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7:11:57 《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 熊言安/姜若虚 参加讨论
一、《木兰诗》的版本和时代 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木兰诗》,是历代影响最大的版本。《乐府诗集》现存最早的版本为国家图书馆藏傅增湘旧藏配补宋本①、上海图书馆藏宋本残本一卷、南京图书馆藏残本八卷。可惜上图、南图所藏的残卷中并无《木兰诗》,傅本中亦阙《木兰诗》所在之卷。所以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包含《木兰诗》的《乐府诗集》,是傅本中配补的元本及元至正集庆路儒学刊本。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乐府诗集》点校本,此书虽然仍有不少缺点,②仍不失为目前最好的整理本。 《木兰诗》的时代与作者,自北宋以来,便聚讼不一,大抵可分为唐人所作与唐以前人所作。至近人对此诗之论断,更趋纷繁,而以北朝说和隋唐说为主。我们以为,之所以诸家莫衷一是,是因为对“时代”的界定比较笼统。因此,我们尝试将《木兰诗》的时代细分为二加以讨论:一为《木兰诗》的记录时代,一为《木兰诗》的形成时代。之所以如此区分,是基于《木兰诗》原为民歌、非文人创作的主张。 首先我们讨论记录时代。《乐府诗集》的《木兰诗》题注有“《古今乐录》曰:木兰不知名”一语。张为骐即以此为据,证明《木兰诗》陈代已有著录,不可能出自隋唐。③张说逐渐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直到齐天举作《关于〈木兰诗〉的著录及其时代问题》④,才动摇了张说。齐天举指出,《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的解题引《古今乐录》,列举了众多曲目,却并未提及《木兰诗》,反而是郭茂倩加了个按语:“歌辞有《木兰》一曲,不知起于何代也。”而且郭氏将《木兰诗》排在《梁鼓角横吹曲》的最后,也说明郭氏不知《木兰》之时代。齐天举还推测《乐府诗集》题注中的“古今乐录曰”当为衍文。⑤ 我们赞同齐说,《古今乐录》曾著录《木兰诗》并无依据。至于其他学者举出的《木兰诗》出自北朝的证据,我们以为,只能用于讨论《木兰诗》的形成时代,而无法说明其记录时代。 关于《木兰诗》的形成年代,诸家多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一是制度、习俗、语词;二是艺术风格。 就制度习俗语词而言,“策勋十二转”为唐始有之制度⑥;“市鞍马”为西魏至唐初的制度⑦;“军帖”之“帖”在南北朝罕见,在唐代盛行;“点兵”为唐代习用语,前代未见行用⑧。即便如此,也很难确凿地定出《木兰诗》的形成时代。比如,“策勋十二转”,唐长孺以为是“铁证”,但是张为骐就以为是为了和前文“军书十二卷”“同行十二年”相一律,只是“偶合”⑨。最主要的是,不能排除唐人润色修改的可能性。 另有很多学者,从总体风格上判断是北朝民歌。这也很难说。如果是隋或唐初的民歌,因离北朝未远,风格相似,也是有可能的。况且,艺术风格的判定有一定主观性。比如“东市买骏马”四句,王运熙、王国安以为可以和汉乐府媲美⑩。其实我们将它和《类说》钞自《古乐府》的《木兰诗》对比一下,会发现《古乐府》所录并无这四句。这四句话,很可能出自宋人之手。 因此,《木兰诗》的形成时代,我们以为尚无定论。不过,有两点是可以确定的:第一,《木兰诗》的形成时代,当在两魏至唐初之间。从制度、习俗、语词、艺术风格都可以证明这一点。第二,《木兰诗》的文句中应有唐人的手笔。 二、《木兰诗》的文本结构 胡适曾推测《木兰诗》中“朔气”等句是文人改作,也许原文中间有大段描写战争的文字。(11)虽然胡适没有详细阐述,但应该说已经注意到了《木兰诗》的文本结构问题。后来,齐天举就循此思路对《木兰诗》的文本结构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指出军旅生活的描写极少,造成了文本结构的不平衡性,语句的衔接也显得突兀,对木兰的形象描写也显得单薄。齐天举还通过对比《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从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说明其主张,同时尝试分析了文人删削的原因。(12) 齐天举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他认为《木兰诗》现在的文本结构畸形,是被腰斩的残篇,未免有失平允。实际上,恰恰有不少学者推崇《木兰诗》谋篇布局别具一格。我们以为,《木兰诗》现在的文本结构,很可能是文人加工删削的产物,至于如此删改在艺术上的得失,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乐府诗集》还收录了韦元甫所作的《木兰诗》。安正熏、林淑云对两首《木兰诗》进行了比较研究。安正熏指出,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情节繁简、表现风格、揭示主题的方式上。(13)林淑云指出,韦元甫“淡化民歌《木兰诗》之抒情色彩,以叙述取代对话,以过程代替结果,以说教总结全诗”,体现了“性行谨饬,精于简牍的文人特色与行文风格”,这是很好的概括。(14)安、林二氏的文章,从对比之中凸显了民歌《木兰诗》的特色。 三、《木兰诗》的主题 关于《木兰诗》主旨,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七年级下册)附录了窦忠文、钱文辉、刘彬荣等人的观点。我们赞同钱文辉、刘彬荣的看法,而认为窦忠文的看法求之过深。窦先生说:“木兰这一英雄形象的本身,就是对封建社会中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的无情嘲弄。”“木兰的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热衷功名利禄的封建士大夫的有力讽刺。”(15)还有一些观点也很不妥,如有论者认为,《木兰诗》“表现了对破坏家庭和平,使人离散的战争、抽丁制度的厌恶”,“唯闻女叹息”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战争的抗议”,“不闻”句、“但闻”句的反复迭用衬托了战争的凶残。(16)又如王宽行认为《木兰诗》反映的主要矛盾是“外来民族压迫和反抗外来民族压迫”。(17)我们认为这些观点过多地强调了诗歌思想的政治性,而偏离了诗歌的实际内涵。李德芳甚至认为《木兰诗》是民族融合的象征,“在了解民族历程和民族融合的问题上,优秀的民歌《敕勒川》和《木兰辞》更具有相当珍贵的科学认识价值和精神文化史意义”(18)。这似乎有过度拔高之嫌。其实古人亦有此病,很多古人就主张《木兰诗》的主旨是“忠孝”,比如《乐府诗集》中韦元甫所作的《木兰诗》,就以“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结尾。 个别文学史研究专家的观点也值得商榷。如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说:“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初次制造出一个典型的英雄性格的典型形象。通过这篇长诗,反映出人民要求劳动生活的强烈愿望,它表面上是喜剧性的,但在反面仍然隐藏着悲剧的现实。”(19)对于刘先生的观点,王富仁一一予以反驳。王先生说:“如果我们忠于作品给我们的实际感受,我们便会承认,木兰更使我们感到亲切,而不是使我们感到崇高。她可以被称为英雄,但作者却不是以英雄人物的形象来塑造她、描写她的。”他还说:“这里面实际包含着对《木兰诗》的最危险的颠覆……在这里,我们只有一条道路可走:不应以我们的理解代换《木兰诗》中的实际描写,它没有描写广大人民苦于抽丁的压迫和连年不断战争的痛苦生活。《木兰诗》的意义不能从这个方向上去探讨。”(20)可见,解读诗歌要注重从文本出发,不能以自己的理解代替诗歌的实际描写,否则极易误读。 我们比较赞同程千帆、曹道衡、孙绍振等学者的观点。程先生说:“这篇北朝的民歌,通过木兰这个女英雄机智勇敢的形象,反映出妇女们完全具有与男子同样的能力,是一曲女战士的赞歌。全诗充满了一种女性的胜利的喜悦。游牧民族强悍尚武的社会风气则是它产生的基础。”(21)曹先生的观点也很深刻。他说:“唐以前汉族作家写战争的诗歌……一写到战争,总不离黄尘白刃的场面,建功立业的抱负以及边塞苦寒、思乡恋土这些方面,诗中的主人公也都是男性。至于有关妇女生活的作品,则基本上以哀婉缠绵为特点……《木兰诗》的基调豪迈乐观,木兰的形象开朗俊爽而不失女性固有的妩媚,都应和北方民族当时的习俗、妇女地位等等和汉族不同有关。”(22)孙先生说:“花木兰参加了战争和她战斗的英勇,不是本文立意的重点……这个‘英雄’的内涵不单纯是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雄,更深邃的内涵是不忘女性本来面貌的女英雄。”(23) 四、《木兰诗》的教学处理 在教学处理方面,有一些典型的案例值得借鉴。魏元石《“倒背如流”和〈木兰诗〉教学法》强调背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24)石伶俐《〈木兰诗〉教学设计》注重通过诵读感知诗歌的语言美和人物美。(25)这两个案例的不足之处是对文本分析不够细腻、深入。陈卉《从对木兰形象的解读说开去》强调通过“矛盾法还原”和“比较法还原”对文本人物的细腻化解读,以期走出人物形象分析“套路化”的误区。“矛盾法还原”,即将人物置身于矛盾的处境当中,在两难选择中凸现人物的个性美;“比较法还原”,即将人物处于典型和非典型的情形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凸现人物形象的魅力。(26)这在人物形象分析方面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对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要求较高。尹玉珊提出分析木兰形象时,一要注意体会《木兰诗》结尾挑衅的语气,二要留心诗中“女”“壮士”“儿”“妹”“姊”“女郎”等性别用语的转换及其在塑造木兰形象中的作用。(27)这对于《木兰诗》教学的细化处理都有一定借鉴意义。还需一提的是张霁虹、孙雷的《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研评析》,执教者利用豫剧《花木兰》和美国电影《Mulan》等相关资源,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并以编剧或导演的方式变换学生的学习角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8)这种教学策略比较灵活,值得提倡,但教师若能顺势点拨出《木兰诗》与《Mulan》所体现出的中美文化差异,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会更深入一层。 孙绍振有感于某中学教师讲《木兰诗》出现的“文本中的花木兰消失了,多媒体上的花木兰也遗忘了”的现象,提出“去蔽”的主张。他说:“抓住文本,就是要‘去蔽’,去掉一般化的、现成的、空洞的英雄的概念,像剥笋壳一样,把文本中间非常具体的、微妙的内涵揭示出来……从文本出发,揭示出这个经典文本里英雄和观念的特殊性,这就是我们的任务。”“我提出用‘还原法’来揭示矛盾,这样就有了分析的对象:还原,就是把‘英雄’原来的观念作为背景,它是什么样的?写在经典文本中英雄的内涵,是什么样的?二者不一样,就有了分析的空间。这是一种硬功夫。”(29) 五、我们的教学建议 问题设计是推进课堂教学的关键,成功的问题设计应具有系统性、层进性和生成性。本诗涉及的问题虽多,但下面三个问题应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 1.花木兰是一位什么样的英雄? 解决这个问题的难点是如何“去蔽”。我认为可以参照孙绍振、王富仁的主张和陈卉的做法,运用“还原法”对文本人物进行细腻化解读,“去掉一般化的、现成的、空洞的英雄的概念”,还原木兰形象的本真。通过教师启发,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她是一位勇于担当、坚毅勇敢、战功显赫的英雄。 第二,她是一位平民女英雄。她有平民的忧愁,她有刻骨的恋亲情怀,她有淡泊功名的胸襟,她有女人爱美的本心,她有风趣幽默的天性。 第三,她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她身为女子而建立了男人的功业,正可谓“巾帼不让须眉”。她的故事被改编成戏剧《花木兰》,在民间广泛流传。她的故事具有国际影响,美国电影《Mu-lan》将木兰的故事传遍世界。 第四,她是一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英雄。这里可以借鉴张霁虹、孙雷的教学设计,将诗歌中的木兰与电影中的木兰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中外木兰形象的比较,认识到中外文化的异同。 2.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诗中只写了六句(从“万里赴戎机”到“壮士十年归”),你觉得这样写好吗? 这是针对文本结构所设计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历来见仁见智。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作者故意略写,目的是留下空白,让读者自己去想象战争的频繁与酷烈以及木兰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勇武与坚强,从而起到节省笔墨的作用。但教师也可以扼要介绍齐天举的观点,即这首诗是被腰斩的残篇。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不致于千篇一律,认为凡是课文,都是完美无缺的。 3.你认为《木兰诗》的主旨是什么? 关于《木兰诗》的主旨,学界颇有争议,说明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教师可列举程千帆、曹道衡、孙绍振等学者的看法,并鼓励学生做出评价或说说自己的见解,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不宜强求统一答案。 还有一些研究成果可供教师备课时参考:(1)《木兰诗》有不同的版本,例如,“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一作“欲与木兰赏,不愿尚书郎”;“愿驰千里足”,段成式《酉阳杂俎》作“愿借明驼千里足”。对于异文,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设计一些问题,并引导学生评价异文的优劣。(2)《乐府诗集》收录两首《木兰诗》,教师可进行比较,并启发学生对两首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行评判。异文及两个文本的比较,有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古诗审美能力。(3)对于《木兰诗》产生的时代,教师可结合专家的研究成果适当点拨讲解,让学生懂得文史知识在文本解读中的重要性,但不需作具体阐述。(4)对于诗歌中涉及的一些具体问题,如“唧唧”究竟是织机声还是叹息声还是虫鸣声,“扑朔”二句是否是互文见义,“可汗”与“天子”的称呼为何不统一等等,教师或适当点拨或简要讲解,皆不可过于纠结,寻求死答案。 注释: ①1955年古籍刊行社曾影印此书,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据之重印,中华再造善本丛书亦影印此书。 ②参见孙尚勇《乐府文学文献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③⑨张为骐《〈木兰诗〉时代辩疑》,《国学月报汇刊》1927年第2卷第4期。 ④齐天举《关于〈木兰诗〉的著录及其时代问题》,《光明日报》增刊《文学遗产》1957年第14辑。 ⑤齐天举《〈木兰诗〉的著录及时代问题续证》,《文学遗产》1984年第1期。 ⑥姚大荣《木兰从军时地表微》,《东方杂志》1925年第22卷第2号。 ⑦罗根泽《〈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和地点》,《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第382-38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⑧唐长孺《〈木兰诗〉补证》,《江汉论坛》1986年第9期。 ⑩王运熙,王国安《汉魏六朝乐府诗》第13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11)胡适《白话文学史》第117-120页,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 (12)齐天举《〈木兰诗〉的结构质疑》,《河北师院学报》1984年第1期。 (13)安正熏《〈木兰诗〉》(《〈木兰诗〉研究补论》),《中国文学》2005年11期。 (13)林淑云《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乐府诗集〉二首〈木兰诗〉的互文性分析》,台北《北市大语文学报》2011年第12期。 (15)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0-9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16)罗培村《关于〈木兰诗〉的主题》,《常德师专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4期。 (17)李春祥主编《乐府诗鉴赏辞典》第284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 (18)李德芳《北朝民歌的社会风俗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5期。 (19)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第22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20)王富仁《〈木兰诗〉赏析及其文化学阐释》,《名作欣赏》1993年第3期。 (21)程千帆,沈祖棻《古诗今选》第122页,凤凰出版社2010年。 (22)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第36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23)(29)孙绍振《花木兰是英勇善战的“英雄”吗——兼谈多媒体与文本分析的关系》,《语文学习》2005年第9期。 (24)魏元石《“倒背如流”和〈木兰诗〉教学法》,《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0期。 (25)石伶俐《〈木兰诗〉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5期。 (26)陈卉《从对木兰形象的解读说开去》,《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年第12期。 (27)尹玉珊《立足文本,重识木兰——〈木兰诗〉教学分析》,《广西教育》2012年第6期。 (28)张霁虹,孙雷《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研评析》,《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04年第10期。 【作者简介】熊言安、姜若虚,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10097)。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陈梦家研究综述
- 下一篇:中国史料的范围和已有的整理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