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守正出新方显红色文化出版价值


    近年来,红色文化成为出版话题,其中谈论最多的莫过于读者喜看爱读问题。最近,《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记录》的出版思路值得借鉴,据来自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信息显示,该书起印3000册,上市月余即加印两次,销售1.1万册。
    在纸质图书受网络阅读冲击的今天,《初心之地》一书能在短时间内受到读者认可,与编者成功地将一部红色遗址“导览”变为研究成果有关。据该书主编之一、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介绍,书中所列的1000个革命纪念地中,有近一半是编者团队在原有文献基础上实地走访、发现并确定的。
    年复一年,将1000余幅老照片、实物图、场景图、示意图配上文字,就是“想把城市中淹没的红色历史挖掘出来,缅怀这些前辈,保护这些文脉”。苏智良等人的编著思路,体现出守正出新的精神,而这正是《初心之地》的出版价值所在。
    何谓守正出新?就红色图书出版而言,守正就是坚定、传承、弘扬革命理想和革命信念,出新就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出历史背后的鲜活故事。事实上,具有守正出新气质的红色读物,普遍深受读者欢迎。
    以《革命烈士诗抄》为例,1959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后,历经多个版本,始终受到读者喜爱。原因是每一版都有革命烈士的生平、遗诗被发现、被考证、被辑入。这种做课题般的编书、出书态度,使《革命烈士诗抄》问世60余年来流传广泛。
    如今,《初心之地》作者将学术研究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发现并确定了上海近一半新的革命纪念地,使“老选题”有了新活力。比如书中讲述了徐汇区曾经有一个叫“赵巷”的党组织活动地点,先后有革命女作家关露、引发“新生事件”的《闲话皇帝》作者艾寒松、抗日救亡运动负责人之一柳湜,以及两航起义策划者査阜西等人在此活动,正是在他们的感召下,赵巷青年奔赴延安和太行。可见,每一段红色历史背后都有着有待挖掘的鲜活而感人的故事。
    客观地说,近年来《战上海》《初心之地》等一大批反映红色历史的图书的出版,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求知欲望。可是,那种将档案馆、图书馆中的史料以“剪刀加浆糊”的形式出版的图书也不乏见。毫不讳言,互联网时代这种“复制加粘贴”的图书,得到的结果必然是读者的不买账。
    红色历史是一座出版资源富矿,红色图书出版更是需要下功夫研究的学问。在红色文化越来越为读者关注的当下,如何让红色书籍为读者喜读爱看、入脑入心?守正出新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因为守正出新方显红色文化出版价值。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