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文字报道要见事见物见景


    “读得深”是文字的优势,“看不见”“听不到”是文字的劣势,这让报刊的文字报道在传播上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如何扭转?实践证明,在新时期传播环境下,如果让读者“看见”更多的事、物、景,文字报道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便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助力文字报道的传播。
    让读者“看见”事
    让公众“看见”更多信息有助于内容的传达。以一篇讲述南通市生态园农副产品上市的稿件为例,文中讲述了农副产品采用“气雾栽培”方式,价格不菲仍畅销市场。稿件的初拟标题为《“气雾栽培”生态园的首批农副产品上市》,虽然标题中规中矩,但可视性元素不足,很难吸引更多的读者。
    在稿件正文中,编辑发现这些瓜果蔬菜的种植方式很特别——全部离开土壤,种植在空气中,技术人员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后,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上,为其生长提供所需的养分和水分。笔者认为,这些农产品上市并不是最重要的新闻点,最具可视性元素的反而是这些农产品是怎么种出来的。
    最终,编辑决定拎出可视性的元素直接上标题——《“气雾栽培”农产品种在空气中》。在导语及正文的编辑中,从篇幅、语言表述等因素上,进一步弱化产品上市的信息,着重突出种植方式的新奇性,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描述这种新的种植方式,引发了广泛关注。
    人具有选择性记忆的特点——人多数时候不会客观地记忆信息,而是选择性记忆那些“容易被记忆的信息”。因此,告诉读者“农产品种在空气中”,明显比“农产品上市了”更容易被读者记忆,也更容易引发传播。
    让读者“看见”物
    一些经济报道容易出现不见人不见物的情况,如何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接受并传播这样的报道?对策是让读者“看见”事物。
    以一篇报道当前汽车用品市场新动向的稿件为例,这篇稿件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当前汽车用品市场出现众多可私人定制的产品,受到市场青睐。编辑在处理过程中感到,“创新型产品”对读者而言比较笼统,没有可视性的元素,会影响报道的传播。于是,在内文中笔者着重强化介绍这些新奇产品的段落,详细介绍这些产品的新奇之处,并决定把内文的鸟叫声喇叭等元素拎出来拟定标题——《汽车用品流行私人定制(引)鸟叫声喇叭风火轮车灯受青睐(主)》,经过这样的处理后,稿件的可视性程度有一定提高。
    当然,单有标题吸引人还远远不够,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该编辑还对应新标题给内文进行了编辑润色,在正文里特意保留了几段介绍新奇产品的段落,删短相关产品市场的分析和预测,简略相关产品的生产模式和背景,着重突出这些创新产品的特色。结果,不少读者看到报纸后很好奇,最终引发了大量读者的自发传播。
    让读者“看见”景
    人的大脑更加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文字报道如果能作可视性处理,描述特定的场景,肯定会给读者留下很深的直观印象。
    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为众多媒体广泛报道,在读者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在这些关于“禾下乘凉梦”的报道中,媒体的文字场景化描述很到位,可视性十足——“我梦见我们的超高产杂交稻,植株长得比高粱要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好高兴!我走过去,坐在那个稻穗下乘凉。”笔者认为,现在袁隆平在老百姓心目中有这么高的地位,与其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作出的卓越贡献有着很重要的关联,同时也与媒体的可视性传播树立人物形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日常的采编工作中,可以参考借鉴场景化的处理办法——让读者“看见”现场的场景。
    以一篇近期介绍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运用新技术防治杂草的稿件为例,这篇稿件原题为《大化:果园杂草防控应用了新材料》,这个标题对果树种植者有很强的吸引力,但由于没有可视性元素,场景化程度不足,对其他读者的吸引力不大。随后编辑仔细阅读正文内容,发现他们竟然是用城市家庭用的地毯来做防控杂草的材料,编辑心中随即冒出一个场景,于是提炼了这样的标题——《高贵地毯“接地气”果园地里“吃杂草”》,给读者描绘一个明确、清晰、有趣的场景。好标题是起点而非终点。为了增强稿件的可视性,在这篇稿件处理过程中,编辑特意联系作者,要求补充该果园的现场描写,强化了稿件的场景感,让读者一看文章就如身临其境。
    提高文字报道的影响力,见事、见物、见景只是其中3种做法,因此,实践中也不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需要实践探索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南方科技报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