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简史综述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4:11:46 考试周刊 2013年88期 史艳华 参加讨论
摘 要:汉语古典籍的英译目前已成为较热门的学科,本文意在对古典籍诗歌的英译情况进行简要概述,介绍中国古典诗歌,如《诗经》等的翻译简史及其在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的译介出版情况。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英译 简史 人类文化由全世界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虽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但它们并非老死不相往来。即使在交通手段极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也要越过大漠瀚海、崇山峻岭,彼此交流、接触、互相借鉴、互相学习,最终促进人类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 一、《诗经》英译简史 中国最早的诗歌由孔子收录于《诗经》,后来,《诗经》又收录于《五经》。明天启六年(1626年),法国耶稣会士金尼阁将《五经》译成拉丁文,在杭州刊印,成为汉语诗歌最早刊印的西文译本。 《诗经》英译本的初稿完成于19世纪60年代,但直到1871年才以《中国经典》第四卷出版。1891年,英国又出现了两种《诗经》译本。传教士詹宁斯所译的《诗经》在汇成大集前曾陆续刊登在香港的《中国评论》上。 二、其他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简史 1.中国古典诗歌翻译在英国 18世纪的英国仍停留在“前汉学”阶段,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介绍都是从间接翻译开始的。比如《诗经》的翻译,就是英国汉学家从德语、法语版本翻译过来的。 在英国,《楚辞》的翻译始于帕尔克。1879年,香港出版的英文杂志《中国评论》第二卷发表了帕尔克译的《离骚》,英文标题是《别离之忧》。其后,翟理思、理雅各等人也分别翻译了部分《楚辞》诗篇。 从1909年到1973年,在英国出版、收有英译唐诗的诗选集还有很多,现列举如下: (1)英国著名汉学家克兰默·宾1909年于伦敦出版的《翠玉琵琶:中国古诗选》。 (2)马瑟斯译著的《清水园》,1920年于牛津出版。 (3)巴德译著的《古今诗选》,1922年于伦敦出版。 (4)日本著名翻译家小熏良的英译本《李白诗集》,1922年在纽约出版,1923年重印。 (5)哈特译著的《牡丹园》,1938年于伦敦出版。 (6)特里维廉编著的《中国诗选》1945年在伦敦出版。 (7)康拉德·波特·艾肯译著的《李白的一封信及诗》,1955年于伦敦出版。 (8)威廉·阿克译著的《道,隐士》,1952年出版于伦敦。 (9)谢利·布莱克译著的《李白、杜甫及〈浮生六记〉》,1960年于伦敦出版。 (10)沃森译著的《寒山诗百首》,1970年于伦敦出版。 另外,在宋诗翻译方面,有罗纳德·伊甘译著的《欧阳修文学作品选》,格劳特·布雷德译著的《范成大的黄金时代》,英国汉学家、翻译家李昌洁的《苏东坡诗集》。 2.中国古典诗歌翻译在美国 美国翻译中国古典诗词的第一部结集是诗人埃兹拉·庞德的《华夏集》,1915年4月首版于伦敦,收录诗歌14首,1916年9月以《袚除》为题重印,并增添了4首。庞德在出版《华夏集》之后,便开始系统地学习中文,并把包斯芒的法文版《大学》译成英文,而后于1955年,他又翻译出版了英文版《诗经》。 继庞德之后,美国女诗人艾米·洛威尔于1921年出版了英译中国诗集《松花笺》;斯特布勒于1922年出版转译了葡萄牙文的《中国诗选》的《李太白诗选》;惠特尔转译了法文版的《玉书》的《中国抒情诗选》,于1923年在纽约出版。 3.中国古典诗歌翻译在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汉学家邓安佑于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远东地区作战时开始对中国产生浓厚兴趣,后来到牛津大学攻读中国古代语言、历史和哲学。1983年,他的著作《中国的王子——诗人曹植》由我国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此书共分五章:(1)乱世中的一位少年才子;(2)长于描写城市和军旅生活;(3)宫廷中争夺继承权的斗争;(4)命运的转折——离京与失势;(5)挫折与玄想。书中还收有曹植的多首英译诗歌,几乎囊括了他所有最精华的诗篇,如《洛神赋》、《白马篇》、《箜篌引》、《赠白马王彪》等。 4.中国古典诗歌翻译在新西兰 新西兰诗人、作家、翻译家路易·艾黎于1927年来到中国,在中国普通劳动人民中生活了11年。他翻译的中国古诗和现代诗共11部。赵朴初曾为艾黎英译的《李白诗选》作序,他说:“完全摆脱了许多译者对中国诗歌体裁与英国诗歌格调的拘泥,例如,绝句必须列为四行,律诗必须列为八行,杂言句法参差错落之处也要设法进行相应的凑合等。艾黎先生干脆丢开这些,直接按照自己的特殊风格,用普通自然的口语,忠实地、委婉地,必要时可曲折地把原诗的意思表示出来。这样,不仅避免了许多劳而无功的勉强牵合,并且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现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特色”。 5.中国古典诗歌翻译在加拿大 1939年加拿大圣公会教士怀履光在多伦多出版了一本题为《中国竹画:关于1785年的一套竹墨画的研究》的书,里面收有他翻译的李白的诗篇。然而,西方以译词而著称的学者当推加拿大汉学家布吕昂特。1982年,于温哥华与伦敦两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译著《南唐抒情诗人:冯延巳与李煜》。 三、结语 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因种种原因在过去的研究中一直被人们忽视,而随着对自身之所以弱势的反思,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到如今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古典诗歌因译者功底和理论素养的种种限制在很大程度上还有着不断提升的空间。为此,我们应更注意把中国的古典诗歌译介到国外,弘扬与传播中国的文化,注重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方华文.20世纪中国翻译史[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 [2]李伟.中国近代翻译史[M].齐鲁书社,2005. [3]邓安佑.曹植[M].新世纪出版社,1999. [4]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5]马祖毅.汉籍外译史[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6]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商务印书馆,2008.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文学批评的文体与批评的有效性
- 下一篇:以人民为中心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