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对外汉语教学 >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汉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发展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 对汉语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已呈现各行各业全方位覆盖的态势。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 汉语教学成为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语言培养环节, 汉语国际化人才培养也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担当。面对“一带一路”建设对汉语国际化人才的渴求, 当前的汉语人才培养模式则显得较为薄弱和单一, 急需培养模式的转型和创新。在培养目标上, 注重专业化和国际化汉语能力培养;在手段上, 构建融媒体学习平台;在师资队伍上, 建设跨学科进而融学科的教学团队。创新模式的发展包括从泛化到精准化, 从单层次到多层次, 从通用型到专门化, 从单一化到多样化, 从而形成精准化、高科技化、专业化和速成化国际汉语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汉语教学;精准化;多层次;专门化;多样化
    作者简介: 邢欣, 女, 新疆大学天山学者讲座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宫媛, 女,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语言学院) 副教授。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亚语言文化调查状况研究” (16AZD050) 阶段性成果。
     
    一 引言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多来,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 取得一系列成果。截至2019年10月底, 中国已经同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联合国大会的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1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 “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 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 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 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 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 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事实证明, 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2在“一带一路”建设由“大写意”进入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发展阶段, 国际社会对汉语各类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急迫。
    在2017年9月11日的甘肃台《直通一带一路》节目中,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孟潭说:“‘一带一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态就是关于人员的培训;仅仅是中国地震局系统, 近年来就对沿线国家开展了培训班或者是通过联合的研究来有意识地培养当地的技术人才, 总人数已经接近1000人左右。”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6年的讲话中也提到“为促进本地区经济整体发展, 中方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 并希望更多国家参与其中, 因此, “中方愿在2017年至2019年为成员国培训1000名贸易便利化专项人员”。4 (参见邢欣、张全生, 2016) 面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井喷局面, 近年来关于沿线国家国际化人才需求的新闻报道频频见诸报端, 涉及的需求领域从“一带一路”初期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专业和金融贸易专业发展到现在的全方位覆盖, 包括高端科技、农业、医学、地理、生物、人文历史文化、艺术体育等各个方面, 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 (李宇明, 2015) 。在这些急需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中, 汉语教学成为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语言培养环节, “一带一路”建设语言人才培养也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担当。面对“一带一路”建设对汉语国际化人才的渴求, 当前的汉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则显得较为薄弱和单一, 急需培养模式的转型和创新发展。
    二 新时期汉语国际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2.1 新时代语言教育理念的新要求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G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飞速发展标志着新时代的到来, 也引领了新时代语言教育理念的更新。魏晖 (2019) 提到, 新时代是世界进入智能化的时代, 智能时代的语言教育将发生深刻变化。新时代的语言教育理念包括提升语言能力、认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优质语言教育。这需要以语言科技为支撑, 加快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这说明新时代的语言教育理念的新要求也反映在对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上。陆俭明 (2018) 认为, 树立新时代意识, 做好语言服务研究, 特别是汉语教学如何为“一带一路”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 这都是汉语服务研究应该探究的问题。冯增俊、姚侃 (2018) 也提出, 中国要实施新时代强国战略, 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创建新时代强国语言发展体系, 推进中文国际化。崔希亮 (2018) 认为, 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要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 要立身中国, 放眼世界。总的来说, 新时代最主要的新要求就是国际化语言能力的培养。一是适应新时代高科技发展要求, 在知识结构上以掌握汉语知识为基础, 进而以汉语为工具, 向掌握高科技专业领域知识和国际化知识能力转变。詹成 (2019) 在介绍新时代国际组织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时就提到了语言能力培养的板块模式, 包括专业知识板块、管理素养板块、职业文化板块和语服技能板块;以此模式综合培养学生运用多语和双语工作的能力, 即工作沟通能力、谈判能力、笔译口译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工具使用能力等。二是在培养手段上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依托带动汉语的学习, 建立起数据化的各种教学平台, 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加强汉语教学中的融媒体教学平台的建设, 引进各种多模态视频教学和新媒体自媒体教学方式, 使学生快速提升汉语水平。比如利用网络媒体、电视媒体、微信抖音社交自媒体相结合的融媒体打造汉语资源平台和学习平台。三是汉语师资队伍建设多样化, 在教师知识结构和学科储备上注重汉语专业为核心, 其他专业为两翼, 搭建多层次、多元化的跨学科师资队伍。同时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注重深度学习和继续学习, 让跨学科变为融学科。其实, 目前无论国内留学生汉语教学还是海外孔子学院汉语教学都已经出现了许多融学科的师资队伍, 包括中医学、武术、艺术、理工科等背景的教师或志愿者;国内许多工科、医科院校的留学生教育也都出现了专业领域学科教师对该领域留学生汉语学习问题的探讨, 在知网上已有许多关于医学骨科、儿科、中医汉语教学的论述, 还有对计算机、建筑、生物、地理等许多领域汉语教学的探讨。5
    2.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进展
    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深入,“五通”建设硕果不断。在政策沟通方面,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几十个国际组织合作参与,其中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还有不少发达国家公司、金融机构。在设施联通方面,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扎实推进,瓜达尔港、比雷埃夫斯港、哈利法港等项目进展顺利。到2019年10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已近2万列。在贸易畅通方面, 仅2019年1—9月, 我国对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约9500亿美元,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100亿美元。在资金融通方面,中国先后与20多个沿线国家建立了双边本币互换安排,与7个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在民心相通方面, 在科技交流、教育合作、文化旅游、绿色发展、对外援助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6
    上合组织前秘书长阿利莫夫博士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八大特征赢得了沿线国家的广泛支持,这就是:“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黄金法则。以互利为基础。同时“一带一路”促进利益对接。互联互通携手共赢。此外,“一带一路”让区域合作提速升级。“一带一路”还开辟机遇窗口, 为沿线国家产品出口提供了广阔市场, 国际运输通道的建设为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吸引直接外国投资开辟了新前景, 如哈萨克斯坦积极对接“一带一路”, 新增就业岗位5万多个;中国政府援建的太阳能电站项目给千万个哈萨克家庭送去了光明和温暖。“一带一路”还促进文明对话, 为维护和发展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打造良好平台, 推动科学、教育、人文合作, 促进民间外交。更重要的是, “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 将帮助4亿人摆脱贫困。当前, 全球还有13亿贫困人口, “一带一路”将为全球减贫贡献中国力量和智慧。最后, 共建“一带一路”将会开创更美好的世界。7随着沿线国家的队伍不断扩大, 朋友圈人数越来越多, 所需的汉语国际人才也成倍增长。据介绍, 中国企业仅在拉美已经累计创造超过180万个就业岗位。8就业带动了汉语学习, 沿线国家的年轻人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汉语热和留学中国热的现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这些新发展使得汉语国际人才培养模式出现新趋势, 引发我们对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3 汉语国际教育的新变化
    伴随着中资企业和民企华商“落地开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众越来越意识到,学好汉语是机会,也是财富的源泉,因为懂汉语更有利于找到工作。由此带来汉语人才需求的空前高涨。这为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也引发汉语教学理念的新变化。
    一是国内汉语国际人才培养的变化呈现出留学生人数增多和学历生增多, 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 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18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004所高等院校学习,比2017年增加了3,013人,来华留学生人数稳定增长,“留学中国”正在成为海外留学新品牌。但从所学的目标来看,学历生占一半以上,有52%;从国内省市排名来看,除了个别省的区域优势外9,主要集中在北上广一线城市和江浙等发达地区,10这使得在培养上越来越追求高端化。
    二是海外汉语国际教育以完全依靠孔子学院到以孔子学院为主, 以沿线国家教育机构辅助教学的变化。据我们在中亚国家的语言调查, 除了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之外,还在许多中小学或高校开设了中文课程。例如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哈中语言学院就是得到哈国教育部门批准的以汉语为主要专业的私立高职大专院校, 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哈萨克斯坦的“光明大道”对接的这几年内,学校学习人数猛增至近千人,而后续来中国留学的学生人数也逐年递增,该校同哈国的孔子学院及国内多所大学和国际学校都开展了合作。这使得在办学力量上越来越协同合作化。
    三是随着沿线国家对人才需求的不同, 汉语教学越来越多样化。11
    四是参与学习的年龄层次也有所变化, 既有低龄化倾向又有成人化趋势。李宇明 (2018) 专门探讨过海外汉语学习者低龄化问题, 他指出, 近期海外汉语学习者呈现出显著的低龄化趋势, 主要原因涉及两个, 既有名人之后 (如富商、政治家等) 学习汉语带来的示范效应, 会影响一批人跟着学;还有部分国家默许或鼓励从大学迅速向中小学延伸, 如法国、英国、美国、泰国、韩国和俄罗斯等国家。郭熙(2017)也谈到低龄化汉语教学的特点, 即低龄化教学需要吸引低龄学生的兴趣, 抓住他们的心智特点, 保持他们兴趣的持久, 把他们的中文学习引向深入。成人化趋势的发展主要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给沿线国家带来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多, 在就业中需要的岗位汉语口语培训也越来越紧迫, 这带动了大量岗位成人汉语的学习。在这部分成人汉语学习中, 更注重的是普通型汉语知识的普及和简单的岗位汉语术语的普及。
    三 “一带一路”倡议下培养思路的转变
    3.1 留学生教育模式转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年), 我国迎来了第一批来华留学生, 开启了留学生汉语教育的新航程。早期的留学生汉语学习主要以汉语基础知识为主, 以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掌握为目的, 培养的是初通汉语的人才。之后很长时期, 我国的留学生汉语教学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而来华学习的留学生大部分也是从零基础开始学习汉语的非学历生和少部分汉语专业的学历生, 在教学中偏向于口语化教学、通识性教学、大众生活化教学。改革开放以后, 留学生规模逐步扩大, 特别是本世纪以来, 随着留学生规模的加速扩大, 来华留学生教育出现明显的变化。而“一带一路”倡议以来, 参与的沿线国家越来越多,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模式转变更加明显。一是有备而来的留学生逐年增加, 许多来华留学生在来中国前已经在当地的孔子学院或培训机构进行过一定的汉语培训, 零基础的学生逐渐减少。特别是随着中国政府各种奖学金的增加幅度不断加大, 而奖学金生的基本条件一般都有通过汉语水平考试级别的要求, 来华留学生大多都已经掌握了初步的汉语。在这种情况下, 留学生教育向高端化、学历化、精准化、高科技化和专业化转变。曲绍卫、娜兹姆(2019)在探讨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问题时, 用数据说明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吻合性不强的问题, 来华留学生的专业以人文社科为主, 占总体规模的90%, 专业类别不适合哈萨克斯坦的产业结构。这一方面导致哈国科技人才短缺, 另一方面也导致留学回国人员不能充分就业。这对于国内留学生汉语教学是个很大的挑战, 不仅需要汉语教学师资结构的转变, 还需要相关的教材和教学内容的转变。面对这种新局面, 留学生汉语教学也需要快速跟上时代的发展, 在汉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尽快改变师资状况、教学模式、教材和教学内容, 在跨学科基础上组成联合培养的团队模式。
    3.2 转向以”一带一路”需求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建设带动了沿线国家参与五通建设的积极性, 随着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的发展, 以五通人才为主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长, 从早期的能源、基础设施、商贸汉语人才的需求发展到全方位各行各业的需求。中资企业为沿线国家解决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当地就业需要汉语的普及, 特别是懂行话术语的当地人员更是得到中资企业的青睐。可以说, 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汉语人才更加吃香。比如中企在缅甸达贡山镍矿项目建设与运营阶段, 极为注重缅籍员工参与企业管理, 并坚持教育培训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稳步推进企业管理本土化进程。有位入职四年的缅籍员工从入职起, 就被鼓励学习汉语, 如今他已经可以熟练地运用汉语进行沟通和交流。2018年5月, 他作为选派的11名优秀缅籍骨干之一, 赴中国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目前, 已有60多名缅籍员工在各级岗位担任管理职务, 还计划再选派17名缅籍骨干赴中国江苏常州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培训, 提高缅籍员工的工作业务水平, 加快缅籍人才梯队的素质建设。12
    此外,“一带一路”合作为拉美国家民众提供更多了解中国的机会,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奖学金和培训机会不断深化中拉人文交流, 更多中国企业来到拉美发展,成为当地民众认识中国的窗口。13
    即便是在边境口岸, 也需要许多懂得农业、食品加工、商品交易、海关关税、财务等应用型的汉语人才。据媒体报道, 在霍尔果斯金亿货场, 来来往往的大货车络绎不绝, 工人们在监管库前忙着装卸货物。从事果蔬出口生意的霍尔果斯金亿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自2010年成立以来, 短短九年时间, 已发展成为年出口8万吨以上规模的农产品物流基地, 贸易额达到2.3亿美元, 并开办了装卸、仓储、通关、信息咨询等系列服务。14
    培养当地人才, 造福当地百姓, 更好地实现本土化进程, 保证当地人民的广泛参与, 培训应用型汉语人才成为汉语海外人才和口岸海关人才培养模式的首选。这也需要大量汉语职业技能培训的课程和教材, 对汉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来说, 也是一个艰难的转型。
    四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外部的促动必将落实到内部的行动上。“一带一路”的语言需求和新时代智能化的要求促使汉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势在必行。这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从泛化过渡到精准化
    泛化是指不分学生的需求和目的, 只教汉语口语和汉语知识的教学模式。泛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汉语的了解, 也有利于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在汉语教学中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泛化教学中精通汉语, 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在目的语社会(即中国)的熏陶和浸润才能达到目的。可以说, 需要花费大量的教学成本和学习成本才能做到, 这些成本也包括漫长的时间和大量的精力。但对于“一带一路”的需求来说, 这样的教学和学习成本无论对中资企业还是个人都过于昂贵。对企业来说, 时间周期过长让他们等不起;对个人来说, 汉语学习本来就是尽快就业赚钱, 过高的学习经济成本也让他们承担不起。因此, 为了能尽快培养出适应“一带一路”需求的汉语人才, 就要有所舍弃, 集中专攻某一面, 进行精准化学习。
    精准化是指有针对性、强针对性的教学模式。精准化包括国别针对性、企业针对性、专业针对性等。我们近几年在中亚国家调研时, 当地国家的几乎所有中资企业负责人和员工都提到目前有针对性汉语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如塔吉克斯坦中石油天然气管道公司当时的党委书记胡宁(2015年底)谈到, 苦于缺少适合当地员工汉语精准化培训的教材, 中石油自编了这类教材在培训中使用。塔吉克斯坦中铁五局分公司当时的经理许贤慧(2018年8月)也谈到, 在工程中当地员工缺乏相应的简单工程汉语来跟中方技术人员沟通, 应该在汉语教学中尽快进行工程汉语用语培训。从总的情况来看,“一带一路”需要精准化的汉语教学。
    精准化教学至少包括三方面:一是生活口语精准化, 按照不同工程项目或商务金融等海外企业或产业园、科技园、自贸区要求的口语进行培训, 比如口语中包括“上班、下班、乘班车、工地、工厂、宿舍、食堂、酒店服务、园区贸易”等情景相关的汉语教学。二是与技术相关的普通工种操作等汉语词汇和句式培训, 比如“启动、下挖、挖掘、铺路、左转、右转、前行、钻机、隧道、钻井”等工程、服务业、贸易业有针对性的词汇句式教学。三是跟安全有关的汉语培训, 包括工程建设相关的安全常识和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识等。
    4.2 从单层次过渡到多层次
    多层次是指分不同层次进行汉语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也就是进一步细化和分类化。由于学习的动机和目的不同, 语言需求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总体来说, 最高层次的要求是为了对目的语国家所有方面进行研究的专家, 包括国情、国际关系、外交政策、政治经济、法律法规以及文学艺术、文化历史等各个方面。从汉语学习来看, 就是汉学家和中国通人才。第二层是汉语通人才的需求, 这方面的要求只需要精通汉语, 用汉语作为工具来解决交际和交流问题。第三层是初通汉语的要求, 学汉语是为了简单的日常生活交流或简单的工作交流。从不同的需求来看, 中国通或汉学家人才需求量最小, 不是汉语教学的主流, 也不是通过汉语学习就能培养出来的。汉语通人才虽然是汉语教育的目标, 但人才培养周期长, 对师资的要求高, 也不是汉语教学的主流。只有初、中级汉语人才才是汉语教学的主流。根据这一培养理念, 可以把国际化汉语人才培养细化为以下三个层次。
    4.2.1 高端汉语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需要以下高层次汉语人才:一是外交人才, 这些是从事外交工作, 跟中国人打交道的汉语人才, 主要从事使馆和外交部门的工作。这种人才需求量不大, 数量基本稳定。二是为企业与属地国搭桥的汉语通人才, 企业看好的除了汉语通以外, 还有这些人才拥有的企业所需要的良好的社会关系和背景, 能够为中资企业在当地的建设和商贸活动的开展起润滑剂作用。三是汉语师资人才及中国通人才, 这些是了解中国、熟悉中国、能做汉语师资的人才。这些人才能够为中国文化传播服务, 能够翻译介绍中国跟属地国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
    通过上述对需求的分析, 建议在汉语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上进行中文知识的培养, 培养对中国国情有深入了解的高层次人才以及能够进行汉语教学的师资人才。由于这些人才的需求量不大, 同时所需的培养时间较长, 对师资的要求高, 建议采取少而精的培养模式, 在全国一流大学或水平较高的大学进行汉学计划规划和培养。
    4.2.2 中级汉语人才培养
    中级汉语人才主要指汉语口语能力强并且初通书面语, 可以阅读简单中文读物并写作简单文稿的人才。这种人才是沿线国家最急需的短平快理想型人才, 也是中资企业需求量较多的人才。
    对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几种途径, 一是国内非学历教育汉语进修培训和速成培训, 如北京语言大学进修学院和速成学院的非学历汉语教学。二是依托国内各种培训机构或学院的集中援外培训、丝绸之路专项培训等, 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外交人员汉语培训, 上海大学等上合组织国际人员汉语培训, 各个师范院校的汉语师资培训以及北京华文学院等院校的商务援外人员培训等。三是依托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中资企业培训机构、当地语言学院和高校等进行专业速成集中培训等。
    4.2.3 初级汉语普通人才培养
    这类人才有两种:一种是指以就业为导向的汉语学习者, 主要的要求就是能在自己国家的中国企业里就业打工, 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还有一种是市场商业人员或旅行社导游等。这些汉语学习者要求不高, 也不需要精深的汉语知识, 只需要掌握简单的汉语问候语、与岗位相关的汉语以及在工作中与中国技术人员、技工等进行简单沟通的汉语。这类汉语普通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也是汉语教学的主流。但是, 这些人才的培养仅依靠国内普通高校的汉语教学恐怕无法实现。因为学校的培养通常需要的周期较长, 在此期间可能国情会发生变化, 企业的工程建设和开设情况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这些汉语人才的培训可以采取国内外联合培训和依托工作实践进行教学的方式。联合培养依托国内外专业型大学、高等职业学院与企业合作, 以相关职业任务为目的开展培训。也可以依托海外孔子学院跟企业合作进行专门培训。而实践性汉语教学既可以通过在国内外建立实践基地进行模拟教学和汉语实习, 也可以在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建立实践基地培训, 或者在企业设立汉语业余学校, 边打工边学习。
    在中亚调研时, 我们已经了解到中亚国家的多所孔子学院都已经开展了大量的汉语培训, 初级汉语学习基本都出自孔子学院, 中资企业大部分的当地员工都是经过孔子学院培训过的, 中资企业也更愿意聘用这些经过培训的、懂汉语的当地员工。孔子学院的这些培训在中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既维持了孔子学院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深度发展, 又带动了当地的汉语学习热潮, 还维护了中国形象。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汉语教学才是真正符合需要的汉语人才的培养模式, 也是将来孔子学院和海外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发展的模式。
    4.3 从通用型过渡到专门化
    通用型汉语人才多年来一直是汉语人才培养的目标。不过, 从“一带一路”的需求来看, 通用型显然不如专业型人才更“解渴”。根据语言调查, 在专门化汉语上需要的有国情汉语、外交汉语、经贸汉语、科技工程汉语、医学汉语、师资汉语、政策法规汉语等。对于专门化汉语国际人才的培养都属于高层次人才培养, 我们注意到, 近年来来华学历留学生中硕士和博士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说明高层次专业人才也有一定的需求。对专门化汉语人才的培养应该更多依托国内的理工医科大学以及专门类型大学。其实在商务汉语专门人才培养上我国的多所财经贸易类大学早就开始并已积累了许多培养专业汉语高端人才的经验, 相关的研究也不少。近年来理工医科类大学也开始了专门高端汉语人才培养的探索, 许多相关专业的教师开始尝试留学生专业汉语的教学探索研究。特别是近年来中医热带动了中医院校的汉语教学模式改革, 在专业实习中学汉语, 在专业课程中学汉语已经成为常规的教学方式。随着“一带一路”中欧班列、港口建设和农业产品的进出口增长, 需要懂汉语的大量法律人才和口岸贸易人才;这方面专门汉语人才的培养也更加急迫。在孔子学院和国内相关院校开设集中专业汉语培训也是培养的转型之举。
    4.4 从单一化过渡到多样化
    作为新时代的汉语人才培养, 应当将新时代的需求和不同国家的特色与汉语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形成具有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体现在以下几点上:一是汉语教学目标多样化。以汉语交际能力为基础、以就业汉语为杠杆、以复合型汉语人才为目标, 既注重汉语知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也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同时还注重专业汉语能力的培养。二是办学模式多样化。鼓励高校“走出去”的办学模式, 与海外大学联合办学, 联合中资企业办学以及注重与孔子学院互动的教学。三是拓宽汉语培养培训渠道。开展多渠道、多途径的汉语人才培养, 包括口岸短期商贸汉语培训、开设急需的商贸汉语课程、援外急需专业人才汉语培训等, 以解决汉语人才需求的燃眉之急。四是利用网络高科技平台建立汉语学习资源库和学习平台, 实现智能化汉语教学模式。
    五 结语
    总的来说, 新时代带来世界经济形式的转变和世界高科技的大发展, 更容易促进跨越国家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 也更可能面对风云突变的局面。为了更好地应对世界局面的变化, 提出汉语教育的新理念, 进行汉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就能在世界风云诡谲复杂多变之时, 做到未雨绸缪, 早日进行风险防范, 并做到积极应对, 使汉语国际教育之路行之久远, 越走越宽。特别是随着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越来越多, “一带一路”发展前程更加美好之际, 汉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显得更加重要。无论是精准化、多层次的培养模式, 还是专门化、多元化的培养模式, 都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 为“一带一路”服务。
    参考文献
    崔希亮 (2018) 汉语国际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冯增俊、姚侃 (2018) 比较教育视角下新时代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的战略走向, 《比较教育研究》第2期。
    郭熙 (2017) 汉语热该如何延续?《光明日报》6月18日第12版。
    李宇明 (2015) “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 《人民日报》9月22日理论版 (07) 。
    李宇明 (2018) 海外汉语学习者低龄化的思考, 《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陆俭明 (2018) 树立“新时代”意识做好语言服务研究, 《中国语言战略》第1期。
    曲绍卫、娜兹姆 (2019) 中哈两国留学生教育及深度合作的战略思考, 《比较教育研究》第4期。
    魏晖 (2019) 新时代的语言教育管理, 《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邢欣、张全生 (2016)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需求与语言服务, 《中国语文》第6期。
    詹成 (2019) 新时代国际组织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 《研究生教育研究》第5期。
    注释
    1 见新华社北京记者安蓓11月15日电讯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5日讲话内容。来源:《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6日01版)。
    2 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来源: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19-04/26/c_1124420187.htm。
    3 2017年9月11日21:30播出的甘肃台《直通一带一路》新闻专题栏目《深访谈:“一带一路”防震减灾在行动》。
    4 王毅《“一带一路”建设已取得一系列沉甸甸的早期收获》,2016年8月3日主题为“第五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共商共建共享,丝路:机遇与未来”的外交部第十七届“蓝厅论坛”,来源于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8/03/c_129201423.htm。
    5 知网上相关研究有不少,但这些研究文章不是本文参考内容,只是举例说明,所以这里不再一一标注作者和文章。
    6 同注 (1) 。
    7 来源:人民网,作者:阿利莫夫,题目:“一带一路”的八大特征。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9/1118/c1002-31460588-2.html。
    8 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19-11/22/c.1125263397.htm。
    9 个别省、地区由于跟部分来华留学生国家距离较近,人数略多一些,比如辽宁和山东胶东半岛地区的高校吸引了许多韩国留学生。而韩国一直是来华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
    10 2018年来华留学统计(2019年04月12日教育部网站:www.moe.gov.cn/jyb-xwfb/gzdt-gzdt/s5987/201904/t20190412_377692.html)。
    11 这部分内容留到第三、四部分详述。
    12 引自《光明日报》驻仰光记者鹿铖报道“做一个项目,树一座丰碑”——中企在缅甸履行社会责任带来双赢(来源:《光明日报》2018年10月10日第12版)。
    13 同注 (8) 。
    14 2019年前十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哈萨克斯坦出口果蔬逾6万吨。来源:中国新闻网www.chinanews.com/cj/2019/11-20/9012537.shtml。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