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新世纪十年:古代赋学研究的繁荣与趋向


    内容提要:21世纪初期十年的古代赋学研究,以数十种赋选、百余种论著、近两百篇学位论文、千余篇期刊文章的卓越成绩超越以往任何一个十年,呈显繁荣气象,成为当今古典文学界的研究热点。同时,也形成了区别从前的学术特点和新的趋向:一是研究内容的深化与领域的拓展;二是理论探讨与学术总结的注重;三是文献整理的进步与当代辞赋评论的兴起;四是博士群体的活跃与研究方法的多元。
    关键词:新世纪十年;赋学;研究领域;学术总结;文献整理;研究方法
    作者简介:何新文(1953-),男,湖北通城人,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典目录学研究;王园园(1984-),女,湖北十堰人,湖北大学文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
     
    现当代赋学研究的学术历程,可划分为“现代赋学三十年转型与开启”、“当代赋学三十年起伏”、“世纪末赋学二十年复兴”、“新世纪赋学十年繁荣”四个阶段。关于新世纪的赋学研究,笔者曾提出应该重视以下几点:科学地把握赋的文体特点,根据赋文学本身的审美特征开展赋学批评;树立总体的赋史观,建构完整的赋文学研究体系;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开阔视野,更新方法[1]。现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虽然很多美好的憧憬尚在实现的过程之中,但是,这十年的古代赋学研究的确呈显出繁荣的气象。新世纪赋学的“十年繁荣”,作为现当代近百年赋学史的必然发展和重要阶段,已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点,有着丰富的价值内涵和诸多新的趋向,值得总结探讨。
    一、 研究内容的深化与领域的拓展
    我们从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深度开掘及广度涉猎的分析中发现,新世纪十年赋学承20世纪之后,在研究内容上更趋细密深入,学术领域范围也进一步拓展宽阔,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点。
    (一)就赋学论文而言,研究面已涉及到赋的文体、文本、赋家心态以及赋学理论批评等诸多领域
    如关于赋的文体研究,过去多集中于赋体起源、特征及体制类别等内容。新世纪的研究者虽继续着这一传统的话题,但更关注赋体铺陈、“趋图性”描绘以及话语虚指性、虚构性等方面的特点,更注意阐发赋的娱乐功能、美学功能及其学术、史料价值。关于赋的体制类别,已将重点从散体赋、骚体赋,转向骈赋、律赋和文赋,探讨其体制的发生与形成,探讨律赋之韵律,“丽”与“雅”的美学特征等等;另外,赋与诗、辞、颂、诸子、骈文等的源流与渗透问题,赋与词、曲、戏剧、小说等的影响与接受,赋与音乐、歌舞、技艺、美术等其他艺术门类的类比研究,也成为了新的热点。
    研究赋文本的论文,除历来对赋作品的一般性评析外,又广泛涉及前人较少研究的对象、某时段赋创作和某类题材赋作深度解读等多个方面。如对单个的赋家赋作,像宋玉《神女赋》、陶渊明《闲情赋》等人所熟知的作品,还有前人较少关注的“聊斋赋”、康熙赋等,都从思想内涵、艺术特征、价值地位等方面进行了多层面的诠释和开掘。对某个时段的赋创作,则着力于探究其发展嬗变轨迹与主要特色,如对汉赋“音乐性”、“小说性叙事”、“趣味化”等特性的新视角解释,对魏晋南北朝赋或“艳化”或“复古”及同题作赋现象的分析等。对各类题材的赋,诸如艺术赋、都邑赋、狩猎赋、悼亡赋、隐逸赋、咏物赋、建筑赋、禽鸟赋、爱情赋、嘲讽赋、宫怨赋、纪行赋、故事赋、玄言赋、梦赋,以及杂赋和俗赋等等,虽分类繁多,名目各异,但都有涉及。此外,还有关于赋篇创作年代、真伪的考证,如对宋玉是否作《舞赋》、《微咏赋》,还有《三都赋》、《芜城赋》、《哀江南赋》的系年问题等,也都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
    以赋家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广泛涉及到对赋家的心态(如生命意识、焦虑意识、创作意识、纵横家心态、悲歌心态)、人格、地位、贡献、群体性(如集团)以及与其他身份的人(如史家)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关于赋学批评理论的研究,则既从数量上改写了20世纪颇受冷落的历史,也从时间上连接了历代研究的断层。这一时期,自汉魏六朝,以至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的赋论,诸如唐代杜甫、元代祝尧《古赋辨体》,清代康熙帝、章学诚、姚鼐《古文辞类纂》等的赋学观都有了填补空白式的研究。其中,仅关于清代律赋理论研究的论文,在2006年至2010年的五年间,就先后有潘务正《法式善〈同馆赋钞〉与清代翰林院律赋考试》(载《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林联桂〈见星庐赋话〉与嘉道之际馆阁赋风》(载《文学遗产》2010年第5期),许结《论清代书院与辞赋创作》(载《湖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何新文、彭安湘《论〈见星庐赋话〉对清代律赋艺术的评析》(载《湖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等文章发表。
    (二)就赋学论著而言,则既表现为对楚汉魏晋六朝赋这一传统领域的深入研究,更表现为向以往较少涉猎的唐宋元明清赋研究的积极拓展
    1.楚汉魏晋六朝赋研究的新视角。楚汉魏晋六朝辞赋,一直是赋学研究的重点,此期出版的赋学论著中,仍然有20余种是以之为研究对象的,约占四分之一。但是,与以往不同,研究者以新的视觉切入了一些新的问题,因而也取得了新的成果。
    一是对赋文本、赋作家的深入探讨。如吴广平《宋玉研究》(岳麓书社2004年版),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发掘及古今已有的研究成果,论辩宋玉辞赋及其姓字宅墓、生卒年代、行止交游、著述真伪等问题,指出宋玉是赋体文学的开创者,是感伤主义、梦幻主义、艳情、山水、游戏文学的开山祖,全面而有新意地评述了宋玉的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余江《汉唐艺术赋研究》(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以汉唐乐舞、书画、杂技艺术赋文本为对象,既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代表性赋篇,又简要地勾勒了艺术赋的源流,不仅选题新颖,也开阔了赋文学研究的视野。孙晶《汉代辞赋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版),选取“赋之溯源”、“界说”及“汉赋体制演变”,儒道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对汉赋创作的影响等一些难点问题,放在历时性的民族文学进程和共时性的中西文类对比中予以探究,又取跨学科的方法,从哲学、美学的角度分析,故而得出了不囿于传统的结论。
    二是将赋与所产生时代的政治、文化、经学、士风、都城、礼仪等更多维的背景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例如《汉赋与长安》(李志慧著)、《汉赋与经学》(冯良方著)、《汉代士风与赋风研究》(王焕然著)、《汉赋书写策略与心态建构》(冯小禄著)、《汉赋文化学》(郑明璋著)、《司马相如赋的美学思想与地域文化心态》(李天道著)等,读着这些精心设计的书名,就令人耳目一新,当然也不难想见作者们企图别辟蹊径的学术用心。其中如曹胜高《汉赋与汉代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和《汉赋与汉代文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这两部著作,前者选择汉代都城、校猎、礼仪制度为研究视角,分析汉赋题材变异的背景、主题变化的特点、赋家创作倾向的差异以及表达手法的演进,以揭示汉赋同汉代制度之间的关系;后者从汉代乘舆、饮食、服饰、音乐、舞蹈、建筑、器物、风俗等社会现象的研究入手,发掘汉赋中隐藏的史料,将之作汉代文化研究的直接资料。二著出入于文、史,利用学科交叉优势对汉赋进行新的解读诠释,使原本比较薄弱的环节得到加强,将汉赋研究推向了更高的学术层次,起到了开拓视界的示范作用。
    2.全新的唐宋元明清赋论著。近20种唐宋元明清赋论著的横空出世,填补了赋史研究中的巨大空白,可谓是十年赋学最有意义的新变化。其中,仅大陆出版的论著就有14种,若按研究内容范围分可归为两类:一是律赋及唐宋赋研究的9种,一是金元明清赋研究的5种。
    在论律赋及唐宋赋的著作中,尹占华《律赋论稿》(巴蜀书社2001年版)是一部具有律赋通史性质的专著。全书上编论“律赋与科举”,探讨了律赋与科举的关系、律赋的内容与形式及作法;下编分“发轫期”(初盛唐)、“鼎盛期”(中唐)、“转折期”(晚唐五代)、“再变与衰退期”(宋代)、“回光返照期”(清代)五段五章,叙述“律赋发展史”。赵俊波《中晚唐赋分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4年版),采取“分体研究”的方法,上篇论中晚唐古赋,包括中晚唐的“古赋观念”与“文赋”、“骚体赋”、“大赋”、“类赋之文”及“骈赋”;下篇论中晚唐律赋,包括中晚唐人的“律赋观”及律赋“体制与写作技巧”等。彭红卫《唐代律赋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则在全面清理律赋文本的基础上,对唐代律赋的演进及其特征等问题展开考论,其中,如以计量统计学的方法证明“隔句对”是律赋的第二特征,对中唐律赋家韦展《日月合璧赋》的个案考辨,对晚唐王棨律赋数量和唐代律赋名家作品存录情况的辑要说明,对徐彦伯《汾水新船赋》非晚年之作的考证等,都显示了精微的考辨功夫。此外,何玉兰《宋人赋论及作品散论》(巴蜀书社2002年版),着重研究宋代律赋与文赋创作及赋论赋话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还列入一篇长达百余页的《宋人赋论赋话辑录》,既阐述深入,又资料翔实。韩晖《隋及初盛唐赋风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将隋及初盛唐赋的创作和批评,放在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全方位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考察,既分析了赋文学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也使读者了解到赋与其他艺术形式乃至整个时代风气的相互影响。詹杭伦《唐宋赋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是12篇论文的结集,包括对唐人《赋谱》、《释迦佛赋》、白居易的赋论赋作、王棨山水写景律赋以及宋代辞赋辨体、苏门四学士等赋论赋作的考论,内容丰富,也颇有作者的心得己见。刘培《北宋辞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分初、中、后期三部分,从北宋文人生活、心态、党争、科举、理学思潮等方面入手展开对北宋辞赋的系统研究,描述辞赋的发展,阐释各时期辞赋的不同风貌,评论重要赋家赋作,是一部较为全面地研究北宋辞赋的断代赋史论著,体现了北宋辞赋研究的新进展。
    关于金元辞赋的研究,可资借鉴的资料不多,故此期的3种论著均在辞赋文献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如康金声、李丹《金元辞赋论略》(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除第一部分“金元辞赋专论”概述金元赋的思想艺术成就以及元人“祖骚宗汉”的赋学观念等内容外,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是对元赋钞本《青云梯》的考释,和辑录整理的“金元辞赋年表”、“金元辞赋作家索引”、“元代同题赋索引”及“金元赋名篇介绍”。武怀军《金元辞赋研究评注》(群言出版社2006年版),上编概述金元辞赋的发展,具体论析了赵秉文、元好问、耶律铸、郝经、戴表元、袁桷、刘壎、祝尧、杨维桢等赋家的创作及赋论思想;下编则是“金元辞赋作品评注”,评注王寂至杨维桢等23名赋家的39篇赋,所占篇幅超过二分之一。李新宇《元代辞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除有较为深入的理论辨析之外,全书5章中,也有《元代辞赋文献调查与整理》、《元代辞赋理论集与辞赋选集》、《元代科举考赋》三章,是关于元赋文献及科举考赋史料的考证。
    论明清赋的有2种:孙海洋《明代辞赋述略》(中华书局2007年版),将明代辞赋的发展演变,分为“明朝初年”、“永乐至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前后‘七子’”、“晚明”六段依次论述,且重点评述了近80位赋家的文学思想与辞赋创作,对代表性作品进行了分析品鉴。詹杭伦《清代律赋新论》(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版),也是较早以“清代律赋”名书的著作,涉及的内容一是前8章的“律赋体系研究”,阐述了清代律赋与科举,以及律赋的审题、结构、层次、用韵、对偶及审美特点等问题;二是后8章的“赋论赋话研究”,述及李调元、浦铣、王岂孙、余丙照、路德等人的赋论赋话,其中关于清人对扬雄赋论、杜甫律赋的评述及路德的《关中课士诗赋注》,是前较少有人注意的内容。
    总之,无论是从论文、论著所涉及的对象范围,还是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考察,新世纪十年的赋学研究已经突破以汉魏六朝赋为主的局限,逐步扩展到唐、宋、元、明、清代,并关注到赋与其他文体及社会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关联,已然表现出总体的赋史观,标志着一个相对完整的赋学研究体系的建立。
    二、 理论探讨与学术总结的注重
    十年赋学在深化赋文学创作的研究内容和扩展赋史领域的同时,表现出较以往更为注重探讨总结古今赋论赋学的特点和趋向。
    (一)赋论、赋学及辞赋文体论著作的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赋论史稿》等文著问世之后,经过近十年的积聚,到新世纪初期,赋论、赋学及辞赋文体论之类的研究著述相继而作,并在论述的广度和理论的深度方面有新的进展。
    此期以大陆为主体的此类著述出版有20种左右。属于辞赋资料、史料类的有4种。马积高《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中华书局2001年版)是述而兼作的著作,全书上篇为“历代辞赋及研究概述”,分节叙述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和现代的辞赋研究概况;下篇为“辞赋要集叙录”,以提要的形式介绍古今重要的“辞赋总集”、“收录辞赋的著名文学总集”、“古今赋话(含赋论选)”及“现代中外赋学论著”,相当系统地概述了历代辞赋创作的发展与研究史料、评论了70余种辞赋论著。踪凡《司马相如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8年版),主要收录历代文人对司马相如生平仕履、文学创作等诸多方面的记载与评论资料,分为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民国八个阶段排列,又有《卓文君资料选编》、《司马相如研究论著索引》等附录。全书涉及古籍四百余种和大量的今人论著,资料相当丰富。此外,王冠《赋话广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收入上起刘勰、下迄民国的24种赋话著述,资料性强,但该书未予标点校勘,如所收《声律关键》存在错简之处、《四六丛话?赋话》则漏收原书卷四之“赋三”(一),阅读时应予注意。何新文等《历代赋话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首次标点校订了清浦铣所撰《历代赋话》正、续集28卷,及袁枚、浦铣等4篇序文;重新点校《复小斋赋话》,纠正原香港三联版《赋话六种》本诸讹误;书末详附具有赋话专题文献目录性质的“参考引用书目”170余种,卷首撰有《前言》叙介了浦铣生平著述及其赋话的价值特色。
    赋论、赋学研究类著述,当以许结、詹杭伦、踪凡、孙福轩所著的几种为代表。许结《中国赋学历史与批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分为三编:上编“本体论”,以文化学的批评方法对古代赋体创作和赋论作总体考察,深入阐述了诸如骚赋、汉赋、小品赋、律赋的创作艺术及其理论批评,明人赋学复古意识、清代赋学批评、古律之辨与赋体之争等课题;中编“因革论”,将赋史、赋论史交互结合,通过对汉代“以文为赋”、中古辞赋的“诗化”、唐赋的古律问题、宋赋的“尚理”与“冲淡”赋风、元赋的“重情”、明清赋的艺术流变等问题的概括和分析,以彰显其因革规律;下编“批评论”,是对一些重要赋家赋作,如宋玉、扬雄、张衡、苏轼的赋,以及王逸楚辞学、魏晋动物赋、唐代科技赋、清代疆舆赋等的批评论析。本书有较强的理论色彩,尤其梳理了古代赋论的发展历史,叙述了其批评形态与理论范畴。许结《赋学讲演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分十讲,以通贯古今的视野,对赋的渊源与体类、历史与批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讲述,其中对汉大赋、对律赋的论述,尤多精解。而作为讲演录,该书又学理与趣味并呈,兼有学术性与可读性。踪凡《汉赋研究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是现今第一部汉赋研究史专著。全书以65万字的篇幅,分为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及近代四个时期,系统梳理了汉赋研究的历史嬗变,尤其注重分析古代汉赋编录的体例、方法及其成败得失,肯定汉赋注释和评点在汉赋阅读与传播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对汉赋研究产生的学术背景、包蕴的文化内涵以及可资借鉴的因素有理论思考。詹杭伦《清代赋论研究》(台湾学生书局2002年版),原为作者在香港浸会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后在台湾出版,大陆学界较少流传。该书在《绪论》之后,正文分10章,依次论述清代赋论的背景、分期和分类,清代的赋总集、“八股文赋”、“以赋论赋”,清代律赋的审题和结构、平仄和用韵、注解方法等内容。孙福轩《清代赋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分“明末清初”、“康雍年间”、“乾嘉道”、“咸同光”、“清末民初”五个部分,叙论清代赋学理论的历史演化进程,阐释著名赋论家和赋论著作以及清代赋学的理论特征,同时也横向探讨了赋学与“骚学”、诗文理论等的关系。该著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清代赋学作了较详尽的描述与判断。
    辞赋文体类论著,2004年就出版了陈洪治、孟兆臣、韩高年所编著的3种。如果说陈、孟二书尚属于介绍赋体知识及其发展简况的通俗读物的话,那么,韩高年《诗赋文体源流新探》(巴蜀书社2004年版)就是颇有深度的文体论著了,此著收入论文21篇,其中专论赋及诗赋文体关系的13篇。作者运用文体学的方法,一方面从共时性的角度出发,剖析比较诗赋文体的结构特征,如《赋的诗文两栖性特点的成因》等文;另一方面侧重于纵向描述赋体的起源及演变,如《赋之序物、口诵源于祭神考》等。各篇论文的观点或结论,都从先秦至南北朝诗赋创作的实际出发,由细读文本、具体分析中得出。而郭建勋《辞赋文体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专论辞赋文体,对辞赋的文体形式和表现特征进行了全面研究,探讨了骚体赋、诗体赋、文体赋、“七”体、律赋、宋文赋等的形成发展和文体特征,大赋与小赋的区别及其各自的体式特点,辞赋的审美特征与表现手法,以及赋与楚辞、诗歌、骈文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诸多问题。
    (二)具有总结性质的论文结集
    10余种总结性的论文集相继问世,是十年赋学繁荣的特点之一。从编辑形式上看,包括有学者个人论文结集与多人成果汇集两种不同类型。
    在这些论文集中,以学者个人已发论文的结集为多。其中,龚克昌《中国辞赋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收录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撰写的赋学论文63篇,篇幅达79万字。其中论汉赋的33篇,论魏晋南北朝赋的13篇,论唐宋及清代赋的4篇,有关今人辞赋论著的序文及作者赋学活动的12篇;附录《读赋心得》,大抵介绍楚汉辞赋作家事迹或作品的内容及艺术特点,分别写成短文250余则,涉及面颇广。郭建勋《先唐辞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由27篇论文构成,内容以楚辞文体研究为重点,纵向论述骚体的形成以至建安、晋代、南朝骚体文学的发展新变,横向论及对其他文体如文体赋、七言诗、哀吊类韵文、骈文、乐府诗与词等的影响。许结《赋体文学的文化阐释》(中华书局2005年版),收入论文18篇,所论内容约有四类:汉赋与文化研究5篇,赋与诗交叉研究3篇,论科技、艺术、论文赋等6篇,律赋与科举研究4篇。程章灿《赋学论丛》(中华书局2005年版),收入论文14篇,大略可分为2辑:前辑8篇,或综论历代各类赋学文献,或探讨石刻、笔记、类书、赋选之中的赋学文献专题,侧重点与切入点各有不同,但都着意透过文献以重新审视历代赋史;后辑6篇,大体以赋家及其创作为中心,讨论赋史在流变进程中的若干面相,书末的两篇《论赋绝句》,前篇论先秦两汉赋,后篇论唐宋两代赋,或可看做是对所著《魏晋南北朝赋史》的补充与衔接。曹虹《中国辞赋源流综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收入论文18篇,依次分为4个专题:“源流篇”5篇,如《“不歌而诵谓之赋”考论》等;“思想篇”4篇,如《孙绰〈遂初赋〉影响力探原》等;“理论篇”4篇,如《陆机赋论探微》等;“域外篇”5篇,如《中国赋的感春传统及其在朝鲜的流衍》等。作者以开阔的视域,致力于探究赋史发展中某些带有初始或转折性的创作形态、审美命题,以及赋与诗文互动、赋史与思想史进程中的某些交相呼应、赋体文学向海东邻国的渗透情形等的新证,取得了有创意的成果。于浴贤《辞赋文学与文化学探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收入论文30篇,大致分为题材内容、赋家赋作、赋风赋论、继承传播、当代赋学评论等五编,从不同的角度追寻赋史足迹,探讨了辞赋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另一类论文集,虽编辑的形式各异,但所收论文却出自众多作者之手。如苏瑞隆等主编《廿一世纪汉魏六朝文学新视角》(文津出版社2003年版),是编者为祝贺其导师、华盛顿大学著名汉学家康达维教授花甲大寿,传扬其道德、文章,邀约中外学者围绕汉魏六朝文学撰文而编成的纪念文集。全书收文20篇,其中论及汉魏六朝赋的有十余篇。卷首有苏瑞隆撰《康达维先生传略》、龚克昌《海内存知己:回忆与康教授的交往》。熊良智主编《辞赋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则是四川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学科半个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辞赋论文的汇集。其中,论赋之文有万光治《赋与赋学研究的命运》、刘朝谦《对话赋体与赋家的对话性生存》、钟仕伦《汉大赋虚构性略述》、赵俊波《论唐代律赋语言的雅正特点》等16篇。2010年出版的《学者论赋—龚克昌教授治赋五十周年纪念文集》(齐鲁书社2010年版),除卷首载有《龚克昌先生著作目录》等外,尚收有山东大学部分教师、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及当代海内外赋学研究者撰写的论文46篇,所论内容包括汉魏六朝及唐宋元代赋等较多方面。关于此书出版的意义,龚先生在《前言》中说:“既可展示我们以往的业绩,也可检验我们一二十年来的行止。”[2]1这番话语,正可以代表这些在上世纪后期就成绩斐然的老、中年研究者的心声。选择一些业经发表过的论文结集出版,既记录着他们在这一领域不懈探索、辛勤耕耘的足迹,具有纪念与总结的性质;同时,也承载着这一辈学人对繁荣中国赋学的热切期盼与厚重感情。
    三、 文献整理的进步与当代辞赋评论的兴起
    新世纪十年赋学的繁盛,还表现在赋文献整理的进步和当代辞赋评论等方面。
    (一)各种各类赋选本的出版问世
    近十年来,各种各类辞赋选本纷纷涌现,有近50种之多。其中,龚克昌等《全汉赋评注》(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全书100余万字,共评注汉赋70余家、195篇(不含建安赋)。包括未曾注及或残赋、残句全部纳入注释的范畴,新近出土的赋篇如尹湾汉墓出土的《神乌赋》也详加注评,仅存篇目的赋作则略加介绍,收录资料相当广泛。每篇赋分为作者小传、正文、说明、注释、辨析五个部分,“小传”简介赋家行事、思想倾向与主要著作;“说明”交代正文出处,赋篇的创作原委、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其中颇多中肯、精当的见解,有助于读者正确理解与评价作品;“注释”简要明晰,周备通达;“辨析”则对于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个人见解。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69万字,收录汉赋凡91家、319篇,除去存目及残篇,基本完整者约100篇。各赋均列有作者介绍、原赋、校注、历代赋评。卷首有费振刚先生写的长篇《前言》,附录有《汉赋评论者简介》等多种资料。赵逵夫主编《历代赋评注》(巴蜀书社2010年版),全书分为“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唐五代”、“宋元金”、“明清”七卷七大册,共计达420万字,选录历代赋家329人、583篇赋。该书各卷卷首,均有一篇“概述”。各篇“概述”,因时论赋,对该时期赋的创作成就、主要特点及重要赋家赋作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各卷中的赋家简介、赋篇注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所收各赋均有赋前《题解》、赋中详注、赋篇尾《评》,或介绍内容,或诠释词语,或品鉴辞章,大多平实精详,新意纷呈,引人入胜。这是一部体制宏大、内容富博,且兼有普及实用与学术价值的赋学专书,其对赋学研究的推动作用或许正如毕庶春教授所评:“无论文学爱好者,无论辞赋研究者,都会得益于《历代赋评注》。”[3]
    (二)当代辞赋创作及评论的兴起当代新赋创作的兴起,是伴随着上世纪80年代赋学复兴以来出现的新气象(1)。
    从当代赋创作发表的情况而言,存在“现实”与“网络”两个圈子。一般来说,年纪大一些的赋作者,多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出版赋集或应邀作赋刊刻:如1979年,魏明伦写有《手绢赋》;1983年,峻青创作了《雄关赋》;1993年,孙继刚创作了《白云山赋》;1994年,颜其麟发表了《桂林赋》;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前后,更有张心豪《香港回归赋》等作品问世。其中,颜其麟《香港赋》1997年5月4日在香港《文汇报》发表,赋文以典重、华美的语言,叙写香港沧桑的历史,展示回归祖国后的美好明天,一经刊出,立即引来好评如潮。2007年3月7日,《光明日报》更专设“百城赋”专栏,刊发有关现代都市的辞赋作品,为当代都邑赋的繁荣推波助澜。而一些年轻的赋作者,则大多在网络上发表赋作。较为活跃的有潘承祥、周晓明(锡东刀客)、金学孟、张友茂(下府岸人)等所谓“潘刀金岸辞赋四杰”。
    自新旧世纪之交开始,中国古代赋体在当代焕发生机的新赋创作现象,引起了社会与学界的关注。1998年《颜其麟赋鉴赏》(团结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出版,书中收录颜其麟14篇赋作,同时收入了费振刚、郑传寅等30余名学者先后发表的46篇评论文章。此后,如程章灿《古典文体的现代命运:以二十世纪赋体文学观念及创作为中心的思考》、锡东刀客《论当代辞赋创作之现状》、龚克昌《评现代辞赋创作》、孙继刚等《首届中国辞赋创作研讨会综述》、花月主人《当代辞赋创作与辞赋现象解析》、于浴贤《论当代都邑赋的繁荣》等文章,也先后在刊物或网页上发表。
    在当代赋创作的评论中,赋创作队伍是被关注的一个重点。如在2007年的“首届中国辞赋创作研讨会”上,“中华辞赋网”站长潘承祥所作题为《洛阳牡丹花开日 中华辞赋复兴时》的大会发言,就专门介绍了颜其麟、孙继刚等23名赋作者,并且还将当代赋创作划分五个流派:(安徽)“桐城赋派”、(浙江)“骈文赋派”、(江西)“骚体赋派”、(山东)“韵文赋派”、(新疆)“边疆赋派”。2007年8月,在兰州召开的“第七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上,龚克昌教授所提交的《评现代辞赋创作》一文,对当代各地20名赋作者及其赋作,作了介绍和评价;还建议当代的辞赋作者们多作“推敲”功夫,以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美丽”赋篇。
    四、 博士群体的活跃与研究方法的多元
    (一)博士群体的成长壮大了学术队伍,使赋学研究充满持续的活力
    上世纪后期的赋学研究,虽然也有许东海(1984年出版硕士论文《庾信生平及其赋之研究》时25岁)、程章灿(1992年出版博士论文《魏晋南北朝赋史》时29岁)、胡学常(2000年出版博士论文《汉赋与两汉政治》时33岁)等青年学者,曾以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问世而进入赋学领域;但基本队伍还是以马积高、龚克昌、康达维、简宗梧,以及叶幼明、万光治、毕万忱、康金声、高光复、赵逵夫、于浴贤、许结、曹明纲、曹虹、徐宗文、郭建勋、邓国光、毕庶春、伏俊连等一批老、中年的研究者。
    而新世纪十年间的研究主体,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除上述一些在上世纪就成为赋学研究中坚的老、中年学者继续发表有学术成果外,一大批以新近毕业的博士为主的研究生的加入,明显充实和壮大了赋学研究队伍。据统计,仅2001至2008年间,大陆以赋为学位论文选题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就有170余人;此外,就笔者所知见,出生于六七十年代且在近十年中有新的赋学论著出版的博士群体,就包括有苏瑞隆、谷口洋、程世和、郑明璋、冯小禄、苏慧霜、冯良方、彭红卫、孙晶、韩晖、踪凡、刘培、余江、武怀军、侯立兵、韩高年、赵俊波、孙福轩、曹胜高、李新宇、高一农等20余人:很显然,这是新时期赋学研究的一支生力军,他们推出的成果,构成了十年赋学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因为有这一才思活跃、卓有成绩的博士群体的加入壮大了学术队伍,新世纪十年的赋学界才如此多姿多彩、生机盎然,并且具有了持续发展的旺盛生命力。
    (二)在继承基础上求异创新,研究思路方法趋向多元交叉
    从总体上说,新世纪初期赋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是趋向于多元的,既有所继承,更有所创新。一方面,有研究者仍然采用了传统的文献学的索隐考证,与文艺学文本阐释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借鉴了西方传播学、接受美学、原型批评、文体学研究的理论,并进行了成功的运用。如踪凡的《汉赋研究史论》,在穷尽式的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归纳、寻绎汉赋研究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规律,细密而系统地展现了两千余年汉赋研究、传播与接受的历程;彭红卫的《唐代律赋考》,则主要采用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的方法,在全面清理唐代律赋文本的基础上,对唐代律赋的演进及其特征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考论。而吴广平的《宋玉研究》,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发掘及古今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语言学、神话学、宗教学、原型批评等理论与方法,对宋玉辞赋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地位进行了综合研究;侯立兵的《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采用文化阐释、人本立场、文学本位和多维透视的多角度的研究方法,全面阐述了汉魏六朝赋体文学的文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众所周知,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是现代学术的特征之一,研究方法多元化是这一特征的表现。作为新世纪热门领域的赋学研究,打上现代学术特征的烙印,便是自然和必然的了。从辞赋研究的内容来看,研究者们将研究的视点由赋本体转向赋文化和赋学理论的研究,赋文体的多元知识构建也为跨学科的文化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和切入点。研究者们从史学、地理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视角来研究赋,而其他学科的知识也为赋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参照点,不但拓展了研究视野,而且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当然也有可能收获新的成果。
    新世纪的赋学研究,课题丰富,任重道远。但研究者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创新,尤其年轻一代学人以求异求新的开放性思维视角,采取多元、交叉的方式方法,切入古老的赋文学研究领域,从而得出了别开生面的学术成果。当然,方法并不是万能的,相应的方法要与合适的研究对象、踏实的研究态度相结合,才会结出有分量的果实。
     
    注释:
    (1)自上世纪末叶开始,尤其是21世纪以来,当代辞赋创作蓬勃兴起。但是,面对这一文学现象,学术界尚无足够的准备和投入。本文仅据有关资料对当代赋创作及其评论作一简略叙介,以表明在叙述十年赋学之时,对当代赋创作不能忽略。其中的遗漏乃至错讹之处,尚待学界同仁指正乃至日后进一步的修订与补充。
    参考文献:
    [1]何新文.21世纪的赋学研究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2001,(6).
    [2]本书编委会.学者论赋——龚克昌教授治赋五十周年纪念文集[M].济南:齐鲁书社,2010.
    [3]毕庶春.厚积出新蕴赋史于评注言而有征拓《赋彚》乎选篇—读《历代赋评注》[J].辽东学院学报,2010,(4).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7JA751034;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1Jyte014。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