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舆论绑架,也请莫误伤专业——从高分报考考古专业引热议的舆论发展说开去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7:11:02 中国艺术报 关戈 参加讨论
每年高考,都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引起争议、话题峰回路转之际,随着各地陆续放榜、进入填报志愿阶段,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一不小心就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只因高考取得676分的好成绩,却报考了被认为“注定辛苦、清贫”的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有人说,不懂事,不务实;也有人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最开始,起因不过是有人注意到了钟芳蓉的“留守女孩”身份,进而联想到她可能家境一般,再合乎逻辑地为她不选择更有“钱”途的热门专业“感到惋惜” ;而另一派观点则认为,能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中坚守学术志向,实属难能可贵。尽管后来考生的父亲出来解释,家里的条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差,但由此引发的全民大讨论,已是喧嚣尘涨,画风也变得古怪了起来——在一些声音中,事件主角的选择几乎被忽略甚至无视,倒是情绪高涨的“各路大侠”尽情地据理力争,无论“现实派”还是“理想派” ,大有不压倒对方誓不罢休的架势。恕我直言,这么摆明抢戏地替人做主,真的好吗? 大多数人的心情,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想必也都心存好意。“到就业的时候就哭了,分分钟教你做人” ,虽然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过来人“怒其不争”的情绪,但也分明夹杂着一种“我们都是为你好”的苦口婆心。另一派声音听起来也很有道理,“做自己,做强大的自己就好了! ”“在这个时代,梦想是珍贵的东西”等等,都让人如饮杨枝甘露,眼中顿时露出清明。恐怕当事考生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选择会成为一道舆论考场的填空题——就像电影《大话西游》里的月光宝盒,让人们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了重置自己人生再来一次的想象之中,在“据理力争”“苦口婆心”里投入了太多的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情感情绪。 从事情发展的情况看,本来该是师长亲友“私下提点”“仅供参考”的事情,经过舆论的炒作发酵,就渐渐脱离了教育中有关兴趣、能力和志向的轨道,越来越像是一次社会价值观“向左”“向右”的情绪宣泄。人生导师们急于劝小姑娘“别犯傻” ,理想斗士们声援小姑娘“梦想无价” ,透露出的信息是“吃瓜无罪”“正确才好” 。至于考生钟芳蓉的学习、生活乃至职业选择、未来发展等,似乎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必须证明我的正确” 。这就有点自作多情、喧宾夺主了。 于是很快便有人提出,这是“舆论绑架” ,并且作出假设,如果以后钟芳蓉真的走上这个“可能清贫”的道路,就怕有的人会“痛心地”表示“看吧,当年不听忠告,现在混成这样了” ;又或者,有一天钟芳蓉不在考古专业里了,又有一批人跳出来指责,说我们如何如何支持你、国家社会如何如何培养了你,你岂能不懂报恩、一走了之。 当事情进展到这里,最为难的恐怕是钟芳蓉和考古界。按照人之常情,有这么优秀的学生前来报考,考古界出来表态是很正常的。于是我们看到,一些学术前辈纷纷出来为女孩声援,多家科研院所送上入学大礼,“敦煌女儿”樊锦诗先生也亲自写信、赠书表达鼓励与期望。但是,当某些“有识之士”把钟芳蓉从人生导师们和理想斗士们手中“拯救”出来时,一边表示不要捧杀,一边却无差别地把考古界的一些正常作为误伤了。他们只看到舆论对于钟芳蓉的绑架,殊不知从考古专业被定义为“注定清贫”“无缘大富大贵”之日起,便已和前者同病相怜地被架到了风口浪尖;本是自然而然的呼应,却被当成了绑架人生,实在很不应该。 相对于其他一些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年薪的专业职业,考古专业冷门一些、收入低一些可能是事实,但也并非不能取得成就、实现圆满理想。考古专业也需要人才,在社会舆论的滔滔众口中,又被想象得那么的凄凉惨淡,对于专业发展肯定是不利的。考古界对钟芳蓉的选择,在这个争议正白热化的时候,难道还能摆出架势拒人于千里之外?或者低头念佛一声不吭?哪怕可能的“绑架”误伤值得警惕,需要小心处置,但钟芳蓉是无辜的,我想大多数考古界人士也是无辜的——自始至终,真正绑架人的是以贫富吸引眼球的传播议题及其搅动的价值观博弈,而它可能侵蚀的已不仅是考古领域,在其他领域也不乏碰撞。只不过考古专业与金钱、富贵距离似乎更远、落差更大,引起的冲撞更激烈而已。 我们需要做的是,心行本分,不要误伤,等风停,等云散。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这篇满分作文开了怎样的“滥觞”?
- 下一篇:新媒体,新传播,让文化接受更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