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便携式数码设备,如今已成为人们居家和出行的必备用品。机场、酒店、地铁、餐厅,任何一个角落里,无数双眼睛都会盯着手中的小屏幕,利用一切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这似乎已成为人们阅读的新习惯。 自20世纪关于电子阅读的概念诞生起,人们对于它和传统纸质书籍的讨论始终不绝于耳,二者对于读者群的争夺也日趋激烈。电子阅读的支持者认为,这种新介质体量轻巧、信息量大、互动方便;而纸质书籍的拥趸则表示,实体书适合长期保存,阅读时有鲜明的愉悦感和真实感。 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言论文章就对此进行过剖析:由于人们生活方式迎来巨大转变,每个人都必须多任务运作,因此大大压缩了人们进行深度阅读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的电子阅读,就成为必然选择。而一旦人们找到可以静下心来阅读的时间和环境,那么纸质书又会受到很多人的青睐。 挪威斯塔万格大学文学教授安妮—曼根认为,阅读是人与知识、技术之间的互动,电子图书通常会采用鲜艳的色彩、突出的插图甚至以音乐搭配来刺激读者的感官,适合于快速阅读,但在深层次的理解和记忆方面,则略有不足,尽管电子阅读界面通常有标志性的进度条或者剩余百分比等显示,但这些仅仅是视觉刺激物,而非感知性触觉;纸质书的触感和物理特性会对人们产生一种不同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诸如页面看起来怎么样、图书摸起来感觉如何,这些元素能够帮你拼凑起整个阅读过程的体验,这一点对于人们需要持续专注阅读的时候显得尤其重要。 事实上,在探讨书籍载体和阅读取向时,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例如在同一节地铁车厢,既会有盯着手机的“低头族”,也不乏翻看纸质书籍和杂志的阅读者。与此同时,介质与内容也并无必然联系,欧洲哲学史和古希腊文学,会出现在“低头族”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而纸质书籍和杂志,也会是言情小说和娱乐八卦经久不衰的载体。因此,各种阅读方式并非是对立和相互取代的关系,对于它们的选择,既要考虑到时间、空间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有阅读者自身性格、习惯和心情等主观要素的考量。 读书是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心智培养、性格塑造、人生观引导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源泉。电子阅读也好,纸质书籍也罢,尽管形式差异,但殊途同归,关键是要将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客观全面地看待电子、网络阅读的兴起,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共生共荣、相互补充的局面。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都应该营造一种科学读书的氛围,对读者尤其是青年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