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成长主题与石一枫小说的现实表象问题(2)


    注释:
    [1] 参见孟繁华:《当下中国文学的一个新方向——从石一枫的小说创作看当下文学的新变》,《文学评论》2017年第4期;师力斌:《思想力和小说的可能性——从石一枫、蒋峰看70后、80后小说》,《创作与评论》2016年第22期;李壮:《如此完好的撕裂——谈石一枫近年来的小说创作》,《新文学评论》2018年第3期;夏楚群:《告别“青春后遗症”:石一枫近作论》,《小说评论》2017年第1期;等等。
    [2] 李云雷、石一枫:《“文学的总结”应是千人千面的》,石一枫:《小李还乡》,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第335页。
    [3] 巴赫金:《长篇小说的话语》,《巴赫金全集》第3卷,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8页。
    [4] 石一枫:《我妹》,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年,第281页。
    [5] 石一枫:《五年内外》,石一枫:《小李还乡》,第98页。
    [6] 石一枫:《借命而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第265页。
    [7] 石一枫:《世间已无陈金芳》,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6年,第96页。
    [8] 李云雷、石一枫:《“文学的总结”应是千人千面的》,石一枫:《小李还乡》,第341页。
    [9] 黄文倩:《底层的 “精神”幻象及其生产——论石一枫〈世间已无陈金芳〉》, 《雨花·中国作家研究》2016 年第7 期。
    [10] 李云雷、石一枫:《“文学的总结”应是千人千面的》,石一枫:《小李还乡》,第340页。
    [11] 李云雷、石一枫:《“文学的总结”应是千人千面的》,石一枫:《小李还乡》,第340页。
    [12] 师力斌:《思想力和小说的可能性——从石一枫、蒋峰看70后、80后小说》,《创作与评论》2016年第22期。
    [13] 孟繁华:《当下中国文学的一个新方向——从石一枫的小说创作看当下文学的新变》,《文学评论》2017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