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传承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8:11:59 中国文化报 梁晓云 参加讨论
何谓文化?何谓文明?专家们解读纷纭,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文化和文明不应该仅仅凝固在学者的穷经中,停留在历史的故纸里,而应该活在当下,有整个社会的主体精神和作为来打底。教育,自然应该发挥其守护文化的重要作用。大学作为教育“重镇”、文明传承之所,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方面,理应有所担当。《礼记· 大学》在开宗明义谈到大学之道时指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的生命力应该是植根于文明的深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示范和辐射作用,这才是“本”,是“先”,而不是在工具理性思维的指挥棒下,仅仅把自己视为职业训练机构。假如没有这一理念,实际上意味着大学对“教育”的核心意义的放弃。在文化传承方面,大学教育任重而道远。 师德涵养的化育 教育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师德的力量,则是其中重要一环。大学教师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教师价值导向清晰、正向、积极,在指导学生时才能游刃有余,成为学生前行路径的指导者,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在传统典籍中,就有关于师德修养的丰富内容,虽历经数千年,其关于品德修养的认识和方法依然有不可否认的价值。传统师德观是建立在儒家伦理之上的。以《论语》和《礼记·学记》为例,教育家孔子一生以教书育人为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倡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的治学境界。推崇追求至上,“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他以“为仁由己”(《论语·颜渊》)的精神自勉,认为“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这些都足以为后世师者自省之典范。 《礼记· 学记》对教师的整体修养有比较详细的阐释。开篇部分即言:“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办学兴教,是教化民众、改善风俗之首务。这一点确定了教师对自己职业的定位。 师德不是靠振振有词的大道理去压服学生,而是凭借丰富的知识内涵和高雅的文化品位聚合成的主体精神去感染学生。师德信仰对教育者的事业投入程度和教育水平有重大影响。教师的职业态度,既涉及学生对教师的个人评价,还会折射教师人性的光辉,直接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博雅气质的熏陶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而传统文化的精髓正是道德的精神,是以道德理想和价值观念去影响社会,凝聚人心。在高校中,专业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相对松散,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情操教育、意志培养的机会和时间较少,沟通往往多仰赖于教学环节。所以,在自己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展现自己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意志,使师德魅力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如“春风风人”“春雨雨人”般向学生输导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发挥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作用,是教育者应该研究的课题。追缅承传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传统道德、并融入时代精神,是师德建设的“源头活水”。 经典文本的熏染 大学去承担文明传承的使命,也许没有立竿见影的实惠或利益,但面向的是更长远的目标,作为一种生活需要和精神感召,增强学生面向不确定的未来的能力。无论是开设大学语文课,还是人文素养建设方面的其他通识课程,看起来似乎是没有直接、快捷的“用处”,恰恰是超越了培养“单向度技术人”的单一眼光,会为学生终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可持续性的支持。更何况,无论是研究人员的调查结果还是一线教师的经验感受都表明,大学生在文学功底、文化素养以及母语语言掌握方面都呈现出诸多问题。 每个民族有其自身成长的历程,有它内在的文明累积。为避免传统的断裂、维系文化命脉而进行的经典名篇教育——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先秦散文、明清小说,最重视的应该不是知识的传授、堆砌,而是更强调知识的打通、思想的高远、观念的进步、价值的甄别,从而培养能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生命关怀、道德使命的“人”。在经典名篇教学中渗透文化传承有其先天优势,教育者可以借助于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精神成果,在教学过程中顺手拈来,实现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通过经典教育,来造就具备深邃眼光、通融识见、博雅情怀的人才,实现个体道德、情感和理性的和谐发展。 构建大学生的价值观,并不是要以强行灌输的方式去为他们指定人生方向,而是让他们在接触原典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思考,去省思不被社会风向所左右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内涵。对自我的价值认定,并非只有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这唯一内容。充实、丰沛的人生,来自于对自我的确认,来自于对自身精神修炼和成长的肯定感,来自于与自然、与他人的和谐,来自于创造美、欣赏美、珍惜美的品位和能力,来自于对弱势的关怀和担当。这丰富多彩的内容,在我们共同的精神基础、我们共同的文化根基——经典名篇中,都有鲜活的展示。大学阶段,也许是对他们进行传统原典教育的最后、最好的时机。 校园活动的助力 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在被问到“现在学古典诗词还有什么用处”的问题时,她回答:“古典诗词让人心不死。”而经典篇章要发挥这一作用,使人从中汲取营养,首先要能够注入人心。但是,对于“经典”这一名目,一方面,学生承认其权威性和地位,另一方面,学生又因文字障碍、时代距离、生活方式等种种原因对其敬“高远”而远之。如果学生对经典形成成见,必然对所谓经典的现代价值产生质疑和排斥。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除了应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理解的深层,拓展学生的心理认知图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古典的永恒生命力所在外,如何让书本上、文字间的“经典”活起来,使其更有血有肉?高雅艺术进入校园,是一个有益而又有效的尝试。 以汤显祖戏剧《牡丹亭》在校园的传播为例。校园传承版《牡丹亭》舞台艺术教育实践项目是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2017年至2018年推出的重点项目,以经典昆曲剧目——《牡丹亭》的排演与传习为中心,将中国传统的昆曲艺术与校园戏曲教育及戏曲学术研究有机结合。校园传承版《牡丹亭》中春香的扮演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16级学生汪晓宇谈及“游园”一出的排练体会时说,起初自己对作品谈不上什么理解,而在排演的过程中,对其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情感的变化有了很深刻的体会和感受。可见,学习昆曲的过程也是一个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对表演者、鉴赏者来说都是如此。2019年,为响应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联合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上海昆剧团以“走进艺术,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升境界”为主题,携经典昆剧《牡丹亭》亮相四川音乐学院、内江师范学院、河北工程大学等院校。“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江水儿》)“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醉扶归》)通过演出,这些毫端蕴秀、读来口角噙香的曲词从文本中灵动起来。杜丽娘从“离魂”到“回生”,生死相随、无怨无悔的执著,一生爱“好”的自珍自惜,化为舞台上的袅袅情思,为大学生更细腻、深刻地体会原作韵味、提升审美水准、丰富人文情怀提供了鲜活的途径。 开放多元的社会,需要融合东、西方文化,但如何在融入世界和吸取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時,弘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教育,理应在其中有所担当。近年来,关于国民传统文化素养下降状况的讨论颇多,很多人深感忧虑,有的将这一状况归咎于英语教育对母语教育的挤压,甚至出现了对强势英语教育的讨伐之声。然而,并未有科学的研究显示母语素养的下降与英语教育的强化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要改善国民、包括大学生母语素养下降这一客观现实,应从传统文化培养内在问题着眼,通过探索相关能力要素、发展规律,摸索提升传统素养的有效路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