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张进:论物质性诗学


    【内容提要】物质性自古以来就是文学的参照系,文学观念的变革通过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变化而昭显出来。近几十年来,理论批评从“物质/符号/精神”三元辩证结构出发来阐释文学文本的物质性,渐次凸显出一个可称之为物质性诗学的理论批评空间,其中融会了文学理论探索的一系列新成果,被视为21世纪文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旨在梳理和考察20世纪以来文学研究领域物质性批评实践的脉络,以及与文本、互文本和超文本概念相关合的符号物质性、社会物质性和历史物质性等观念的演替过程,阐述和反思物质性诗学探索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 键 词】物质性/超物质性/诗学/述行性/铭写
    【作者简介】张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学者”,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和比较诗学研究。
     
    “物质”在哲学上指独立存在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任何社会变革都会通过其中人与物关系的变化而昭显出来。”人们对数字化世界的反应,使“物在20世纪末的几十年里变成了迫切的新话题”(孟悦 罗钢 86),引发了“物质性诗学”的勃兴,开拓出一个从物质性维度思考文学理论批评问题的新空间,对这一空间的研究已然成为新世纪的批评趋势之一。
    传统的“物质性”让人联想到具体、实在、先于语言喻说体系的“事物”。在柏拉图式的精神/物质、思想/身体、意识/存在等二元对立中,“物质”预示着一种非人的、超语言学的“沉默事实”。在中世纪,西方主流观点认为人类同时生活在物质和精神两个空间之中。15世纪以来,物质/灵魂的二元性观念开始变化并归于消失,灵魂空间的存在被否认;现代以来空间范畴主要指物理物质的空间,居主导地位的自然科学使这一概念成为所有科学试验台的核心价值;当代“比特”世界和赛博空间的出现,“开启了一个新景观,它基本上与物理空间不同,但却又不是一个全新的维度。相反,它使得我们更加接近生活在两个空间的中世纪实践”(莫斯可 88)。
    与此同时,迅速崛起的通讯科技改写了人、记忆、事件以及表征的定义,导致一系列新空间的涌现,如录音电话、电视录像、个人电脑、电子邮箱、因特网络、虚拟现实、多维空间等等。在此过程中,“日益被追加生产的,不是物质客体,而是符号[……]这不仅发生于包含实在审美成分的非物质客体(例如流行音乐、电影、杂志、录像等等)的激增之中,而且发生于物质客体里符号价值或形象成分的不断扩大之中”(拉什 厄里 22)。“符号”的楔入,将“物质/精神”二元对立的传统模式改写为“物质/符号/精神”三元结构。重思想而轻物质的文化史家也开始从物质性维度审视文化的“符号性方面”,“一些文化史家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毅然转向了物质文化的研究。于是,他们发现自己与考古学家、博物馆馆长和长期以来以服饰与家具等为研究领域的专家发生了联系”(伯克 79)。
    各派理论批评争相从物质性维度命名这些新兴空间,如“文化唯物主义”、“后物质主义”、“(超)物质性”、“非物质社会”等等。其中所谓“非物质社会”指的是数字化或信息化社会,即从“硬件形式”转变为“软件形式”的社会。但这一命名“出于一种误解[……]去赞美‘虚幻形象’与机械(或‘形式’与‘物质支持物’)的对立”(第亚尼 45)。事实上,任何非物质文明都会物质化,其非物质产品必须与生产、固定和支配它们的“下部”机械结构联结在一起;影像或符号背后潜藏着其物质和机械的支持物。在“物质/符号/精神”三元结构中,若立足于“精神”并在与“物质”对立相视的立场来阐发符号的特性,则有可能放逐符号的物质实在性。因此,当代思想试图立足“物质”来阐释符号,从而将“物质性”概念推到理论批评的前台,对人类生活现实的解释潜力也被充分释放出来;与此同时,文学理论与日益流行、无所不在的物质文化和技术幽灵纠缠在一起,“如何描写、吸收或思考文化中日益增长的幽灵性质,当代文学面临诸多新的挑战”(Bennett and Royle 139)。而从物质性维度探索新物质技术空间所蕴含的诗学思想和批评契机,不仅成了文学理论研究的课题,而且已然成为新世纪理论批评的趋势之一(沃尔弗雷斯 385)。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