一些员工,或成了别的单位业务骨干,或自闯天下成就了一番事业,但说起自己的成绩,都不忘在杂志社受到的历练,不忘憨厚纯真的老王哥。直到现在,在杂志社工作过的同事还有一个群,听说志山离世的噩耗,均悲痛不已,不敢相信,不愿相信。好人,是大家对他众口一词的评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