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网络文学须提高文学的含金量


    【文化评析】
    据新华社报道,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开展的2016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活动,19日公布了推介名单。《南方有乔木》《大荒洼》《锋刺》《百年家书》等18部原创佳作从12个省区市41家网站选送的285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获推介。这是继2015年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次向公众推介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希望通过示范效应,引导网络文学推出更多精品佳作。
    网络文学是不是文学,时至今日似乎已没有什么争议,获得政府部门推介也算在迅速发展的同时获得新的注脚。但细究起来,网络文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人们的看法却又不尽一致。网络作品数量惊人,有些作品似乎还够不上文学的高度和精度。是的,人类的文学传统积淀了数千年,人们对什么是文学或一个文学作品的好与不好,心中都有一杆秤。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兴的网络文学要想成为“文学”,首先要做的是修炼内功,提升品质,增加“文学”的含量而不仅仅持有“技术”标识,因为只有当网络文学真正成为“文学”的时候,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才会走向融合,那时的网络文学就将不再有“网络”而只有“文学”,人们关注的已不是它的媒介和载体,而是文学本身。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无论是网络时代的文学还是网络文学,转型或变化都势在必行,问题只在于文学怎么变、向哪个方向变。事实上,起步时间不长的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已经悄然发生了诸多变化。譬如,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上,网络文学增设了“文学与虚拟生活”的新维度;在“文学写什么”和“怎么写”的主体选择上,网络写作从人与世界的审美表达走向数字化生存的自由想象。
    但网络文学终究还应该是文学。在文学功能作用上,传统文学更注重经世致用、有为而作,这些观念依然是正确的,依然要坚持。网络文学还要继续坚持为人民写作的艺术导向,也需要表征时代,干预生活,感奋人心。
    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网络小说,打动我们心灵的恰恰是它们的“文学”元素。《微微一笑很倾城》所表达的青春记忆,《鬼吹灯》里浸透的人性善恶,《余罪》所体现的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唐砖》《木兰无长兄》等在穿越故事架构中蕴含的人生担当……正是作品中这些人文底色和审美力量让网络文学赢得了文学自信,有了淡化“网络”而走向“文学”的肌质。说到底,决定文学是否是“文学”的不是它的入口和载体,而是文学性的含量。自古以来,文学的河床能够留存下来的都是富含人文审美价值的作品,否则都将是过眼云烟。文学的品质蕴含才是网络文学摆脱“网络”的纠缠而走向“文学”并与传统文学融合的唯一条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