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雷达:对现实发言的努力及其问题——2013年长篇小说观察(2)


    以上罗列接连不断的出版盛况,是想描述长篇小说的热度和名家竞写的热潮,这似乎是莫言获“诺奖”后的某种集束效应,也是名家们试图保持自己“在场”的努力:这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当然名家力作远不止这些。像艾伟的《盛夏》、陈希我的《移民》、张欣《终极底牌》、乔叶的《认罪书》、徐则臣的《耶路撒冷》、王十月的《米岛》、李凤群的《颤抖》、田耳的《天体悬浮》、路内《天使堕落在哪里》、弋舟的《蝌蚪》、张浩文的《绝秦书》、钟平的《塬上》等,都是引起了一定反响的作品。
    除个别作品外,这些作品都表达了进一步“接近现实”,对转型时代复杂的现实生活的大胆审美判断,表达出力图对现实发言的强烈愿望,这已成为当下长篇小说的主体格调。余华认为《第七天》是他“距离现实最近的一次写作”,马原也将新作归源于“中国社会正在从没有财产概念的时代走进有财产的时代”,贾平凹更是“50后”的“发言人”,一直以关注转型现实而著名。这是一代作家的现实情怀,也是消费时代的当下一种亟须肯定的文学书写的积极力量,这一点很突出,但尚未得到批评界和文学研究界相应的正视。
    直面时代的勇气和思想艺术能力不逮的问题同时存在。一些长篇小说通过增强新闻性元素来“亲近”社会热点话题,却并未奏效,反而引发了对小说表现当下现实能力的质疑
    早有人指出,目前中国作家里少有人敢于正面直视和试图解释这个巨大、奇特、复杂、纠缠、难以理出头绪的时代,目前中国作家的最大问题是失去了把握和读解这个时代的能力,无法定性,于是只能舍弃整体性,专注于局部趣味,或满足于类型化。而像贾平凹、刘震云等人,却能迎难而上,只是像《带灯》中细节化、细碎化的叙述方式,已使很多读者出现阅读障碍。一方面是人们对文学的常规节奏失去耐心,一方面是文学必须寻求能吸引今天读者的新的节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