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校:在擅长的领域作战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12:11:14 中国网络作家(微信公众 newdu 参加讨论
而立之年写网文 “可是一看作者,骁骑校!我决定看下去。” 知乎上有作者这样评价,骁骑校三个字,是网文作品质量的保障。而这,源于骁骑校严谨的作风。 2007年,骁骑校正式步入网文圈,这一写,就是13年。“我开始写网文的时候已经三十岁了,在此之前,尝试过诸如电器工程师等众多职业,最后还是发现最喜欢写小说。” 而其实早在2001年前后,骁骑校已经开始接触网络小说,算是最早一批的网文爱好者。“有6、7年的时间,我一直是以读者的身份,看网络小说的发展变化。等对网络作品熟悉了以后,我觉得自己也可以写写看。” “水到渠成”,骁骑校这样形容自己的网文之路,“我觉得我前几年看得太多了,在这个方面积累够了,到了一个瓶口了,要溢出来了,所以需要输出一下。” 骁骑校写网络小说,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写网文,还是有很大风险的,即使你第一部作品效果还不错,但第二部有可能就扑街,面临失业风险,好在我当时还未成家,压力没有那么大,想着实在不行还可以啃老。”家人对他的支持,骁骑校至今心存感激。 民国版《阿甘正传》 枪是光,剑也是光,十五里洋场,十八岁姑娘 还记得当年那个白马银枪的少年郎,那一杆枪 那北平火车站的一瞥,那个羞涩的姑娘 那些吃过的屈,那些受过的伤 那些拜过的兄弟,那些说好的理想 那些快意恩仇的江湖,那些刀光剑影的战场 那些金银珠宝白大洋,那些葡萄美酒老陈酿 那一夜单枪匹马鸿门宴,那一场,为国为家为民为义,生死两亡 那一支,永不生锈的枪 那一位,国士无双 在这篇被称为“可以当作近代史”来读的作品《国士无双》中,骁骑校用一种“串烧”的形式,把民国时期几大著名人物统一成一个虚构的角色——陈子锟。通过十七岁东北“双枪快腿小白龙”陈子锟的视野,详细描写了漫长的北洋军阀混战年代,跨越了大半个民国史……每一个人的出现,离开,消亡,存在都有他的道理。 “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版《阿甘正传》,是因为在操作手法上借鉴了它的模式,以一个不太普通的旁观者的视角,通过一个人物一生的跌宕起伏,串联起这段时期一个个重要的历史事件。”骁骑校把自己的侠义和家国情怀,揉进了角色里。 “因为他不可能去更改历史,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去写这本书。”骁骑校的严谨,又一次表现出来。 知乎里有读者这样写道:“看完本书后,我发了个朋友圈: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近代史了!” 顺理成章 2019年底,骁骑校入围第二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网络文学新人奖。 “没有说特别惊喜,我觉得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在骁骑校看来,一个作品最重要的东西还是内容,只要作品质量有保障,后期的实体书出版、影视化等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扣人心弦不拖沓”,骁骑校的作品,不仅情节饱满,在事件描述上,更是给人意料之外的惊喜,让人欲罢不能,凭着这一点,在网文界算是立稳了脚跟。 “我很少用固定的套路,构思一个情节,我一定要转三道弯,也就是说大家想到的第一情节我一定不会用,因为我能想到的可能读者也能想到,我一定要拐一道弯,再转一层,然后再转一层,这样才好看。但同时又要符合逻辑,不能为了反转而反转,一定要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骁骑校在写作之初,就布好了一盘棋。在他的十部一千多万字作品中,虽然故事发生在不同的年代,故事内容不同,但地址确是同一个——江东省,一个虚构出来的省份,是用系列作品构建的橙红宇宙。“这样不仅我自己写作轻松些,不用每次都去构建一个城市,对读者而言,也会感觉熟悉,尤其是跟了我很多年的忠实读者,会让他们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它虽然叫村,但实际上,它是中国网络文学的家园”,骁骑校对中国网络作家村,有着特殊的感情,“每次回来,就像回家”。 “没有想过转行,我会一直写下去的”,十几年过去,骁骑校对网文的热爱,有增无减。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二次元:让青年文艺更具活力
- 下一篇:林品 : 同人文化为什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