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献分类学研究之轨迹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7:11:11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刘延章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刘延章,字文质,男,1940年11月生,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文献分类学研究室主任、教授。(郑州450052) 【内容提要】中国文献分类学之研究始自南宋郑樵。他从理论上阐明了文献分类的意义、原则和方法。清代章学诚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和总结。从清末到1949年,文献分类学集中对分类法进行研究,主要是介绍和模仿美国杜威法的编制技术和方法。1949—1975年,主要是学习和借鉴苏联分类法的编制技术和经验,向标准化、统一化方向迈进,以等级列举式分类法研究为主。80—90年代,对世界各国著名的分类法进行全面研究,分类工作转向分类主题一体化方向,重视对分面组配式分类法的研究。随着分类法研究的深入,中国文献分类学日趋成熟。 【关 键 词】中国/文献分类学/研究轨迹 1 我国文献分类工作源远流长。据考古学家发现,甲骨文书就有按类别储存的。孔子在整理我国古代文献时,很多地方就用了分类的方法。如他把《诗经》分为风、雅、颂;风又分为15国风;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汉代刘歆所编撰的《七略》,则形成了我国第一个完整的分类体系。他把所收书目分为6个大类和38 个小类。《七略》所附的分类体系,虽然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文献分类法,但它首创了类目,并且也是类分书目的一种工具。 我国的文献分类工作虽然历史悠久,但从理论上进行概括和总结的却是始自南宋的郑樵。郑樵在其著《通志·校雠略》中,从理论上阐明了文献分类的意义、原则和方法。他指出:“类例既分,学术自明”,主张“一类之书当集在一处,不可有所间也。”清代章学诚在其著《校雠通义》中,从更高的角度总结了文献分类的作用、原则和方法。他主张要从文献内容方面对其进行归类,以便“即类求书,因书究学”,并首创“互著”、“别裁”之法。 1917年沈祖荣、胡庆生合编的《仿杜威书目十类法》是我国分类法史上一个里程碑,是我国“第一个为中文书而编的新型分类法”(杜定友语)。说它“新”,主要是因为它是我国第一个脱离了目录实体而独立成为类分所有文献的工具。接踵而至的有杜定友的《世界图书分类法》(1922年)、刘国钧的《中国图书分类法》(1929年)、皮高品的《中国十进分类法》(1934年)等。有人统计,当时编制的分类法著作已达30多部。 为了总结我国分类法编制方面的经验,有识之士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论著。如刘子钦的《分类之理论与实际》(1934年)、吕绍虞的《图书分类的原理与方法》(1935年)、金天游的《图书之分类》(1936年)、蒋元卿的《中国图书分类之沿革》(1937年)、蒋复聪的《中国图书分类论》(1946年)等。据李钟履编辑的《图书馆学论文索引》统计,从清末至1949年9月, 中国关于文献分类学方面的文章共计240篇,其中论述分类工作的有37篇,评价各种分类法的有106篇,阐述各学科文献分类方法的有39篇,关于特种资料分类方法的有32篇,关于同类书排列方法的有26篇。 这一时期,我国文献分类学研究的重点和特点是:集中对分类法进行研究(评价各种分类法的文章就有106篇, 占已发表文献分类学文章总数240篇的44%)。但多为总论性和介绍性的文章, 缺乏系统而专深的理论研究,许多著作“只注重图书分类法沿革的讨论或只停留在描述历代图书分类表上”(白国应语),从而导致当时的多数中国分类法编制粗糙而成为昙花一现。 2 1953年问世的《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人大法》),是脱颖而出的我国第一部全新的大型分类法。它的出版开创了我国分类法史上的新纪元,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分类法。《人大法》之后,著家蜂起,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草案》(简称《中小型表》,1957年)、《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1958年)、《武汉大学图书分类法》(简称《武大法》,1959年)等。有人统计,当时编制的分类法已达30多部。 1975年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分类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它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的文献分类工作开始向统一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据1986年调查统计,全国已有94%的图书情报单位使用了这部分类法)。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三大分类法(此指《中图法》、《科图法》和《人大法》)的修订已成为我国图书情报界的大事。随着《中图法》第三版于1990年出版发行,一个学习、推广《中图法》第三版的热潮波及全国。1994年《科图法》第三版修订后刊行,《人大法》第六版也在1995年修订后出版,特别是1994年《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面世,标志着我国的文献分类工作开始向分类主题一体化方向迈进。 与此同时,我国文献分类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也如火如茶,其间主要著作有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的《图书分类法问题研究资料》(1950年)、刘国钧的《图书怎样分类》(1953年)、杜定友的《分类原则与分类问题》(1957年)、李兴辉的《图书分类》(1958年)、白国应的《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1975年)、张德芳的《图书分类的理论与实践》(1979年)等。据南京图书馆编的《图书馆学论文索引》统计,从1949年10月至1980年12月,中国文献分类学方面的论文共计426篇,其中关于分类、 主题与编目的有48篇,总论文献分类的有37篇,关于中外分类法研究的有233篇, 关于分类方法的有49篇,关于同类书排列的有59篇。 这一时期,我国文献分类学研究的重点和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侧重研究文献分类法的编制理论与技术;二是侧重研究文献分类的方式方法。由政府出面组织领导则是这一时期我国文献分类学研究的另一个特点。中央文化部多次组织分类法的研究工作和举办分编培训班,从而推动我国的文献分类学的研究工作不断获得新的进展。 3 早在1926年杜定友先生就提出了“图书分类学”(见《图书馆学的内容和方法》一文,原载《教育杂志》1926年16卷9— 10期)这个概念,但明确地作为一门学科详加研究的则是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事情了。1979年张德芳的《分类学与图书分类》、史永元的《新中国图书分类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张克赟的《关于图书分类学中‘类’的概念的探讨》等一批研究图书分类学的文章发表,文甲龙的《图书文献分类学:分类与主题》(1979年)、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的《图书分类学教学参考资料》(1980年)、史永元等的《图书分类学》(1981年)等一批研究图书分类学的专著出版,特别是白国应的系列文章《关于图书分类学若干问题的探讨》(1980—1983年《图书馆工作》)和他的宏篇巨著《图书分类学》(1981年)先后发表,更加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自此之后,我国图书分类学便应运而生。几乎与此同时,刘延章在其《文献分类学初探》(1979年)、《关于文献分类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正名》(1987年)、《文献分类学术语辩析》(1988—1991年)、《文献分类学》(1990年)等论著中,竭力主张创建“文献分类学”,并以此命名该学科。于是在1993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和《图书馆学百科全书》两书中,都把“文献分类学”作为一个词条,这标志着文献分类学作为一门学科已正式步入学科之林。 论文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学科的成熟程度。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理论方法研究室编的《图书情报工作文献信息》统计,从 1979 年到1990年这12年间,发表的论文多达1843篇。单就论文来看,这一时期的特点是:1.数量多。这一时期发表的论文是解放前的7倍多, 是解放后前30年的4倍多,年发表量平均为153.6篇。2.质量高。这一时期探索性和总结性的文章比比皆是,特别是从语言学、系统论、逻辑学、数学、自动化等方面来研究文献分类学的文章日益多见。3.涉及面广。关于分类法的研究、分类工作研究、分类方法研究更加深入,特别是关于文献分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性质及与其他学科关系之研究,更是前所未有的。 4 从上述我国文献分类学研究的轨迹中可知: (一)关于文献分类法的研究在我国文献分类学研究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占主导地位的。从20、30年代仿杜热(即指仿杜、改杜、补杜的热潮),到50、60年代的新法热(此指编制新型分类法的热潮),到80、90年代的修订热(此指中国三大分类法修订的热潮),文献分类法的研究始终是我国文献分类学研究的主体和重心。可以肯定地说,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关于文献分类法的研究,仍然是我国文献分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但在分类法研究的论著中,我们可以看出有6大转轨: 1.从单纯介绍国外分类法及其编制经验,到着重研究国外分类法的理论基础与方法基础。建国前,主要是介绍和模仿美国分类法的编制技术和方法;到了50年代,主要是学习和借鉴苏联分类法的编制技术和经验;到了80年代,主要是引进和吸取印度和西方分类法的编制方法;进入90年代之后,开始对世界各国著名的分类法进行全面研究。如关懿娴的《现代西洋分类法的回顾与展望:从〈杜威分类法〉十八版谈起》(1980年)、刘延章的《中国当代分类法对外国分类法的借鉴和在借鉴中的得与失》(1992年)等。 2.从单纯研究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到重视研究分面组配式分类法。解放前的20、30年代和解放后的前30年,主要研究的是等级列举式分类法,80、90年代才重视对分面组配式分类法的研究工作。据候汉清的《阮冈纳赞分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纪念阮冈纳赞诞生100 周年》一文中统计,80年代以来,有三部阮冈纳赞的著作及研究CC的专著中译本,在8种教科书里都有对CC进行阐述的章节,有10篇以上研究CC 的文章发表。如何借鉴CC的编制理论和方法来改造《中图法》特别是《资料法》,仍会成为今后中国文献分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3.从单纯研究分类检索语言, 到重视研究分类主题一体化。 早在1962年,杜定友在其《图书分类法的路向》一文中就提出:“在一定范围内充分利用字顺排列法,走向新型的分类主题目录的发展道路”。丘峰在1976年的《主题法与分类法》一文中,对两种检索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主题法与分类法的差异日益缩小,甚至可能出现一种混合式的检索方法……”。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理论方法室编辑的《图书情报工作文献信息》统计,从1979—1990年共发表分类主题一体化方面的文章计62篇。随着《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面世,对其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会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热门课题。 4.从重视分类法的宏观研究,到更加重视分类法的微观研究。建国后前30年,我国图书情报界对“五大部类”、“三性原则”、“三大块序列”、“观点区分”、“体系结构”等分类法中一系列的宏观问题,展开了讨论和研究。到了80年代,人们开始重视对中国三大分类法特别是《中图法》的微观研究。据前述《图书情报工作文献信息》统计,仅在1985年评价《中图法》列类的62篇文章中,对《中图法》具体类目进行研究的文章就有36篇,占论文总数的58%。进入90年代,人们对《中图法》各个大类的研究之兴趣有增无减。这对于编制《中图法》的各种专业分类表打下了基础。 5.从重视分类法的理论研究,到更加重视分类法的应用研究。建国初期,由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领导讨论和研究了分类法的理论基础、编制原则、指导思想、大类序列、标记符号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到了80年代,人们开始重视对分类法的构成原理、整体功能和标引能力的研究,其代表作是张琪玉的《情报语言学基础》。进入90年代,人们更加重视对分类法实际应用的研究。如李怀智、郭友主编的《图书分类实用技术:〈中图法〉三版详解》(1990年)、俞君立、黄葵编著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类目复分方法及疑难解释》(1990年)、刘延章的《文献分类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1994年)等。应该指出的是:关于分类法的理论研究至今仍然是个薄弱环节,关于建立既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又能符合中国实际的分类体系之研究,仍然是今后我国文献分类学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6.从重视分类法史的研究,到更加重视分类法发展趋势之研究。解放前,我国图书馆界很重视研究中国分类法史;解放后,许多教科书和众多论著,都把分类法史作为重要课题加以研究;到了80年代,从整体上探索分类法发展趋势与动向的文章越来越多。如候汉清的《分类法的发展趋势简论》(1981年)、关家麟的《现代科学发展与文献分类展望》(1982年)等。候文和关文都全面论述了分类法发展所呈现出的分面组配化、分类主题一体化、自动化和标准化的趋势。进入90年代之后,分类法发展趋势的研究仍然是一个热门课题。 (二)关于文献分类的理论研究在我国文献分类学研究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个薄弱环节。从20年代提出图书分类学,到80年代图书分类学的发展,到90年代文献分类学的确立,关于文献分类的理论研究始终是我国文献分类学研究的薄弱环节。但在文献分类理论研究的论著中,可以看出也有6大转轨: 1.从只注重总结文献分类工作经验,到开始注意研究文献分类工作规律。解放前和解放后的前30年间,关于文献分类工作经验之谈的论著比较多见;到了80年代,人们开始注意从理论的高度对文献分类工作进行概括;进入90年代之后,人们除了继续总结分类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之外,开始注意对分类工作规律的研究。如刘延章的《略论文献分类的基本规律》(1990年)和《文献分类工作质量保证体系》(1994年)等。 2.从只注意研究文献分类工作原则和方法,到开始注意研究文献分类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建国前和建国后的前30年间,以刘国钧、杜定友、皮高品为代表的老一辈文献分类学家,都对文献分类工作原则和方法作了深刻的论述,为我国文献分类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了基础。自从1975年《中图法》面世之后,人们开始注意研究文献分类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特别是1979年12月全国情报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之后,文献分类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成为研究的热点。1980年的南宁会议和1989年的成都会议,把这项研究工作推上了高潮,至今不衰。 3.从只注意研究文献分类工作,到开始注意研究文献分类学。解放前和解放后的前30年间,人们一直把文献分类看作是一种工作、一种方法、一种技能而加以研究;1979年7 月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并召开了图书馆学科学讨论会。从会议上交流的文献分类学论文来看,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文献分类学研究,由感性阶段开始上升到理性阶段,该学科从经验学科开始向理论科学发展。据前述《图书情报工作文献信息》统计,从1979至1990年,共正式出版了三部专著(即白国应的《图书分类学》、周继良主编的《图书分类学》和刘延章的《文献分类学》)和发表了47篇专论。这与前面提到的12年间发表1843篇文章相比,显然是凤毛麟角,因此,加强文献分类学学科建设的研究是当务之急。 4.从只注意研究文献分类法,到开始注意研究文献分类学。建国前和建国后的前30年间,人们一直注意研究文献分类法,就是一些理性的东西,也多半是关于“法”的原则、“法”的结构、“法”的特点、“法”的问题、“法”的历史等等。到了80年代,关于文献分类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文章陆续进入学术殿堂。如白国应的《关于图书分类学若干问题的探讨》(1980—1983年)、刘文质的《文献分类学基本理论问题探讨(之一、之二、之三)》(1987—1988年)等。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该学科的命名、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性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在中国图书情报学界基本上取得了共识。 5.从只注意研究文献分类学的一般常识,到开始注意研究文献分类学的理论体系。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关于文献分类学的知识简介、知识问答、自学丛书等类型的普及性的著述较多,这在当时来说是完全必要的。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人们开始构筑文献分类学的整个理论框架。如郭燕奎的《建立文献分类学理论体系的思维方法》(1986年)、刘延章的《我的新分类学观》(1989年)、白国应的《走向21世纪的中国文献分类学》(1995年)等。但从实际需要来看,关于文献分类学理论体系之研究,仍然是个薄弱环节。对此,应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课题而加以研究。 6.从只注意单方面研究文献分类学,到开始注意从多个学科角度来研究文献分类学。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人们只注意从分类工作和分类法的角度来阐述文献分类学的理论,而且就事论事者多。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人们开始注意从各个方位来研究文献分类学。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的,有张琪玉的《情报语言学基础》(1987年);从逻辑学角度来研究的,有黄立军的《图书分类学中的概念逻辑》(1984年);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来研究的,有张钦恩的《分类学的思维科学方法论》(1993年); 从系统论角度来研究的, 有杨谱春的《文献分类系统分析》(1985年);从数学角度来研究的,有喻量的《文献分类及数学模式》(1984年);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来研究的,有沈小丁的《耗散结构理论和中国图书分类法的演变》(1987年);从自动化角度来研究的,有朱兰娟的《中文文献自动分类的理论与实践》(1987年);从标准化角度来研究的,有丘峰的《我国情报检索语言标准化的几个问题》(1987年)等等。所有这些探索和研究,都加大了文献分类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于中国当代文献分类学来说,今后仍需要移植、引进和消化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便使之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延章:《文献分类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版。 2刘延章:《中国近现代文献分类学研究之轨迹》, 《河南图书馆学刊》1993年第1期。 3白国应:《走向21世纪的中国文献分类学》,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5年第3期。 4侯汉清,王荣授:《图书馆分类工作手册》,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版。 5白国应:《从图书分类学到文献分类学》, 《晋图学刊》1993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