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的福地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4:11:45 文艺报 王 溱 参加讨论
上世纪30年代初期的青岛,正处于一段相对安宁时期,军阀割据在此没留下太大的创伤,日本侵略的野心还没有公开暴露,当局甚至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建设……或许正是这些原因,一批现代著名作家在青岛“大显身手”,留下一部部脍炙人口的佳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蜜月期”成就了《生死场》 1934年初夏,萧红偕同丈夫萧军乘日本轮船“大连丸”来到山东青岛,住进了观象路1号一座红瓦小楼里。 萧红夫妇从东北来青岛,是为了躲避日本人,不愿过“亡国奴”的生活。在日本人嚣张的气焰下生活,萧红觉得气都透不过来。来到青岛,这一切似乎都改变了。尽管他们没有钱,过着清贫艰苦的生活,但精神上愉快。 萧红在青岛有很多好朋友,有舒群、张梅林,还有邻居白太太、国立山东大学的苏菲小姐等等。张梅林经常与萧红、萧军一起出游,他们在海滨唱歌、散步、谈论文学,有时还去汇泉湾游泳。 在青岛期间萧军到《青岛晨报》做副刊编辑,萧红为该报编辑《新女性周刊》,这实际是中共地下党组织主办的一家报纸。编辑工作并不繁忙。 在青岛的日子,是萧红一生中仅有的一段宁静、安稳的时光,这激起了她丰富的创作情绪,那凄婉而美丽的长篇处女作《生死场》,就是在此时创作的。在东北期间她始终无法完成自己的夙愿,直到来到青岛,才投入到激情奔涌的创作之中。 1934年9月9日《生死场》完稿,与此同时,萧军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也写完了。许多人说青岛时期是萧红和萧军的“精神蜜月期”,他们精神上丰富多彩,创造力旺盛充沛,就像两只快乐的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后来,在鲁迅的帮助下,《生死场》于1935年12月作为“奴隶丛书”之三,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鲁迅亲自作序,胡风写了一篇“读后记”,从此萧红的名字为读者所熟知。 在诗的城市里呐喊 臧克家祖籍山东诸城,距离青岛很近,所以跟青岛有缘应是情理之中的事。1930年臧克家考入国立青岛大学,正式踏入这块在他眼里是“诗一样的城市”。 臧克家在这里遇到了在他人生和事业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两个人。 一位是闻一多,这位当年也就30来岁却已是教授头衔的诗人,在批阅考卷时发现了臧克家。当时,臧克家的作文只写了28个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做幻光,谁便沉入无底的苦海。短短的三行诗作,打动了闻一多,他给了98分,这是最高分数。就因为这个最高分数,臧克家被破格录取。 闻一多不仅是臧克家的伯乐,还是他的恩师,也是诗友和第一读者。 臧克家在青岛遇上的第二个“贵人”是王统照。王统照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之一。他早在20年代就开始在青岛居住,也是诸城人,而且是臧克家夫人的族叔,这层关系更拉近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和友情。空闲时臧克家经常与吴伯箫结伴到观海二路49号王统照的住所去请教。王统照学识渊博,待人热情,给臧克家的创作提出了很多建议,让臧克家受益匪浅。 在青岛求学期间,臧克家想出版一本诗集,但作为青年诗人,出版社是不肯为他安排的。在王统照等人的帮助下,1933年7月,臧克家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 《烙印》的出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茅盾、老舍首先在同一期《文学》月刊上发表评介文章。不久,臧克家的第二部诗集《罪恶的黑手》出版。这两部作品让臧克家从此踏入名家诗人的行列。朱自清曾说过,以臧克家为代表的诗歌出现后,中国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歌。 臧克家在青岛创作的诗歌,大量都是反映劳苦民众的,被闻一多称作“最有意义的诗”。臧克家一直把“窒息、苦闷、悲愤难言”的生活现实,当作他创作的主题,所以尽管他在青岛这样一座“安详”的城市里,却在诗中呐喊出“愤怒”的声音。 惬意中开启“莎翁”之译 一个人竟在60多篇文章中提及青岛,实属难能可贵。谁对青岛如此情有独钟?梁实秋。 上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梁实秋两次应邀到国立青岛大学任教。 梁实秋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清洁和气候适宜”的城市。“到处都是红瓦的楼房点缀在葱茏的绿树中间,而且三面临海,形势天成。我们不禁感叹,中国的大好河山真是令人观赏不尽。”梁实秋感慨而言。 梁实秋还喜欢青岛的“吃”。时令瓜果、啤酒、牛排、“西施舌”、牡蛎、蛤、蟹、鱼、水饺等都曾出现在他笔下,娓娓道来,赞不绝口。 梁实秋对青岛人也赞赏有加。“我初到青岛看到人力车夫从不计较车资……青岛市面上绝少讨价还价的恶习。虽然小事一桩,代表意义很大。无怪乎有人感叹,齐鲁本是圣人之邦,青岛焉能不绍其余绪?” 1930年,胡适雄心勃勃地制定了一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宏伟计划,并物色了5个人担任翻译,其中就有梁实秋。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其他四个人都退出了,只剩下了梁实秋。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没有可查阅的资料,没有资金支撑,也没有稳定的工作环境。梁实秋虽有雄心,但工作迟迟没有开展。 山好、水好、人好,吃也好、住也好的青岛,让梁实秋突然觉得是开始干“大事”的时候了,于是在上世纪30年代初的某一天,梁实秋在他居住的鱼山路33号小楼里开始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工作。梁实秋用38年时间,完成了2000多万字的莎翁作品翻译,可谓中国翻译界的一座“丰碑”。 上世纪30年代,曾在青岛居住期间成绩斐然的作家还有很多,众所周知的老舍、沈从文、杨振声、闻一多、冯沅君、陆侃如、宋春舫、郁达夫、洪深、吴伯箫、孟超、赵少侯、王余杞、王亚平、杜宇、李同愈、刘西蒙等等,都留下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足够印痕的作品。他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其本身的功力和水平,但也不可忽视青岛这个当时享誉东南亚甚至全世界的开放浪漫的城市,给他们提供了激情和灵感。青岛曾是他们文学创作的福地。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跳起“阿妹戚托”奔小康
- 下一篇:展示壮文创作翻译优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