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高校教材转型需找到创新


    价值创新:网络增值服务
    随着高等教育教材出版品种数量的海量增长,市场竞争的加剧,高等教育教材市场已经变成买方市场。不少出版社越来越重视教材的市场营销、渠道建设和服务工作,加大教材营销的投入,通过走访教师、召开研讨会、举办教材巡展等各种方式,加强教材的渠道和终端推广力度。然而,面对买方市场,营销推广只是其一,更重要的还需教材本身推陈出新。在这一基础上,再加强与各地经销商进行市场维护和拓展,建立和强化与教师之间沟通的长效机制和服务机制,才可能事半功倍。这两年,不少出版社都已经在高校教材的内容与形式上展开多维度的创新探索,值得更多有识之士的关注。
    增值服务是竞争力强的企业区别于一般小企业的重要方面。高校教材求新求变,“增值服务”值得进一步探讨。出版社需要在提供基本服务的基础上,满足更多的读者期望,提供更多的附加值和不同于其他出版社的优质服务。
    人民卫生出版社在医学教材上的创新便体现了这一点。该社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教材”是国内重要的医学教材,市场占有率超过 80%。由于其产品涵盖医药学各个门类和学科,并形成了完善的知识体系,在医学界影响深远。
    在内容优势上,人卫社有着62年的发展积累,也是国内医学出版的领跑者。该社出书品种齐全,已出版图书 4 万种,每年出版新书超过1500 种,涵盖医药学的各个门类和学科。然而,如何完成配套的创新服务,成为人卫社巩固优势地位的关键。该社在医学教育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创新方面,实现了三步跨越:第一步,以医学数字教材为引领构建立体化医学教育体系;第二步,以人卫慕课开启中国医学慕课元年;第三步,以人卫开放大学助推医学教育数字化改革。2014年9月,中国首套医学数字教材——“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数字教材”全面推出;2014年11月,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官方平台“人卫慕课”正式上线,2015年7月,“人卫慕课”首批规划课程首轮遴选结果公布,68门规划课程率先启动。人卫社正在携手全国医药院校以“互联网+医学教育”为引领,以数字教材为抓手,以人卫慕课为载体,校社联手、融合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医学教育的迅速发展。
    在建筑类教材的创新开发上,东南大学出版社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研究所、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签订合作协议,成功申报了“3D建筑电子书出版发行系统”“中国近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数字出版云平台建设”“数字化电子电气自主在线实践平台构建与应用”等多个数字出版重大项目。无独有偶,天津大学出版社的合作对象甚至向地产商和设计院拓展。2012年建设“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服务平台”,并计划完成项目建设和验收后正式投入市场销售。
    又如针对财经类教材的实务性拓展,清华大学出版社去年启动“财经实务仿真教学平台”项目。据介绍,该项目的最大特色是将实务教学融入平台建设之中,方便老师应用仿真技术、数据技术、信息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立体化教材、高效的仿真实训、丰富的课程资源、个性化的全过程学习支持。首批建设的课程预计在50门左右,包括20门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及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各10门。其中,会计专业课程将与厦门网中网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厦门网中网软件有限公司是国内教学软件市场领导企业,在财会专业仿真教学软件领域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每年有超过50万学生使用公司的仿真教学软件。此外,这两年,国家对职业教育空前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规划。为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帮助学生提升实务技能,进一步打造国内领先的财经实务仿真教学平台,清华大学出版社成功申报了“基于仿真实训与学习过程管理的财经实务技能开发系统”国家级项目,该项目已入选2014年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并获得财政部2014年文化产业专项发展资金支持。
    形式创新:融媒体教材
    “融媒体”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媒体,而是一个把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这两年,高校教材的创新设计也更加重视“融媒体”的理念。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自主研发了M+BOOK技术,读者在下载手机APP后,扫一扫图书上的相关图文,就能够通过音频、视频、三维图像等多媒体进行辅助学习。
    2015年,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电力机车制动机》M+BOOK版,这也是该社首个M+BOOK品种,该教材现已作为ISLI国际标准应用示范项目列入2015年度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出版社将传统的图书搭载上M+BOOK技术,读者拿到书时可以利用智能手机下载安装APP,然后扫一扫图书上的相关图文,就能够收听收看音频、视频、三维图像等进行辅助学习,可以说M+BOOK就是融媒体教材。
    一方面,使用M+BOOK技术的图书,在完成安装APP这一步骤后,在图书阅读时手机无须实时联网,即可离线使用。不管在何种环境,读者都不用担心手机流量,可流畅体验多媒体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M+BOOK技术还借鉴了游戏引擎,运用了增强现实技术,完全支持交互式三维图像,这是国内很多阅读器没有实现的。例如,《电力机车制动机》中的空气制动阀一章的阀体部分,在图书平面上的图案可以在手机屏幕上显示出三维模型,相关的零部件还可以进行拆分、组合,读者还可以360度旋转查看其具体构造。而且,教材中的二维码标识“扫后即毁”,且只允许被一个手机号注册,也是面对盗版之困的积极应对。
    浙江大学出版社副社长金更达介绍,该社开发了衍生产品“立方书”,可以嵌入视频、音频、知识点,可以支持学生立体化学习,线上线下、移动互联网、APP、UGC四位一体,课堂、用户混合式教学的产品形态。立方书以“一本教材带走一个课堂”为产品核心,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嵌入二维码的纸质教材为载体,配套手机端应用、 PC端平台,实现 O2O、移动互联、 UGC三位一体,将教材、课堂、教学资源三者融合,营造教材即课堂、即教学服务、即教学环境的氛围。
    立方书的产生有两个背景,一是浙大是教育信息化的试点高校,出版社承担数字化教材的出版任务。2014年,浙大社和本科院签订《课程与教材开发战略合作》协议,希望通过两到三年的时间,建成专业课程的教材。同时浙大社还和浙江教育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在在线教育方面有所作为。在这两个背景下,浙大社作了一系列思考和探索,提出了立方书的设计思路。其设计理念来自于数字营销领域的4C理论,产品是指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应用,内容是指传统教材和数字资源,这些资源有的是由出版社提供,但更多的是借助互联网的思维让用户创造价值。还有就是教学相关工具,如作业、评测、讨论、分析等均是围绕产品进行开发。在应用于课堂和课后两个环节时,怎样通过移动互联网沟通,怎样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连接产品内容都是浙大社在设计中考虑的。教材和数字资源不是分离的,而是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对接起来的;老师和学生也不是分离的,而是采用移动互联的模式,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互联的环境,记录教与学的环节,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浙大社借助4C理论设计产品,其设想是希望线上线下能够体现资源的层次性,同时还要能够支持教学模式的创新。支持教与学的交流和互动,让参与者有活力,在应用产品的过程中各取所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