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20世纪以来东北跨境民族研究述评


    【英文标题】A Review of Studies on Cross-border Ethnic Groups in the Northeast since the 20th Century
    【作者简介】曹萌,魏曙光,沈阳师范大学 北方民族文化研究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4
    曹萌(1959-),男,辽宁建平人,沈阳师范大学学报主编、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传播学、民族载体学和跨境民族学。魏曙光(1982-),男,山东滨州人,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讲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民族史料学。
    【内容提要】 20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东北跨境的朝鲜、赫哲、鄂温克、蒙古和俄罗斯等民族展开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著作,内容涉及相关各族的生存环境、经济状况、社会组织、语言、宗教信仰、人口迁移和政府政策等,为后世积累了十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和值得重视的见解。
    【关 键 词】20世纪/东北跨境民族/研究综述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又是一个多跨境民族的国家,加强跨境民族研究,是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本文拟对国内外学界20世纪以来关于中国东北跨境的朝鲜族、赫哲族、鄂温克族和俄罗斯族的研究进行述评,以期为跨境民族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学术支持。
    一、朝鲜族研究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国内学者对中国朝鲜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8年,作为新中国民族识别和社会历史调查的组成部分,朝鲜族调查开始组织实施。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组织中央民族学院、北京大学、延边大学等单位的专家60余人成立了吉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对定居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辽宁省李石寨等地的朝鲜族作了广泛调查,收集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后整理成《朝鲜族简史》(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20世纪80年代,延边大学高永一教授所著《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边教育出版社,1986年)对中国朝鲜族的形成、历史等问题做了研究;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徐基述、徐明勋主编的《黑龙江朝鲜民族》(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8年)收录了研究定居在黑龙江的朝鲜族的论文;韩俊光主编的《中国朝鲜民族迁入史论文集》(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9年)是研究中国朝鲜族迁入并定居东北的过程的成果集,收有韩俊光的《中国朝鲜族迁入史提纲》、安华春的《略述东北朝鲜族的迁入》、李光仁的《鸭绿江流域朝鲜族的迁入》等论文。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者们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对朝鲜族的历史作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在延边大学民族研究所主编的《朝鲜族研究论丛》、延边历史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论丛》等刊物上发表了一批讨论中国朝鲜族形成的论文;这一时期学者们还出版了很多专著,如王希亮的《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政治统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讨论了日本强迫朝鲜人迁入中国东北的问题,朴昌昱的《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探讨了朝鲜族迁入的历史上限、双重使命等历史特点,尝试对涉及中国朝鲜族研究的一些重大问题予以回答。中国朝鲜族历史足迹丛书编委会主编的《中国朝鲜族历史足迹丛书》(民族出版社,1989-1994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集中反映了朝鲜族的历史。①
    21世纪以来,姜龙范所著《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0年)探讨了朝鲜移民史上的间岛问题,②金春善所著《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的形成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论述了吉林延边朝鲜族的形成,孙春日所著《“满洲国”时期朝鲜开拓民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对“满洲国”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组织的朝鲜开拓民作了深入研究,金成镐所著《东满抗日革命斗争特殊性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6年)详述了朝鲜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孙春日的《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史》(延边教育出版社,2002年),潘龙海、黄有福的《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朝鲜族》(延边大学出版社,2002年)等著作对朝鲜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面临的社会问题作了探讨。③
    20世纪初,日本帝国主义设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一些机构开始调查中国东北的朝鲜移民,形成了一些调查研究报告,如同会社的《间岛事情》(东洋拓殖株式会社,1918年)、船桥半山楼的《鲜人满蒙移住史》(大连新天地社,1928年)、天野元之助的《关于间岛朝鲜人问题》(中日文化协会,1931年)、东洋协会调查部的《朝鲜人的满洲移住问题》(东京,1936年)、伪满洲国日本帝国大使馆的《在满朝鲜人概况》(朝鲜总督府,1936年)等。这些调查研究侧重于搜集相关情报和论证向东北移民的可行性,为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殖民统治服务,这些研究报告虽然为研究近代朝鲜移民问题提供了大量史料,但由于并非出于学术目的,因而存在很多错误的看法。二战结束以后,日本学者展开了对中国东北朝鲜人的研究,如浅田乔次的《日本帝国主义下的民族革命运动:台湾·朝鲜·满洲的抗日农民运动的开展》(未来社,1973年)、满洲移民史研究会的《日本帝国主义下的满洲移民》(龙溪书社,1976年)、铃木隆史的《日本帝国主义与满洲》(中译本,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年)、鹤嗅学岭的《中国朝鲜族研究》(关西大学出版社,1997年)等。这些学术著作从批判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日本帝国主义满洲移民政策的实质,对中国东北朝鲜人的移居和社会生活也进行了研究。④
    韩国、朝鲜学者也有关于中国朝鲜族的研究。较早对朝鲜移民进行研究的是李勋求,他著有《满洲与朝鲜人》(崇实门学校经济学研究室,1932年)一书。二战结束后,玄奎焕所著《韩国流移民史》(韩国移民史编纂会,1967年)为朝鲜海外移民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后,吴世昌的《间岛移民史的社会经济分析》(《白山研究》5卷,1968年)、高承济的《韩国移民史研究》(韩国章文阁,1973年)等专著对中国朝鲜族的研究作了更加深入的探讨。⑤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主要关注19世纪初朝鲜人移民、开发中国东北方面的问题,如权锡奉的《清末间岛地方的越垦韩族的研究》(中央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95年),从历史角度对朝鲜人移居东北的原因、朝鲜政府和清朝政府的政策等进行了分析,并描述了当时朝鲜移民的社会状况。在当代朝鲜族社会研究方面,李光奎的《在中韩国人》(在外同胞财团,1996年)分析了中国朝鲜族的国民意识以及民族意识。较新的研究成果有姜载植的《中国朝鲜族社会研究——对延边地区基层民众的实地调查》(中译本,民族出版社,2007年)、李承律与崔厚泽合著的《东北亚时代的朝鲜族社会》(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等,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当今朝鲜族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有意义的探讨。
    二、赫哲族研究
    赫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在俄罗斯被称为那乃人,分布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至鄂霍次克海。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同江市、饶河县、抚远县和佳木斯市辖区,聚居在街津口、四排、八岔三个民族乡。
    国内最早对赫哲族进行考察的是清代学者曹廷杰。1885年,他考察中俄边境,著成《西伯利东偏纪要》(《辽海丛书》,1934年),书中记载了清末赫哲族分布的大概情况。1930年,著名民族学家凌纯声到东北进行实地考察,后发表了《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4年)。这部著作是中国第一部科学民族志,也是一部较早对赫哲族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凌纯声通过对赫哲族的实地考察,最早对赫哲族的族源学说提出了质疑,他是正式使用“赫哲族”这一族名的第一位民族学家,开创了研究赫哲族历史文化的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赫哲族简史编写组编写的《赫哲族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系统阐述了赫哲族的发展与演变,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成为研究赫哲族历史文化的权威参考文献。赫哲族学者尤志贤、付万金编写出我国第一部关于赫哲语的著作《简明赫哲语汉语对照读本》(黑龙江民族研究所,1987年),为赫哲语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基础资料。舒景祥所著《中国赫哲族》(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作为一部研究赫哲族的汇编性著作,既收录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也包含有许多赫哲族民间考察的记录和在赫哲族民间收集的轶事、传说以及风土人情等。于晓飞的《赫哲族与阿依努文化比较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一书,把中国境内的赫哲族和俄罗斯境内的那乃人作为同源民族,并与居住在日本北海道的阿伊努人进行了比较研究。何日莫奇发表的《论赫哲族居区的形成过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第3期),对自清代至20世纪90年代末东北三江流域赫哲族居住区域的变动过程进行了研究。张嘉宾主编的论文集《赫哲族研究》(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汇集论文38篇,是近年来中国赫哲族研究的最新成果。这些论文涉及赫哲族的渔猎生产、宗教信仰、民间文化、亲属称谓和生活习俗等,侧重于对赫哲族传统文化的研究。此论文集也介绍了居住在俄罗斯境内的那乃人的社会习俗,并与中国赫哲族的同类事项作了比较研究。
    国外对赫哲族进行研究的主要是俄罗斯和日本学者。19世纪中期,随着沙俄殖民势力在西伯利亚的扩张,俄国学者开始对西伯利亚和远东各民族进行系统研究。1854年,什连克来到黑龙江流域考察,编绘了黑龙江下游的民族地图,搜集到大量考察资料,他利用这些资料撰写了《阿穆尔地区的异族人》(圣彼得堡,1883-1901年),其中的第三卷对果尔特人(赫哲族)进行了详细描述。1855年至1884年间,马克曾经率领考察队先后三次来到黑龙江沿岸进行调查,后来他把日记和搜集到的资料编写成《黑龙江旅行记》(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7年)。他在书中记载了清朝政府对黑龙江流域的管辖措施和对整个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管理政策。1889年至1897年间,施特忍堡对那乃人(赫哲族)的家庭婚姻关系和宗教信仰、仪式进行了深入调查与研究,撰写出《吉里亚克人、果尔特人、奥罗奇人、涅吉达尔人与阿伊努人》(哈巴罗夫斯克,1933年),认为那乃人、乌尔奇人、奥罗奇人是一个民族,纠正了什连克等人的某些错误认识。1912年至1917年间,洛帕金对俄国境内的果尔特人进行了田野考察,撰写了《黑龙江、乌苏里江与松花江流域的果尔特人》(符拉迪沃斯托克,1922年),提出了一个富有前瞻性的结论,认为那乃人将很快被俄罗斯人同化。⑥谢姆所著的《19世纪那乃族的氏族结构及其解体》(符拉迪沃斯托克,1959年)收集了有关那乃族特别是氏族组织、家庭、宗教等传统风俗习惯的资料。苏联那乃族学者戈耶尔根据自己的实地调查研究写出《那乃族传统的日常礼仪》(莫斯科,1991年)一书,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那乃族传统的渔猎生产、禁忌和生活礼仪作了详细介绍,有些内容为汉文资料所阙如。
    日本方面最早对赫哲族进行研究的是间宫林藏。他于1808年来到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库页岛,对当地的赫哲、尼夫赫、恰克拉、阿伊努等族群进行考察,著有《东鞑纪行》(汉译本,商务印书馆,1974年),反映了清朝对这一地区的管辖。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中国东北,被称为“满蒙学派”的学者白鸟库吉、鸟居龙藏等人对黑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进行了一些调查和研究,其研究代表日本帝国主义的观点,但其中的田野调查资料弥补了当时国民政府关于赫哲等民族记录的欠缺。伪满洲国同江县公署参事官庄村谦吉所著的《同江县事情》(1932年),收集了当时赫哲族的一些生产、生活、习俗和教育等资料,价值较高。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很多日本学者来到中国赫哲族聚居地和俄罗斯远东那乃族聚居地进行调查,撰写了许多著述。北海道大学和札幌大学的池上二良教授在1989年访问了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民族乡和饶河县四排民族乡;奈良国立文化研究所主任浅川滋男教授在1995年至1996年也曾三次访问黑龙江省,回国后撰写了长篇调查报告《东北亚通古斯满语诸民族民居历史调查研究》(住宅学术年刊,1996年);千叶大学文学部获原真子教授多次来到哈巴罗夫斯克那乃区进行考察调研,著有《那乃人的英雄故事》等。东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学部风间伸次郎教授,曾经连续10年近20次去俄罗斯那乃村庄采访,著有五卷本的《那乃族的故事传说》。1991年,北海道新闻社出版了《虾夷锦的来源》一书,反映了中国赫哲族和俄罗斯那乃人聚居区的某些真实情况。⑦
    三、鄂温克族研究
    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
    国内对鄂温克的调查始自清代官员英和,他是清乾隆时的户部尚书,道光八年(1828年)被发配黑龙江充苦役,遣戍期间著有《卜魁纪略》(《齐齐哈尔市志资料》第1辑,1982年)一书,记录了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的渔猎游牧生产、生活,并涉及该地古今居民的民族源流等情况。1885年,曹廷杰对黑龙江流域的民族、地理、古迹、社会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所著的《西伯利东偏纪要》(《辽海丛书》,1934年)记载了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的分布、语言、生计、习俗等,以及清朝政府对该地的管理,是了解黑龙江下游鄂温克人的珍贵资料。民国时期,万福麟监修、张伯英等纂修的《黑龙江志稿》(铅印本,1933年)也记述了黑龙江地区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的风俗、语言等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从事东北少数民族研究的民族学、历史学、语言学的学者专家对鄂温克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辑录了史书中有关鄂温克人的内容,出版了许多调查报告和学术专著。如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办公室编辑了《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旗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的社会情况》(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和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分院历史研究所共同编著的《额尔古纳旗鄂温克人的情况》(1960年),详细记录了鄂温克人的历史和经济、社会、宗教现状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秋浦研究员著有《鄂温克人的原始社会形态》(中华书局,1962年)一书,论述了鄂温克人的生产、社会、宗教以及由原始公社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等方面的内容,是一本杰出的学术著作。这些前人所做的田野考察以及研究工作,为进一步系统研究鄂温克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⑧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科研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学者专家对鄂温克人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论文有满都尔图的《鄂温克人的“乌力楞”氏族社会》(《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1期)、田学夫的《鄂温克人的衣食住行》(《实践》,1981年第1期)、王晓明和王永曦的《鄂温克人的婚丧习俗》(《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年第3期)、赵复兴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经济发展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孔繁志的《驯鹿鄂温克人二元现象浅析》(《黑龙江民族丛刊》,1995年第3期)等。这些论文就鄂温克人的物质、精神生活的某一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各自的见解。论著主要有吕光天的《北方民族原始社会形态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杜梅的《鄂温克族民间故事》(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年)、郑东日的《东北通古斯诸民族起源及社会状况》(延边大学出版社,1991年)、朝克的《鄂温克语研究》(民族出版社,1995年)、乌热尔图的《述说鄂温克》(远山出版社,1995年)、乌云达赉的《鄂温克族的起源》(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满都尔图的《鄂温克族萨满教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孟慧英的《中国北方民族萨满教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等,系统论述了鄂温克人的起源、语言、社会组织、民间文化、宗教等。孔繁志所著的《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是一部专门反映鄂温克人历史和现状的论著。他自1980年开始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深入林区,通过详细考察鄂温克族的生产生活,搜集到了大量资料,同时翻阅相关历史文献,论述了鄂温克人的历史沿革、现状、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黄定天、白杉、杨治经所著的《鄂温克族文学》,探讨了鄂温克人的神话、传说、故事、民歌等。杨荆楚所著的《东北渔猎民族现代化道路探索》(民族出版社,1994年),探索了人口少、经济相对落后的鄂温克人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⑨
    国外研究我国鄂温克族的主要是俄罗斯和日本学者。俄国学者米登多尔的《西伯利亚北部与东部踏察记》(1845年)提到了鄂温克人的分布、生活情况。俄国著名通古斯学者史禄国,根据他在西伯利亚和我国东北地区所搜集的材料于1929年编成《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汉译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一书,阐述了鄂温克人居住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氏族组织、分布、婚姻、家庭、宗教信仰以及风俗习惯等,成为研究鄂温克族社会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列文和波塔波夫主编的《西伯利亚各民族志》(莫斯科,1956年)也介绍了鄂温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1808年,日本人间宫林藏考察黑龙江流域,所著的《东鞑纪行》(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4年)记载了清朝对鄂温克人的统治情况。日本人永田珍馨撰写的《使鹿鄂伦春族》(中译本,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年),是他1939年在伪满洲国治安部参谋司调查科工作时所写的调研资料之一,对当时的鄂温克人现状作了比较真实的记录,如鄂温克人的分布、人口、体质、语言、教育、风俗、信仰、生产、交易等。尤其是书中附有鄂温克人当时生活的大量照片,非常珍贵,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日本北海道大学津曲敏郎教授和东北大学丸山宏教授也曾经实地考察鄂温克人的居住地,着重考察宗教信仰和语言方面,但没有涉及文化的其他方面。
    四、俄罗斯族研究
    俄罗斯族是俄罗斯联邦的主体民族,在中国属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
    中国学者对俄罗斯族的研究始自20世纪60年代。如黄心川、张伟达合著的《沙俄利用东正教侵华史话》(中华书局,1979年)、黄心川的《沙俄利用宗教侵华简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年)。由于成书于特殊的历史时期,这类著作的意识形态色彩浓重,影响了其学术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俄罗斯族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步入正轨。在历史方面,有三部中国俄罗斯侨民史,分别是:江之成的《上海俄侨史》(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李兴耕主编的《风雨浮萍——俄国侨民在中国(1917-1945)》(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以及石方、刘爽、高凌的《哈尔滨俄侨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在这三部著作中,一、三两部为“区域史”,第二部为全国史,但在时间上有局限,为“断代史”。三部著作的前两部质量较高。另外还有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从书”之一的《俄罗斯族简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这部书只有6万余字,主要写新疆俄罗斯族的历史,没有涉及东北地区的俄罗斯族。王俊彦的《白俄中国大逃亡纪实》(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记录了十月革命后一部分白俄逃亡到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基本可归入历史学领域的纪实作品。在文化方面,杨风培的《新疆俄罗斯族文学》(《新疆社会科学》,1983年第2期)、杜亚雄的《中国俄罗斯族的民间音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描述了中国俄罗斯族的音乐文学;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所编的《俄罗斯族百年实录》(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包括俄罗斯族综述、移民、苦难岁月、中俄关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等内容;邓波所著的《俄罗斯族》,作为“民族知识丛书”之一于1994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余建忠、姜勇主编的《俄罗斯族——新疆塔城市二工镇、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室韦乡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作为“中国民族村寨调查丛书”之一,从民族学的角度考察了新疆塔城地区、内蒙古额尔古纳俄罗斯族的人口、家庭、经济、心理、教育等情况,填补了中国学者对俄罗斯族研究的空白。董宪瑞、阎广庆著有《额尔古纳华俄后裔》(浪漫之城系列丛书编委会,2005年),作者之一的董宪瑞即是额尔古纳市的俄罗斯族;高发元、姜勇合著的《东西文化交汇的家庭——俄罗斯族》(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作为“20世纪中国民族家庭实录”丛书之一,记录了中国俄罗斯族的家庭历史。在俄罗斯族宗教、风俗习惯方面,张绥的《东正教和东正教在中国》(学林出版社,1986年)共分三编,其中第三编为“东正教在中国的历史”。今天看来,这部著作不但史料翔实,而且公允、科学,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滕春华的《新疆俄罗斯族葬俗文化探析》(《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以翔实的第一手材料,记录了俄罗斯族传统的葬俗及其变化;陈景源、张江华、夏之乾的《恩和俄罗斯族情况调查》(《北方民族》,2000年第3期)介绍了内蒙古额尔古纳市恩和村俄罗斯族的来源、“文革”时期的遭遇以及生活习俗等情况;祁惠君的《中国俄罗斯族区域文化研究》(《亚细亚文化研究》,2005年2月第9期)、李风波的《新疆俄罗斯族人口的数量变动与分布变迁研究(1949-2000年)》(《西北人口》,2006年第1期)、骆晓会的《近代中俄边境及若干城市俄罗斯风俗习惯述略》(《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论述了俄罗斯族的形成、社会结构、文化历史等;唐会的《试论额尔古纳华俄后裔的文化特点及发展趋势》(《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论述了华俄后裔的形成及其文化特点等。⑩另外,有学者从体质人类学角度对俄罗斯族进行了研究,如张致中、王振国的《汉族、俄罗斯族通婚第一代子女皮纹的研究》(《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0年第3期),索利娅、陆舜华等的《运用:Heath-Carter法对俄罗斯族体型的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4期),陆舜华的《中国俄罗斯族与俄罗斯5个群体体质特征的比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1期)等。
    俄罗斯学者对境外俄罗斯族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内容是俄裔的文化和语言传承情况,如赖安的《俄罗斯—哈尔滨—澳大利亚》(2005年)、斯塔罗谢利斯卡娅的《中国“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2006年)、梅利霍夫的《既远又近的满洲里》(1991年)、《中国俄罗斯移民(1917年-1924年)》(1997年)、《白色哈尔滨》(2003年)等。近年来,俄罗斯学者开始研究中俄边境地区的俄罗斯族语言变迁问题,如奥格列泽娃的《俄汉洋泾浜语》(2007年),收集和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境内俄、汉语接触后产生的混合语。
     
    注释:
    ①②参见安明哲:《佃民制度研究》,延边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6月。
    ③④⑤参见朴婷姬:《中国朝鲜族与在日朝鲜人社会比较研究》,延边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12月。
    ⑥参见何玉芳:《赫哲族、那乃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5月。
    ⑦参见刘帅:《黑龙江下游通古斯语族萨满教信仰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5月。
    ⑧参见卡丽娜:《驯鹿鄂温克人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4月。
    ⑨参见卡丽娜:《驯鹿鄂温克人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4月。
    ⑩参见时春丽:《俄罗斯族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迁》,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4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