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慢之间彰显中华文化的锐气与底气——说说网络文艺作品的节奏感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1:11:18 光明日报 苏松妹 参加讨论
当地铁里的上班族戴上耳机听一首网络歌曲时,当考研的大学生深夜休息点开网站上一个小动画时,当去采风的青年艺术家用手机记录下农村的老手艺制作成视频发到平台上时,当网友们一起追一个热门综艺并在弹幕上发起热烈讨论时,网络文艺已经如此普遍而微观地进入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技术与媒介的发展,文艺创作与欣赏在内容与形式层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我们也能很直接地感受到,网络文艺有其独特的,不同于传统文艺的节奏感。 在整体的社会发展与信息交流的提速中,网络文艺“快”的那部分是非常鲜明的。它对时代潮流迅速反应,对生活内容快速捕捉,擅长加快节奏以提高信息密度,增强欣赏快感,吸引与获取信息时代更大的流量。当然网络文艺迭代也快,就像潮涨潮落时在沙滩上留下的一行行印痕。 也有一部分网络文艺作品,不那么紧跟热点,而是保持了与传统、与日常更有衔接性的节奏感。这些具有长度与深度的作品,生长周期与欣赏周期更长,在互联网上找到自己的轨道,停靠着更从容的观照、更平和的感受、更清醒的思考。“快”与“慢”,并不是价值评判的标准,而是面对着不同的题材与内容,面对着不同的渠道与受众,而发展出来的不同的节奏与风格。从网络文艺的总体上看,快与慢是共存的、交织的、互补的。 1.“快”意味着有“干货”,也可能有“蹭热点”之嫌 网络文艺的“快”是由技术基础决定的。各种拍摄器材、制作软件、发布平台的普及,创作者们可以更为便捷地进行创作。在智能手机的时代,这一趋势被更加强化。但同时,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是前所未有的。这意味着,信息的传播快慢直接决定着信息能否处在一个传播的有利位置。同题材的网络文艺作品能不能“红”,首先取决于它是不是够“快”。这就使得直接面向热点题材的网络创作,必须具备强大的反应能力与生产能力,必须通过“快”来占据信息高地,使内容传播得更远。 “快”是数字时代的天然属性。这种对快速反应的要求,同时影响着这部分网络文艺作品的体裁与风格倾向。一方面,作品体量小、时长短,只要能对热点进行一针见血或灵巧有趣的反应即可,在受众的瞬间共鸣里达成高转发率。另一方面,如果是信息或知识含量比较高的内容,作品往往把信息量压缩得更为紧实,要求有更多“干货”,让受众在更短时间有更多收获。与体量小、干货多的内容要求相联系的是,这样的网络文艺作品往往也发展出更快的表达方式。比如网络短剧少用长镜头,剪辑速度较快。大体量的作品也会在局部采取“快”的策略。比如上百万字的网络小说,情节密集,推进迅速。网络文艺作品的媒介与体裁,也在改变着受众的欣赏方式与欣赏习惯。文艺欣赏不再需要独立特制的时空,而可以在生活的碎片时段里随时展开,它拓展了文艺的边界,也使得文艺真正地走向大众化,更贴近大众的心理,满足大众情绪与情感需求。 网络文艺作品的“快”,对应着受众对内容“新鲜、好消化”的要求。它主要为受众提供震撼、意外、幽默、轻松、愉悦这样的情绪,也成为互联网时代受众了解与理解现实语境的便捷方式,并在观看、转发与评论中,参与到话语的再生产之中。但当创作者过于把“快”所能达成的点击量作为目的,当满足成为迎合时,网络文艺作品的“快”也会面临过于肤浅、浮躁的不良倾向,泡沫过多,泥沙俱下。 网络文艺作品的“蹭热点”现象就是这种不良倾向的反映:对一个热点并未形成有审美价值、思想价值的认识,只是纯粹为了赶上热点发表相关文艺评论或进行再创作,是对热点的过度消费,对流量的过度追逐。它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可能在某个题材或某种类型还未进行深度开发时,就因为过快过多的浅层次追逐,败坏了欣赏者的胃口,也导致这个题材或类型的过快迭代。在网络电视剧与网络综艺的创作领域,这个问题尤其值得重视。当一个类型出现时,过多的“撞车”式开发,既是对生产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创作与观众的不负责任。 2.“慢”给人以陪伴的舒适,也要避免冗长乏味 与“快”相对照的,是网络文艺“慢”的一面。网络文艺并不是数字时代的海市蜃楼,它终究还是植根于现实生活与文化传统之中。现代人在过于快速的发展中,对于较为舒缓的日常生活,更为从容的传统生活,又有着向往与忆念。因此,对“慢”的需求恰是对“快”的需求的另一面,它们是一体两面的。而这些需求也必然在网络文艺中有它的体现。有这样一部分作品,它们不那么追逐当下热点,而在共通的自然体验与文化传统中,寻找日常生活的建构方式与可以休憩的精神空间。 网络文艺作品的“慢”,表现在不那么追求密集的信息量与情绪的强烈度。如果说“快”产生的是刺激,那么“慢”追求的是陪伴。一些谈话类的读书节目,它不是几分钟的“知识胶囊”,而是更强调感受的共享、思辨的乐趣,有一种师友聊天之感。“知识胶囊”的缺点是容易带来过于简化的理解与过于功利的学习,而在漫谈与对话中,能引入更多的思考,是一种浸润型的接受。 一些生活类的网络综艺节目,追求的是一种网络与现实时间的重合感。为了观赏性,主创会加强人物设定与情节进展的戏剧性,通过多机位拍摄丰富细节、塑造人物,在节奏上追求与现实生活的完全衔接,嵌套在生活中,作为一种放松的陪伴。 正如“快”的缺点可能是肤浅浮躁,“慢”的缺点则可能是冗长乏味,往往慢的作品,更需要有较高的思想内涵与较为独特的美学风格,才能在“慢”中产生充实感与意义感,而不沦为空洞的“杀时间”工具。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记录自然之美与手工之美的网络文艺作品。自然不仅仅是为人类提供生活与生产资料,更是人类审美与精神的原乡。中国文化传统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晴耕雨读的方式,是具备高度的人类文明自觉性的。当时代与媒介发展到今天时,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在这种文化传统中产生的网络文艺作品。这是一种自发的传承,也是文化内在生命力的体现。 这样的作品是“慢”的,因为它所表现的大自然节奏,不是争分夺秒的节奏,而是晨昏的节奏、四季的节奏,对这种节奏的依恋,是人类在时间上的乡愁。在社交平台上,互联网的国际文化交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类作品的关注度很高,它们的审美核心,是在地理风物与劳作起居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感与节奏感,以及这种美与节奏依然存在于生活之中、人心之中。 3.在“快”与“慢”的交织与混融中,形成丰富多元的良性生态 身处于一个网络与网络文艺都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未来如同一出正在拉开大幕的戏剧。现在还远远无法预料网络文艺在技术、内容、形式上可以走到哪一步,但此时此刻,网络文艺已然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甚至我们每个人都既在目睹又在参与着它的变化。在这个浪潮里,网络文艺体现了它的巨大潜能,传统文艺都可以在网络上有自己的数字备份,而网络文艺则又发展出更为多元的艺术形式。在空间不受限的前提下,网络文艺也有了很大的时间自由度——在快与慢的尺度与方式上,都比传统文艺有了很大的突破。 “快”与“慢”是相对的概念,网络文艺的节奏,参照的是当代现实生活的节奏,以及与同类型传统文艺进行节奏对比得到的感受。比如网络音乐中,虚拟歌手可以以远超过人声的音高音频演唱,在节奏上突破传统音乐的边界,这种“快”与“慢”的尺度与方法的突破,开拓了作品的表达可能。 节奏是由内容与需求决定的,但节奏又将推动内容与需求。好的网络文艺作品,可以“快”得敏锐,有预见性和创造力,捕捉火热的生活,吸引关注与讨论;也可以“慢”得沉着,有思想与定力,继承传统,启迪生活。当下的中国网络文艺,重要的是发掘内容、形式与节奏感间的深层关系,找准定位,建立起自己的风格。网络文艺正是在“快”与“慢”的交织与混融中,形成一种丰富多元的良性生态,以更多的优秀作品,彰显中华文化的锐气与底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