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述评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1:11:20 《当代语言学》2012年4期 胡开宝/毛鹏飞 参加讨论
【英文标题】Corpus Translation Studies Abroad: A Critical Review 【作者简介】胡开宝,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毛鹏飞,新华社对外部中国特稿社。 【内容提要】 自1990年代以来,国外语料库翻译学在译学研究语料库建设、翻译语言特征、译者风格、翻译规范、翻译教学和口译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发展成为重要的翻译学研究范式。但是,国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尚未与翻译学的跨学科特性有机结合,对于翻译语言和翻译规范的个性以及翻译教学研究不够重视;定量研究处于初级阶段,而语料库驱动的译学研究尚未启动。 【关 键 词】语料库翻译学/翻译共性/译者风格/翻译教学/口译 1.引言 语料库翻译学是指以语料库为基础,以真实的双语语料或翻译语料为研究对象,以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为研究方法,依据语言学、文学和文化理论及翻译学理论,分析翻译本质、翻译过程和翻译现象的翻译学分支学科。语料库翻译学的诞生直接受益于语料库语言学和描写性译学研究。Laviosa(1998a:474)认为语料库语言学和翻译研究的结合形成了“一种连贯的、全面而丰富的研究范式。该范式涉及翻译理论、描写和实践等方面的问题,业已成为当代描写性译学研究的新范式。”她(2002:5)指出:“语料库翻译研究的问世主要受两个研究领域的影响,一个是语料库语言学,另一个是描写性译学研究。”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发轫于Baker(1993),该文详细阐述了语料库在译学研究中的理论价值、实际意义及其具体路径,被誉为语料库翻译学的滥觞之作。自1995年起,Mona Baker和她领导的团队开始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翻译语料库即翻译英语语料库(Translational English Corpus,简称为TEC),并应用该语料库开展了一系列语料库翻译学课题的研究,如翻译共性研究(Baker 1995,1996;Laviosa 1998a,1998b;Kenny1998,2001;Olohan and Baker 2000)、译者风格研究(Baker 1999,2000)和翻译规范研究(Kenny 2001)等。从此,翻译学发展史掀开了新的一页。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国外语料库翻译学异军突起,发展成为重要的翻译学分支学科,并在译学研究语料库的建设、翻译语言特征、译者风格、翻译规范、翻译教学和口译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译学研究语料库的建设研究 译学研究语料库是为翻译研究目的而专门建设的语料库,如翻译语料库、平行语料库和单语可比语料库等。根据Baker(1995:224-6)的观点,翻译语料库和单语可比语料库可用于翻译文本的语言特征和译者风格的分析,而平行语料库的应用可以揭示译者的翻译策略以及具体翻译语言特征形成的原因。 译学研究语料库是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重要物质前提,其建设研究不仅涵盖语料选择、语料代表性和语料标注等语料库建设的共性问题,而且还包括语料的可比性和语料之间平行对齐等自身特有的问题。 2.1语料选择与语料的代表性 语料的选择及其代表性直接关系到语料库质量的高低,是任何语料库建设者都必须考虑的问题。与其他语料库相比,译学研究语料库的建设在语料选择和确保语料代表性方面面临更多的挑战,因为语料库建设者不仅需要考虑两种语言语料的选择标准,还需要考虑翻译语料的翻译方向以及译自不同语言的翻译语料之间的平衡问题等。 根据Maia(2003:45),四类语料不宜收入译学研究语料库,即:(1)源语文本本身是翻译作品或由源语语言能力有限的作者所写的语料;(2)匆忙翻译而成,错误较多的翻译作品或者过分拘泥于源语文本句法和篇章结构的翻译作品;(3)由目的语并非母语的译者所译的作品或者由目的语为母语但未受翻译训练的译者所译的作品;(4)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都经过编辑处理的语料。Zanettin(2009:331-2)认为平行语料库的语料选择应依照以下标准,即:(1)语料的介质。凡是出版书籍的电子版本均可收入,而报纸、杂志、网页和电子邮件均不收入;(2)语料是否有译文或原文。凡是没有原文或译文的语料不能收入平行语料库。另外,原文和译文均出自同一人的语料,或转译自第三种语言的语料均不收入;(3)出版时间;(4)根据出版商、作者和译者的影响力决定语料收录与否。这些标准均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不过,Maia所提出的第三个标准人为地缩小翻译语料的选择范围,即只有那些目的语为本族语且受过翻译训练的译者的翻译作品才能收入语料库。这一标准显然不太切合翻译活动的实际现状。纵观翻译活动的发展历史,众多翻译作品虽然不是出自目的语为母语的译者或受过翻译训练的译者之手,却较好地履行了翻译的使命,其中不乏经典译作。事实上,不管译者的背景如何,只要译作质量较高,而且不是原文的编译或节译,均可收入译学研究语料库。在Zanettin(2009:331-2)提出的标准中,报纸、杂志、网页和电子邮件均不收入。电子邮件多与个人隐私有关,因而通常不作为语料库语料,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报纸、杂志和一些重要网站登载的双语语料质量较高,完全可以作为语料的来源。因而这一标准不够科学。 此外,学界还注意到译学研究语料库在语料代表性和均衡性方面存在的局限。Zanettin(2000:105)提醒人们,由于源语和目的语文本在各自文化中的地位存在差异,依据语料代表性选择平行语料库语料,往往会使得源语和目的语语料之间失去可比性。Crisafulli(2002:32)对语料库代表某一翻译行为或翻译现象这一观点提出质疑,认为“语料库的设计本身是一种阐释”。尽管基于语料所作的分析或许能够解释一些译者的行为,但这种解释是研究人员通过观察与自己观点有关的原始数据所作的分析,带有明显的主观性。Kenny(2001:116-7)分析了实现双语语料平衡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她强调若以性别作为选择平行语料库的标准,很难实现双语语料之间的平衡,毕竟,许多女性作者的作品往往是由男性翻译,源语文本作者的男性和女性比例不可能与目的语文本译者的男性和女性比例等同。 2.2语料的标注 语料标注是指对语料库语料样本的各种属性或特征所做的描述。译学研究语料库的标注一般采用TEI(Text Encoding Initiative,文本编码计划)模式,包括篇头信息标注和篇体信息标注。篇头信息标注用于说明语料的文件名和编号、译者、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等超文本特征信息。在Kenny(2001:119)看来,“就翻译语料库而言,超文本特征信息可用于分析翻译活动的前期翻译规范。”篇体信息标注提供语料样本的段落、词性、句法和语义方面的信息。近年来,许多译学研究语料库采用TEI模式,对篇头信息和篇体信息予以标注。翻译英语语料库对语料样本的超文本特征信息作了较为详尽的标注,如语料的文件名和编号、译者的姓名、国籍、性别和职业、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的出版时间和出版商等(Baker 1996:177-8)。德英文学文本平行语料库也按TEI模式对语料的篇头信息和篇体信息都做了标注(Kenny 2001:117-19)。 与笔译语料库不同,口译语料库的标注工作不仅需要提供语料的超语言或超文本特征和语言特征信息,而且还要标明副语言特征信息。2004年,欧洲议会口译语料库(European Parliament Interpreting Corpus,简称为EPIC)开始建设。该语料库收录了英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等3种语言的演讲词源语文本及其口译文本的转写语料,并采用TEI模式标明语料的超语言、语言和副语言等层面的信息特征(Russo,et al.2006:134-6)。超语言信息标注提供的信息分为四大类:(1)演讲时间、语料编号和语言类别;(2)演讲语料的时间长度、说话速度和发言模式(即兴、带稿或两者都有)等;(3)演讲者的名字、性别、国籍和母语;(4)演讲话题。语言信息标注主要为词性标注。副语言特征的标注涉及口误、截断词汇、停顿和含混不清词汇等副语言特征信息。 2.3语料的可比性 语料的可比性是对不同语言或语言变体进行比较分析时所依据的共同标准,是建设可比语料库的关键所在。Baker(1995:223-43)指出,可比性是指两组语料或两个语料库在译者性别、翻译方向、语料体裁、时间跨度、作者性别和目标读者等方面类似。根据Laviosa(1997:289-319)的观点,语料可比性包括的标准主要为:(1)翻译方式(如,为了阅读目的而翻译);(2)翻译方法(如,人工翻译);(3)翻译方向(相对于译者的母语而言);(4)源语语言;(5)文本的出版现状(即是否出版)。她还指出语料库设计的一些常规标准也可视为可比性的标准,如全本收录和抽样,以及共时和历时等。Olohan(2004:42)认为翻译语料和原创语料之间的可比性标准包括篇章种类(例如小说、传记、报纸等)、库容大小、语料发表或出版的时间跨度、男性作者和女性作者之比、以及单个译者与集体译者之比。应当指出,上述可比性标准较为准确地勾勒了分析翻译语料和非翻译语料所依据的参照点或框架,对于可比语料库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然而,这些标准的划分不够严密。事实上,可比性标准可分为语外标准和语内标准。前者包括语料出版时间及时间跨度、语料的影响力、作者或译者的性别及其影响力。后者包括语料库的库容、语料的题材和体裁、语料的翻译方向(相对于译者而言,语料译自本族语或外语)和翻译方式(笔译或口译)、以及语料的收录方法(全本收录或抽样)等。 2.4语料的平行对齐 双语语料的平行对齐是指某一语言的文本单位与另一语言的文本单位形成翻译关系或对应关系,具体表现为篇章、段落、语句和词汇等四个层面。一般说来,实现篇章和段落层面平行对齐的难度不大。不过,语句层面的对齐要困难得多。在具体翻译实践中,一个源语文本语句往往译作多个目的语语句,多个源语文本语句有时译作一个目的语语句。而词汇层面的对齐几乎难以实现,因为词汇的翻译灵活多变。 近年来,学界围绕双语语料语句层面的平行对齐方法作了大量研究,成功研制了专门用于实现语料平行对齐的软件,如ParaConc等。通常,双语语料对齐的方法主要有基于句子长度和基于语句对应关系两种方法。前一种方法以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语句长度上的关联度以及不同语句对齐类型的匹配概率等为依据(Brown,et al.1991:169-76;Oakes and McEnery 2000:1-37)。匹配概率需要在统计所有对齐语句的基础上,计算一一对应、二对一或三对一等不同形式对齐的概率。后一种方法则根据源语和目的语语句或词汇之间的互为翻译关系实现双语语句之间的对齐。根据Kay和Roscheisen(1993:67-93),一些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的语句之间存在互为翻译关系。如果一些单词反复同时出现在这些互为翻译关系的语句中,这些单词便可视为对译单词。如果一对目的语语句和源语语句包含足够多的对译单词,则这一句对是对译语句。 不过,这两种对齐方法都有局限性。一方面,运用这两种方法不能完全实现双语语料在语句层面的自动对齐。另一方面,第一种方法需要事先采用人工手段对齐一些语料,并计算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匹配概率系数。第二种方法需要制作对译词库。有鉴于此,Holfland和Johansson(1998:87-100)提出兼具以上两种方法特点的混合型方法。他指出双语语料之间的对齐可以同时利用语句长度和双语锚点词表建立语句之间的对应关系。Izquiedo,Hofland和Reigem(2008:31-41)认为原文和译文语句之间的平行对齐可同时采用三种方法:(1)确定锚点词汇表,即重要的常见词汇双语词表。这些词汇可作为语句平行对齐的重要参数;(2)专用词汇(如以大写字母开头的词)和阿拉伯数字可视为语料对齐的重要成分;(3)计算Dice分值。此外,他们还认为语言单位的长度、问号和感叹号等标点符号也可作为语料对齐的标记。 3.翻译语言特征研究 翻译语言特征包括翻译共性和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翻译共性,又称为翻译普遍性,是指翻译文本所具有的区别于原创文本的普遍性特征,主要包括显化、隐化、简化和范化等。翻译共性是“翻译文本而不是源语文本体现的典型语言特征,并且这些特征不是特定语言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Baker 1993:243-6)。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是指由于源语和目的语语言影响,翻译文本在词汇、句法、搭配、语义韵及叙事结构等层面所呈现的典型语言特征。 3.1翻译共性研究 Olohan和Baker(2000:141-58)考察了翻译英语语料库和英国国家语料库中say/tell that结构的应用,发现前者的that使用频率高于后者。Olohan(2001:423-32)利用翻译英语语料库和英国国家语料库,分析了非强制性句法成分和词汇成分的应用,探讨翻译文本中的非强制性显化。研究结果显示,在翻译文本中,非强制性句法成分常用于明确表达原文隐含的不同句法关系。非强制性词汇成分的应用可以使原文隐含的信息或表达不明确的意义明朗化,如意义笼统的词汇常译作意义具体的词汇,人称代词译成所指代的名词。这些研究均表明翻译文本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显化趋势。 其他学者则对翻译文本中简化的范化趋势进行实证研究。Laviosa(1998b:557-70)选择词汇变化、信息容载和平均句长三大指标对翻译文本的简化倾向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与非翻译文本相比,翻译文本中实词和语法功能词的比率较低,高频词相对于低频词的比例较高,平均句长较短。Corpas等(2008)利用医学翻译语料库,比较了翻译英语和原创英语语料的词汇、句法和语篇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与原创英语语料相比,翻译英语语料的用词变化不够丰富,常用词和简单句的使用频率高,平均句长短,故而呈现明显的简化趋势。 Kenny(2001)利用德英文学文本语料库,分析了德语文学文本中罕用词和异常搭配的英译,发现这些词汇和搭配的英译表现出范化趋势,即遵循甚至夸大目的语文本传统的趋势。她指出“有些译者更倾向于范化,范化可能特别适用于凭借系统的构词过程而形成的词汇特征以及利用常规词汇组合而成的创造性复合词或搭配”(2001:211)。 此外,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翻译共性假设。Steiner(2002:213-28)强调由于语言间的差异,源语文本的理解和翻译必然伴随着语法隐喻的消解,翻译文本因而表现出去隐喻化(demetaphorization)趋势。H1X1143.jpg(2009)利用英语-捷克语语料库,在分析原创捷克语小说、译自英语的捷克语小说和译自其他不同语言的捷克语小说语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泛化(generalization)假设,即译者倾向于选用意义宽泛词汇翻译源语意义具体的词汇。Klaudy(2003:321-7)也指出“译者常常图省力。如果他们找不到精确的目的语对应词,就会选择意义宽泛的词汇。” 然而,一些学者对于翻译共性研究方法的合理性提出质疑。Kenny(2001:59)认为利用类比语料库研究翻译共性往往会忽视源语文本,存在先天不足。为此,翻译共性研究应将可比语料库和平行语料库结合起来使用。Hansen和Teich(2002:1-4)指出仅从翻译语言与原创语言文本的比较分析角度研究翻译共性,会忽视翻译过程是另一文本引发的文本生产过程这一本质。他们强调依据形符/类符比和词汇密度的统计分析来验证翻译共性假设,不够科学。根据他们的观点,翻译共性的研究应从语义、语法和语篇等层面进行分析。 一些研究结果与翻译共性假设相悖。Tirkkonen-Condit(2002:209)分析了芬兰语翻译文本和原创文本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研究发现,目的语的某些语言成分在源语中缺乏与之对应的语言成分,因而在翻译文本中的出现频率低于原创文本。如果将目的语语言规范视为常态,那么这些语言特征则被视为对常态的偏离,而非范化趋势。Puurtinen(2004:165-76)表明翻译芬兰语中非限定性结构的使用频率高于原创芬兰语,前者的词汇密度和信息负载大于后者,其显化程度较低。 Marais和Naudé(2007:156)考察了南非原创布尔语文本和译自英语的布尔语宗教文本的搭配,发现翻译文本的标准类/形符比、平均句长和固定搭配的使用频率均高于原创文本,翻译文本并未表现出简化和显化等趋势。 3.2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研究 Mauranen(2000:119-41)利用翻译芬兰语语料库(Corpus of Translated Finnish),对翻译芬兰语和原创芬兰语文本中的搭配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前者toisaalta最常见的搭配是toisaalta taas,后者toisaalta最常见的搭配是mutta toisaalta。这两个词语搭配的意义都相当于英语“but on the other hand”。他还比较分析了意义相当于英语“to want to”的词语搭配haluta korostaa在翻译芬兰语和原创芬兰语文本中的使用频率。结果显示,前者的频率高达40%,而后者不及10%。他认为与原创芬兰语文本相比,翻译芬兰语文本中词语具有其特有的词汇组合倾向性。 Olohan(2004:117-22)比较了翻译英语小说和原创英语小说中颜色同义词的使用频率,发现前者的颜色同义词使用频率低于后者,因而其使用缺乏变化。她(2004:122-43)还应用翻译英语语料库和英国国家语料库,探讨了quite,rather, pretty和fairly等缓和词(moderator)在翻译英语和原创英语中的使用频率和搭配。研究结果表明,翻译语料中pretty、rather和quite的搭配范围均比原创语料广,但这些词的出现频率低于后者。Olohan认为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是:(1)源语文本中缓和词的使用频率很低;(2)缓和词一般用于表达模糊或不确定的事实。由于显化趋势的影响,源语文本中表达模糊的地方在翻译文本中往往被消除;(3)缓和词常用于表达讲话者或作者的情态或态度,体现讲话者或作者与听众或读者之间的互动。由于翻译是互动性特点不太显著的文本生成模式,缓和词在翻译文本中的使用频率不及原创文本。 上述研究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具体语言对翻译文本的语言特征。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翻译过程的本质特征、译者的风格和翻译规范等,而且还可以验证翻译共性假设的合理性。然而,这些研究存在两大缺陷,其一,该领域的研究未能深入探讨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的成因。其二,该领域研究的广度差强人意,仅仅局限于少数典型词语或句式结构的应用,因而很难获得关于翻译语言特征全面、客观的认识。此外,尽管翻译语言的语义韵研究对于翻译语言特征、翻译过程、双语词汇对应关系和翻译批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但该领域的研究至今无人问津。 4.译者风格研究 译者风格是“留在文本中的一系列语言和非语言的个性特征”(Baker 2000:245),是指译者在语言应用方面所表现出的典型特征以及包括作为翻译对象的文本选择、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用、前言、后记和译注等在内的非语言特征。长期以来,翻译被视为模仿性活动,译者风格研究一直被严重忽略。不过,近年来,随着语料库翻译学的兴起,学界开始关注译者风格研究。 Baker(2000)利用翻译英语语料库,从类符/形符比、平均句子长度和叙事结构等三方面研究英国翻译家Peter Bush和Peter Clark翻译风格的差异。相关数据表明,Clark译文中的形符/类符比和平均句长均低于Bush译文。Clark喜欢使用过去时态和直接引语,不太常用间接引语。即使源语文本用现在时,他也往往将其改作过去时。而且,Bush的译文没有Clark译文简洁、明了。Baker指出两位译者风格之所以有差异,主要是因为源语文本的难易度不同以及译者对目的语文本读者的态度、各自的经历、翻译主张和目的等方面的差异。 Bosseaux(2006:599-610)对于Virginia Woolf所著的The Waves的两个法语译本的形符/类符比和平均句长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这两个译本翻译文化词汇和专有名词的具体策略和方法。他发现前者主要采用异化则略,尽可能再现异域文化要素。后者的翻译策略为归化,尽量在目的语文本中消除异域文化元素。Bosseaux(2004:107-22)还对英国作家Virginia Woolf的作品 To The Lighthouse的三个法语译本进行比较分析,阐明了法语译本在指示、情态、及物性和间接话语等方面所呈现的具体特征,揭示了三位译者风格的差异及其内在原因。他强调译者翻译策略和方法的不同直接导致以上译本在叙事结构方面所表现的差异。 MalmkjH1X1140.jpgr(2004:13-24)基于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作品英译本的分析,首次提出“翻译文体学”这一概念。他指出翻译文体学主要从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角度,研究译者为什么会以特定的方式来塑造译文。 综上所述,可知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该领域研究所选用的语料规模较小,而且局限于文学翻译文本的分析。此外,分析译者风格时,有必要将译者风格与原作风格区分开来。然而,这并非易事。 5.翻译规范研究 规范是关于翻译作品和翻译过程正确性的规定。翻译规范对译者的翻译活动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做出的规律性选择。 Baker(1993:246-7)基于翻译英语语料库,对译自法语、阿拉伯语和日语的当代非文学作品英译语料进行分析,发现译自日语的英译文本对于外来词的容忍度远远高于译自另外两种语言的英译文本。她强调翻译规范的差异源于社会文化之间的不同。Kenny(1998:515-23)应用德英平行语料库,分析德语褒义词和贬义词的英译规范。她发现译者常常选用情感色彩较为温和的词汇翻译源语文本中带有强烈褒义或贬义色彩的词汇。其他学者也探讨了不同语言对文学翻译的具体规范(H1X1141.jpg1998;Puurtinen 2004)。 总体而言,翻译规范研究仍然比较滞后。一方面,现有译学研究语料库所收录语料的语体较为单一,主要为文学语料,语料的时间跨度较短,一般只有二三十年时间。另一方面,现有语料库对于译者性别和身份,以及译者所处的社会语境未能给予充分关注。这些因素不利于普遍性翻译规范的归纳。 6.翻译教学研究 语料库具有语料自动呈现和数据自动获取等优势,在翻译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语料库尤其是平行语料库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发现式学习和数据驱动式学习,提高翻译技能,形成翻译意识。Monzó(2003:1-3)认为双语平行语料库或可比语料库的应用不仅能够让学生直接观察到源语语言系统的规则,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把握翻译文本自身的特征,建立对翻译转换的感性认识。Bernardini等(2007:5-11)指出语料库能够发挥学生或译者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利用语料库进行翻译教学,学生可以通过收集文本、评估语料、提取术语、建立双语文本跨语言的对等关系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语料库“这一工具最大的教育价值在于其唤起译者思考而非仅仅提供现成答案的潜力”(Bernardini,et al.2007:11)。 其次,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可以作为教师评价学生译作的平台。Bowker(2001:345-64)提出教师可以利用翻译评估语料库,比较学生的译作,提供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在他看来,语料库在翻译评估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点:(1)基于大量自然出现的真实翻译语料对学生的翻译能力和翻译策略应用进行评估,研究结论较为客观、科学。(2)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 此外,语料库可以直接应用于翻译实践,提高译作的翻译质量。具体而言,凭借平行语料库的应用,学生可以分析职业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解决翻译问题,形成自己的翻译原则。可比语料库可用于检查译文中术语和搭配的应用是否符合语言规范,判断具体翻译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否合理、妥当(Pearson 2003:15-24)。为验证语料库在翻译实践中应用的效果,Bowker(1998:631-51)对分别使用传统方法和语料库方法的两组译员的翻译作品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后者在主题理解、术语选择和习语使用等方面优于前者。 最后,语料库可以应用于翻译教材的编写之中,帮助我们确定作为翻译材料的具体语篇或作品难易度,提取语境丰富、针对性强的翻译实例。 然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局限性。Stewart(2000:73-91)的研究表明学生的译作常常受到具体语料库中反复出现的应用模式影响,翻译的创造性因而打了折扣。MalmkjH1X1140.jpgr(2007:119-34)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语料库主要“反映过去的语言使用模式,不能代表未来语言发展的趋势”。翻译本质上是创造性活动,而语料库所提供的例证往往会误导译者并扼杀其创造性。为此,在翻译教学实践中有必要采用颠覆性的方法使用语料库,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创造性翻译。 7.口译研究 与笔译语料库相比,由于口译语料采集很难,口译语料的转写和标注常常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口译语料库的建设要困难得多。尽管如此,一些口译语料库相继建成,并逐渐应用于口译语言特征、口译规范和口译策略等领域的研究。 7.1口译语言特征研究 口译语言特征研究涵盖翻译共性和具体语言对口译语言特征研究。 Gumul(2006:171-90)基于口译语料库,对同声传译中不同种类的显化现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40%的显化现象为增添连接词;代词译成所指词汇的显化现象为20%;名词化短语译作动词短语占9%;而采用词汇重复或添加和省略结构等方法的显化均占6%。他认为口译显化程度的高低与翻译方向相关。 Baumgarten等(2008:177-203)利用德英会议口译平行语料库,分析口译中的显化及其原因。研究结果显示,显化这一翻译共性的形成并非由于口译过程本身,而是因为语言间差异和不同口译策略等因素。 7.2口译规范研究 关于基于语料库的口译规范研究,Shelsinger(1989:111-5)分析了该领域研究所存在的困难:(1)对译员的口译活动进行录音,存在技术、后勤和法律上的障碍。(2)口译语料库的库容往往不大,不太适合于口译规范研究。Schjodager(1995:29-45)指出,口译译员工作的实时性,尤其是在同声传译模式下的实时性,使人们难以评估译员的口译作品是应用规范的结果,还是处理能力局限的产物。 Schjodager(1995:29-45)基于丹麦语-英语口译语料库,从文化限定词的翻译处理角度,具体探讨了口译译员所遵循的口译初始规范。Tohyama和Matsubara(2006:893-6)利用日本名古屋大学开发CIAIR同声传译语料库,在分析4578对英语-日语句对的基础上,探讨了英语-日语同声传译的12种句法操作规范。Duflou(2007:1-11)提出建设收录政府机构和口译服务商的口译服务文件等语料的专门语料库,并以此为研究平台,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研究口译规范。 7.3口译策略研究 Tohyyama和Matsubara(2006:893-6)利用日本名古屋大学研发的英日双向同传语料库,分析同声传译中单词之间的时间间隔、填充词对听众理解的影响、听众印象与译员停顿长度等。结果显示,将日文译成英文的时间间隔大于英文译成日文的时间间隔;填充词影响听众的理解;听众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口译节奏和译者停顿的影响。Furuyama等(2005:111-36)基于视频同传语料库,分析口译译员手势使用的频率。他发现职业译员在翻译正式的、事先准备讲稿的演讲时,较少使用手势,但在翻译较难理解的段落或在问答时段翻译时,手势使用频率较高。 Lindquist(2004:35-48)利用自建的库容达8万词的英语—西班牙语口译语料库,从意义、修辞值和清晰度的角度分析口译译文与原文信息的差异。他认为这一差异的原因是词性转换、增词和省略等口译方法的应用。Nafá(2005)基于英语—西班牙语公众演讲口译语料库,阐述了语调在组织语篇结构、明示信息结构和体现演讲人和听众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作用。他指出高音常常表明事物之间的比较与对比,降调用于引导一个新话题。此外,演讲者常常运用音调的高低变化拉近或疏远与听众之间的距离。 应当指出,国外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建成的口译语料库为数不多,该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差强人意。 8.国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国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不过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1)研究广度较为有限,未能与翻译学的跨学科特性有机结合 翻译学的研究范式主要有语言学研究范式和文化研究范式。然而,国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局限于翻译共性、译者风格和翻译教学等领域的研究,这些研究基本上属于语言学研究范式,从文化层面研究翻译现象和本质的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成果寥寥无几。因此,未来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既要从语言学视域出发,也要选取文学理论或文化理论视角,从而实现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学跨学科属性的有机结合。 (2)过分关注翻译语言的共性,忽略翻译语言个性的研究 应当指出,国外学界在翻译共性和翻译规范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不过,这些研究往往一味强调翻译语言的共性和翻译活动的普遍规范,而对于翻译语言和翻译活动的个性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尽管人类翻译语言和翻译活动存在一定程度的共性,但由于源语和目的语的差异、译者的性别、翻译风格和翻译思想、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和审美标准等因素的影响,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和翻译规范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和翻译规范与学界广泛讨论的翻译共性和翻译规范之间是个性与共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后者寓于前者之中,并通过前者体现出来。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只有深刻理解翻译语言和翻译规范在不同因素影响下所表现出的具体差异,才能正确把握翻译共性和翻译规范。因此,语料库翻译学关于翻译共性和规范的研究必须将制约翻译活动的不同因素考虑在内,重视翻译语言和翻译规范个性的研究。 (3)定量研究处于初级阶段,语料库驱动的译学研究启动 定量研究是语料库翻译学区别于传统译学研究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优势所在。然而,国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所采用的定量研究处于初级阶段,仅仅局限于词频、形符/类符比词汇密度和平均句长等简单的数据分析。这些分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揭示翻译规律和译者风格,所发挥的作用却比较有限。事实上,要将定量研究真正引入译学研究领域,未来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应运用复杂的定量分析,如卡方检验和统计量测试等,以切实提高译学研究的科学性。 众所周知,语料库方法包括基于语料库的方法和语料库驱动的方法。目前,国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主要采用基于语料库的方法,多数成果均为通过语料和数据的分析来论证或修正已有的理论假设,而采用语料库驱动方法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有必要开展语料库驱动的翻译学研究,以拓展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4)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研究尚未获得实质性进展 自语料库翻译学诞生之日起,翻译教学研究一直受到关注,但迄今为止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首先,现有研究成果只是从理论层面探讨语料库在一些翻译教学环节中的应用,很少有人探讨语料库在翻译教学大纲设计、翻译教材编写以及翻译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途径和方法。其次,翻译教学中应用语料库的重要前提是建设翻译教学专用语料库,学界却尚未对此予以关注。尽管现有的译学研究语料库可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于翻译教学之中,但是这些语料库都是为翻译研究专门设计,与翻译课程教学内容的结合不太紧密,不适用于课堂教学。因此,翻译教学专用语料库的建设应提上议事日程。这类语料库应根据翻译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来设计,应能满足翻译教学的实际需求。 9.结语 自1990年代以来,国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在译学研究语料库的建设、翻译语言特征、译者风格、翻译规范、翻译教学和口译等领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一系列译学研究语料库先后成功开发,一大批语料库翻译学论著发表和出版,许多以语料库翻译学为主题或议题的学术会议相继召开。但是,国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尚未实现与翻译学跨学科特性的有机结合;(2)翻译语言和翻译规范个性的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3)定量研究仍有上升空间;(4)语料库驱动研究尚未启动;(5)翻译教学研究有待加强。因此,未来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应结合翻译学的跨学科特性,从文化层面研究翻译现象和翻译本质,重视翻译语言特征和翻译规范的个性研究。未来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还应着力将统计量测试等较为复杂的定量研究引入译学研究之中,开展语料库驱动的译学研究;建设翻译教学专用语料库,着力推进语料库在翻译教学尤其是翻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Baker, M. 1993. 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In M. Baker, G. Francis, and E. Toguini-Bonelli, eds., Text and Technology: In Honour of John Sinclair.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p. 233-50. ——. 1995. 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n overview 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Target 7, 2: 223-43. ——. 1996.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challenges that lie ahead. In H. Somers, ed., Terminology, LSP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in Language Engineering. In Honour of Juan C. Sager.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p. 175-86. ——. 1999. The role of corpora in investigating the linguistic behaviour of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 4, 2: 281-98. ——.2000. 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investigating the style of a literary translator. Target 12, 2: 241-66, [2]Baumgarten, N., B. Meyer, and D..H1X1144.jpg2008. Explicitness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ring: A review and some empirical evidence(of an elusive concept).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9, 2: 177-203. [3]Bernardini, S., D. Stewart, and F. Zanettin. 2007. Corpora in translat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In F. Zanettin, S. Bernardini and D. Stewart, eds., Corpora in Translator Educ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Pp. 1-14. [4]Bosseaux, C. 2004. Point of view in translation: A corpus-based study of French translations of Virginia Woolf's To The Lighthouse.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5, 1: 107-22. ——. 2006. 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A corpus-based study of the French translations of The Waves. Meta 51, 3: 599-610. [5]Bowker, L. 1998. Using specialized monolingual native-language corpora as a translation resource: A pilot study. Meta 43, 1:631-51. ——. 2001. 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a corpus-based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evaluation. Meta 46, 2: 345-64. [6]Brown, P., J. C. Lai, and R. L. Mercer. 1991. Aligning sentences in parallel corpora. Proceedings of the 2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Stroudsburg, PA. Pp. 169-76. [7]Corpas, G., R. Mitkov, N. Afzal, L. Moya, and V. Pekar. 2008. Translation universals: Do they exist? A corpus-based NLP study of convergence and simplification. The Eighth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Machine Translation in the Americas(AMTA08). Waikiki, Oahu, Hawaii. [8]Crisafulli, E. 2002. The quest for an eclectic methodology of translation description. In T. Hermans., ed., Cross-cultural Transgressions. Research Model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Ⅱ: Historical and Ideological Issues.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Pp. 26-43. [9]Duflou, V. 2007. Norm research in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How can the study of documentary sources contribut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norms. MuTra 2007 LSP Translation Scenario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Pp. 1-11. [10]Furuyama, N., S. Nobe, Y. Someya, K. Sekine, and S. Hayashi. 2005. A study on gestures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ers(inJapanese). Interpretation Studies 5, 3: 111-36. [11]Gumul, E. 2006. Explicitation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A strategy or a byproduct of language mediation?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7, 2: 171-90. [12]Hansen S. and E. Teich. 2002. The cre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a translation reference corpus.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Language Resources for Translation Work and Research. Pp. 1-4. [13]Holfland, K. and S. Johansson. 1998. The translation corpus aligner: A program for automatic alignment of parallel texts. In S. Johansson and S. Oksefjell, eds., Corpora and Cross-linguistic Research. Amsterdam/Atlanta, GA: Rodopi. Pp. 87-100. [14]Izquierdo, M., K. Hofland, and O. Reigem. 2008. The ACTRES parallel corpus: An English-Spanish translation corpus. Corpora 3, 1: 31-41. [15]Kay, M. and M. Roscheisen. 1993. Text-translation alignment.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19, 1: 67-93. [16]Klaudy, K. 2003. Languages in Translation. Lectures on the Theory, Teaching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Budapest: Scholastica. [17]Kenny, D. 1998. Creatures of habit? What translators usually do with words. Meta 43, 4: 515-23. ——. 2001. Lexis and Creativity in Translation.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18] H1X1143.jpgJ. 2009. Keeping Czech in check A corpus-based study of generalization in translation, http://www.skase.sk/Volumes/JTI04/pdf_doc/03.pdf[Accessed 24, Jul. 2010] [19]Laviosa, S. 1997. How comparable can "comparable corpora" be. Target 9, 2: 289-319. ——. 1998a. The corpus-based approach: A new paradigm in translation studies. Meta 43, 4: 474-9. ——. 1998b. Core patterns of lexical use in a comparable corpus of English narrative prose. Meta 43, 4: 557-70. ——.2002.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y, Findings, Applications. Amsterdam/Atlanta, GA: Rodopi. [20]Lindquist, P. P. 2004. Challenging conventional wisdom: A corpus-based model for interpret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 ATA Chronicle 38, 1: 35-48. [21]Maia, B. 2003. Some language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Training translators in terminology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using comparable and parallel corpora. In F. Zanettin, S. Bernardini, and D. Stewart, eds., Corpora in Translator Education. Manchester:. St. Jerome. Pp. 43-53. [22]MalmkjH1X1140.jpger, K. 2004. Translational stylistics: Dulcken's translations of Hans Christian Anderso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13, 1: 13-24. ——. 2007. On a pseudo-subversive use of corpora in translator training. In F. Zanettin, S. Bernardini, D. Stewart, eds., Corpora and Translator Educ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Pp. 119-34. [23]Marais J. and J. A. Naudé. 2007. Collocations in popular religious literature: An analysis in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Southern Africa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anguage Studies 25, 2: 153-67. [24]Mauranen, A. 2000. Strange strings in translated language. A study on corpora. In M. Olohan, ed., Intercultural Faultiness. Research Model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 Textual Cognitive Aspects.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Pp. 119-41. [25]Monzó, E. 2003. Corpus-based Teaching: The use of original and translated texts in the training of legal translators. Translation Journal 7, 4: 1-3. [26] Nafá, M. 2005. Acoustic-discursive analysis of intonation in English-Spanish SI. Application to interpreter training and interpreting research. Ph. D. diss., University of Granada, Granada, Spain. [27]Oakes, M. and T. McEnery. 2000. Bihngual text alignment: An overview. In S. P. Botley, A. M. McEnery, and A. Wilson, eds., Multilingual Corpora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msterdam: Rodopi. Pp. 1-37. [28]Olohan, M. and M. Baker. 2000. Reporting that in translated English: Evidence for subliminal processes of explicitation?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1, 2: 141-58. [29]Olohan, M. 2001. Spelling out the optionals in translation: A corpus study. UCREL Technical Papers 13: 423-32. ——. 2004. Introducing 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30] H1X1141.jpg. 1998. In search of the third code: An investigation of norm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Meta 43, 4: 571-88. [31]Pearson, J. 2003. Using parallel texts in the translator training environment. In F. Zanettin, S. Bernardini, and D. Stewart, eds., Corpora in Translation Education.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Pp. 15-24. [32]Puurtinen, T. 2004. Explicitation of clausal relations: A corpus-based analysis of clause connectives in translated and nontranslated Finnish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A. Mauranen and P. Kujamaki, eds., Translation Universals Do They Exist? Amsterdam/Philadelphia, PA: John Benjamins. Pp. 165-76. [33]Russo, M., C. Bendazolli, and A. Sandrelli. 2006. Looking for lexical patterns in a trilingual corpus of source and interpreted speeches: Extended analysis of EPIC(European Parliament Interpreting Corpus). FORU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 4, 1: 131-43. [34]Schjoldager, A. 1995. Interpreting research and the 'manipulation schoo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arget 7, 1: 29-45. [35]Shlesinger, M. 1989. Extending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 to interpretation: Norms as a case in point. Target 1, 1: 111-5. [36]Steiner, E. 2002. Grammatical metaphor in translation: Some methods for corpus-based investigations. In H. Hasselgard, S. Johansson, B. Behrens and C. Fabricius-Hansen, eds., Information Structure in a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 Amsterdam: Rodopi. Pp. 213-28. [37]Stewart, D. 2000. Conventionality, creativity and translated texts: The implications of electronic corpora in translation. In M. Olohan, ed., Intercultural Faultiness. Research Method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Ⅰ: Textual and Cognitive Aspects.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 lishing. Pp. 73-91. [38]Tohyama, H. and S. Matsubara. 2006. Influence of pause length on listeners' impressions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Proceedings of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oken Language Processing. Pittsburgh, PA. Pp. 893-6. [39]Tirkkonen-Condit, S. 2002. Translationese, a myth or an empirical fact? A study into the linguistic identifiability of translated language. Target 14, 2: 207-20. [40]Zanettin, F. 2000. Parallel 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ssues in corpus design and analysis. In M. Olohan, ed., Intercultural Faultlincs. Research Model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 Textual and Cognitive Aspects.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Pp. 105-18. ——. 2009. Designing an English Italian translational corpus. In B. Kettemann and G. Marko, eds., Teaching and Learning by Doing Corpus Analysis. Beijing: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Pp. 329-43.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近代中国敦煌学研究述评
- 下一篇:中国管理思想史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