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打”出来的评论家(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12:11:36 中国作家网 董哲西 参加讨论
在李健吾看来,一个优秀的批评家,与一个优秀的作家正是无分轩轾,作家不必因为他是在批评自己的作品,就将他当作自己的奴仆。纵然是好朋友,他也绝不允许对方亵渎了批评的尊严。对于批评,他的态度是:一本书摆在眼前,凡落在书本以外的条件,尽可置诸不问。他的对象是书,是书里含有的一切,是书里孕育这一切的心灵,是这心灵传达这一切的表现……这是批评的难处,也正是它美丽的地方。 这样在报纸上刀兵相见,外人或许以为两人要失和了吧。不会的。打笔墨官司,原是文人之间的常事,只有两个小人,或一个君子一个小人之间,才会因此而结仇记恨。对两个都还心胸旷达的人来说,只会加深彼此的理解。 这是一个大作家与一个大批评家的一段文字因缘,它留给后世的不仅是几篇精妙的文章,更其重要的是彼此都有的那种坦荡的批评精神。 《答巴金先生的自白》写于12月14日,仅仅隔了一天,16日,李健吾又写了评巴金《神·鬼·人》一书的评论文章,热情而又中肯,外人绝难想象得出,这就是前两天写那篇反驳文章的同一个李健吾。 唱和与驳难,是中国文人的一个优良传统。驳难,实则也是别一种方式的唱和,纵然是真的生点气,彼此心里都明白,绝不会妨碍友谊的加深。或许正是经历了这场笔战,巴金才真正认识到李健吾人品的正直,才华的丰盈,与见识的超卓,并由此结成数十年不逾的真挚的情谊。 1936年12月,在巴金的擘划下,创办不久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李健吾的文学批评集《咀华集》。这本集子和1942年仍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咀华二集》,可称得上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奇葩。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林语堂的漫画
- 下一篇:徐光耀:战士风采,赤子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