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网络文学 >

港澳文学文化及其研究七十年


    自1949年以来,港澳文学蓬勃发展。两者地处岭南,毗邻广东,面向太平洋,都是毗邻大陆的岛屿,都以粤语为主要方言,保留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港澳都是海港城,拥有海上丝路的海岛版图与多元混血的文化底蕴。海上丝路自秦汉到三国至隋朝,繁荣于唐宋,转变于明清。中国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移民从江浙南迁到福建、广东、港澳。港澳因开埠早而成为世界商贸中继站,分别被英国和葡萄牙强租,澳门被占446年,香港被占156年。澳门发展出“澳门─长崎、澳门─果阿─里斯本、澳门─马尼拉─墨西哥”贸易圈,香港则发展出“穗(羊城)—港(香港)—暹(泰国)—叻(新加坡)”贸易圈。华洋共处,中西合璧,文化混血,得天时地利之先,发展成为海上交通大口岸。港澳有海洋文化传统,彪悍的渔民作风,崇拜妈祖海神,方言的相通流传,日益有开放气质、国际化特色。船是海港城的重要符码,从16世纪起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工具。船在海洋漂浮,自给自足,探险猎奇,猎取异国珍宝,拓展疆土海域。船是想象力的仓库,海洋文化精神强调冒险进取,敢于尝鲜、谋求突破。
    澳门开埠比香港早两三百年,环球海洋贸易史更为悠久。澳门每个地名背后都藏着可圈可点的故事:香山澳、Macau、濠镜、濠镜澳、濠江、镜江、马交、澳门街等。近500年来,澳门无重大战争,中葡基本算和平共处,成为中西文化交汇的要冲,但主体仍是中华文化,妈祖阁与大三巴并置,华人与葡人共处,儒道释与基督教四方对话。香港自20世纪起成就辉煌,60年代经过工业化阶段,从转口贸易港转身为轻纺工业制造中心,发展成经济多元化的国际城市,亚太地区金融、贸易、航运、旅游、信息五大中心,上世纪80年代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港澳都是东西方文明交汇、世界型土地与海洋融合的典范城市。
    如何界定港澳作家?港澳都是移民城市,人员、权力、文化多元流动。香港主要有三次人口南下潮:清末来到的多是客家人;20世纪之交很多潮州人扎堆长洲岛;20世纪中期以上海移民为主,走向工业化,从传统贸易转口港转向为远东出口加工中心;1980年代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21世纪初,港澳人才引进,又涌起一波南下潮。2014年香港人口突破726万,人口密度世界第三。随着全球化发展,迁徙、移民、离散已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以区域界定一个作家,往往会产生兼容或混乱的现象。如施叔青成长并成名于台湾,在香港生活多年后又搬离,但其重要作品都再现香港,所以她也是香港作家。严格来说,在公认的香港作家中,他们的生命经验和文学经验其实超越了香港,像金庸、徐速、刘以鬯、西西、亦舒等,都在香港以外就积累了文学灵感。大致说来,主要居住地以港澳为主,或作品以港澳为主要再现对象,那么,这些作家都可以界定为香港、澳门作家。
    百多年来,香港成为各地文人荟萃之地:鲁迅、茅盾、蔡元培、夏衍、戴望舒、张爱玲、余光中等都曾路过、居停过,卢玮銮教授的《香港文学散步》认为,叶灵凤、刘以鬯、金庸、西西、陶然等来了就不再离去,几十年厮守;更有土生土长在港扎根的作家,都用文字细述了港岛不同时代的印记与变迁。香港文学名家灿若星辰,若按时间排排坐,大体可分为三代,呈现出鲜明的代际特征,各有所长。
    一是老一辈作家,生于1911-1949年间,文学创作活跃于20世纪中叶,多善于根植传统,弘扬传统。如刘以鬯、侶伦、鸥外鸥、舒巷城、黄谷柳、叶灵凤、徐訏、金庸、梁羽生、西西、陶然、林曼叔、梅子、古龙、倪匡、亦舒、也斯、董桥、昆南、施叔青、绿骑士、柳木下、关梦南、蔡炎培、力匡、卢因、何达、海辛、颜纯钩、何福仁、小思、潘耀明、刘绍铭、梁锡华、黄维樑、黄国彬、林行止、蔡澜、迈克等。其中,刘以鬯是香港现代派的开山始祖,主要进行叙事实验的尝新。金庸、梁羽生开拓新武侠小说,俘虏了全球几代华人。
    二是中生代作家,大体生于1950-1970年间,多善于在化中、化西之间找到平衡之道。如李碧华、黄碧云、梁凤仪、叶辉、王良和、罗贵祥、樊善标、周蜜蜜、钟晓阳、陈慧、张小娴、林燕妮、董启章、潘国灵、胡燕青、黄灿然、陈德锦、秀实、陈汗、钟国强、钟伟民、陈昌敏、梁科庆、蔡益怀、吴美筠等。其中,李碧华开拓新言情小说,善写轮回故事,言情说爱,春秋笔法。梁凤仪拓展财经商业小说。黄碧云敢爱敢恨敢写,从暴烈到温柔到淡静,自成一格。
    三是新生代作家,大体为“70后”“80后”“90后”,生长于和平年代,中西文化水乳交融地渗透,具有香港本土意识。葛亮、韩丽珠、谢晓虹、唐睿、郑政恒、陈曦静、王贻兴、邓小桦、谭剑、关丽珊、麦树坚、陈苑珊、李维怡、李逆熵、周洁茹、陈浩基、雨希、陈嘉薰、深雪、梁望峰、邵国华、毕华流、朱茜菲、袁兆昌、王贻兴、林咏琛、郑梓灵、天航等。武侠读者多为“70后”“80后”;“90后”“00后”多上网冲浪、玩电子类游戏,为网络文学受众主力军。香港网络作家有黄世泽、黄力信、郑立、赖作峰、小芳芳、叶天晴等。葛亮的长篇《北鸢》激活传统文化符号,复现古典文学的雅致神韵,精雕细刻,重扬孟子的儒家家族伦理文化精髓,同时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让雅文传统、史传传统、五四新文化传统、儒商传统焕发出新的活力。
    老中青三代作家形成了传帮带,跨界创意根脉深厚,从叙事形式的探索,转向哲思内容的凝练升华。几代人的心血汇聚成香港独特的文学与文化。香港不少作家成就之高,在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都足以称得上大家。
    发展中的港澳文学
    越是进入新世纪,港澳文学获奖越多,群体越广。“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由马来西亚《星洲日报》2001年创办,奖金一万美元,两年一评。西西是香港的获奖作家代表。“红楼梦奖”又名“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由香港浸会大学2005年创立,设奖金30万港元,两年一评,2014年第五届黄碧云《烈佬传》夺魁,香港实现零的突破。
    1993年,澳门文学奖由澳门基金会、澳门笔会创设,每两年一届,如2014年第十届获奖作品有:小说组冠军为梅仲明《逐梦者的天空》;亚军为何贞《奔月》;季军为李宇樑《失物24小时》;散文组冠军为郭妙瑜《二百八十天》;亚军为吕志鹏《流浪在澳》;季军为谭健锹《康宁之夜》。新诗组冠军:袁绍珊《好人沈德的圣域游记》;亚军为陈德锦《带位员》;季军为卢杰桦《忍法帖》;戏剧组冠军为叶玉君《决定·性》;亚军为黄咏芝《流言风暴》;季军为王智豪《情定DNA》。有学者开始关注华文界的获奖作家作品研究,如陈少华的《多元与共融:澳门文学形象的主体形塑——以1995-2005年澳门文学奖作品为例》。自2005年起,澳门开始举办“书香文化节──两岸四地(澳门)书展”春、秋两季,主办单位为澳门出版协会。“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是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奖项,自2004年至2012年已举办至第三届,文史类获奖者有饶芃子、陈少华、朱寿桐、汤开建、吕志鹏等。
    扫视近年来的作品,既可以纵览港澳文学精品,让人迅速获得整体印象;也可以使人去除偏见,港澳文学并非只有言情和武侠,而是有新奇开放的人物故事,好看有趣的有情世界,从社会人生内涵的开掘,到艺术风格的探索、文学语言的实验层面均多有新创意。港澳文学具有城市性、开放性、现代和后现代性、多元性,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学景观。但是,内地出版港澳文学单行本,出得较多的是金庸、刘以鬯、陶然、李碧华、亦舒、岑凯伦、张小娴等作家作品,还有不少重要作家作品较少在内地出版,内地读者对于港澳作家的认识还是有限的,因此,大力推进港澳文学的出版和研究很有必要。进入新世纪后,内地不仅开始大量出版港澳文学作品的简体字版,文学界的沟通交流日益多元。
    “港风”与城市文学
    香港作家特别擅长书写城市文学。老一辈多深得新感觉派文学精髓,热衷描写都市世相,惯于将故事背景设置在电影院、跳舞场、咖啡店等,进而省察人物的内心意识,顺应现代主义文学向内转的潮流。中青年作家多以国际视野观照香港这座大都市,对城市感悟切身体己。香港作家对城市多持省思心态,相对于作为自然象征的农村田园,文明的都市被视为物欲的、拥挤的、污秽的,压抑人性和破坏生态的场所;多塑造游离于都市边缘的漂泊者形象,如《酒徒》《地的门》等学者型小说。香港作家雕琢香港十八区空间各有拿手好戏。如张爱玲写浅水湾,西西写土瓜湾、舒巷城,叶辉写筲箕湾、西湾河,李碧华写石塘咀,王良和写大埔,小思写湾仔,胡燕青写隧道巴士,也斯以系列街道诗、饮食诗雕刻形象香港;董启章编撰“V城、永盛街”,爬梳百年香港地图,以地志史作文学实验;余光中、黄国彬、黄维樑、梁锡华等成就沙田派学者诗文。香港导演也为城市空间增色,如许鞍华《疯劫》取景西环,《撞到正》取景长洲,《女人四十》在大埔等。
    内地改革开放伊始,香港成为“潮”的代言城市,港味“忽如一夜东风来”:喇叭裤、牛仔裤、长头发、蛤蟆镜、录音机、粤语流行曲、武侠片、警匪片、影视明星照、高楼大厦、街招等。对美国人而言,港味则多指李小龙、武侠电影等。对内地人而言,香港一度是新潮文化生产基地,引领潮流,传遍全国。内地民众被港味港风影响:房产楼花、生意厂房、金融策划、时装时尚、流行音乐、影视剧、长篇连载小说……各类跨界创意丛生,超越艺术、科技、学科的界限,在改革开放后几十年,一时引领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之潮。
    港澳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特的文艺,具有包容同构性。港澳海纳百川、文化多元、中西交汇,既有原生文化,也有移民文化。既受岭南文化影响,即原生于五岭之南的百越先民,在秦汉后接受中原文化的融合,逐步形成汉民族文化的区域文化类型,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化的外表下又有一颗中华传统的心。香港文化混血,陆地文化与海洋文化互融,爆发出强大的创造力气场,跨界创意是活力之源。
    香港文学研究态势蓬勃
    赵稀方教授是内地研究香港文学领域的知名学者。1995-1998年他跟随导师杨义教授完成博士论文《小说香港》,2003年入选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出版,获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优秀学术成果奖。《小说香港》代表了新一代学术研究的新角度、新理论、新思路,指出小说和历史文本关于香港的叙述想象彰显出三种意识形态在场方式:一是英国对香港的历史叙述,从早期的种族歧视,到20世纪转变为体面的输入文明的现代性启蒙事业;二是祖国对香港的历史叙述,如闻一多《七子之歌》以中原心态想象,发出受凌辱的呼救;三是本土叙述,40年代末有侣伦《穷巷》、黄谷柳《虾球传》,60年代有舒巷城《太阳下山了》,70年代有西西《我城》,体现出自豪的香港都市认同意识,80年代随着中英谈判日渐明朗,出现不少重构香港历史的怀旧之作,如李碧华《胭脂扣》写无可奈何的心态;黄碧云《失城》写人物怀着失城的痛楚,忍受着生命的残暴和世界的荒谬;也斯《烦恼娃娃的旅程》在欧洲、北美洲的参差对照中书写香港。《小说香港》跳出已有研究的话语窠臼,不再是史料论、年代论、作家论,首创从后殖民理论角度切入研究香港小说,运用西方理论而不隔,论述建构香港想象的多路视角,以“历史叙述、文化身份、都市经验”作为切入视角,既有理论论证分析,也有细致的文本解读,个人见解突出。
    内地的香港文学研究蓬勃发展,重要研究论著有不少。刘登翰教授横跨台港澳三地,主编《香港文学史》《台湾文学史》《澳门文学概观》。1999年《香港文学史》洋洋洒洒59万字,蔚为大观,全面丰富,从香港开埠一直论述到1997年前后的最新创作,不管是都市与乡土、通俗与严肃、南来与本土,还是现代与现实创作,各种文类都有论述,既含括诗歌、散文、小说体裁研究,还总结了重要文学批评家的研究。这些文学史逐一分析各路作家,既论刘以鬯、西西、也斯、金庸、陶然等名家,也论杰克社会小说,三苏经济小说,李辉英乡情小说,海辛、金依、张君默、陈浩泉的现实主义小说,倪匡科幻小说,严沁、林燕妮、西茜凰、张小娴的言情小说,钟玲、陈宝珍的女性小说,梁凤仪现象,梁锡华校园小说,金兆伤痕小说,陈娟传奇小说等。
    2013年,曹惠民教授将2000年版《台港澳文学教程》修订为《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采用史论与作家作品论结合的阐释型模式,以史带论,学术性与应用性结合,论述作家数量首屈一指。该书将治学融于治史,结合台港澳文学特性,以“人本”携“文本”,以检索式目录构筑史学版图,逐一排列137位作家,用短句概括,重视文本细读,对作家代表作或介绍梗概,或呈现原文本的精彩语句,多元并举,具有前瞻史观。
    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花城出版社推出黄万华教授的《百年香港文学史》,研究19世纪末期以来香港百年文坛历史。丁京一认为此书呈现出当代文学史的一种写作新范式,能够破除“边缘”,回归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且能够尊重文学与历史 。李钧赞扬该书具有“‘中国文学——华文文学——世界文学’的坐标体系和研究视野”,能够超越地域、时间、意识形态的界限,具有纵深广阔的学术维度。
    港澳台地区也出版了不少香港文学研究论著,如黄维樑的《香港文学初探》《香港文学再探》,卢玮銮的《香港文纵》,罗孚的《南斗文星高》,王赓武的《香港史新编》,陈炳良的《香港文学探赏》,黄继持、卢玮銮、郑树森主编的《追迹香港文学》,罗贵祥的《大众文化与香港》,黄康显的《香港文学的发展与评价》,王一桃的《香港文学评析》,东瑞的《我看香港文学》,蔡益怀的《港人叙事——八九十年代香港小说中的“香港形象”与叙事范式》等。
    《香港文学大系(1919-1949)》书系由香港教育学院人文学院陈国球院长主持,历经5年编篡,于2014、2015年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3辑12卷以体裁划分。大系特设“旧体文学、通俗文学、儿童文学”三卷,很能体现香港文学特色:传统文学没有偏废,守住了根,传统文学的根脉未断;通俗文学和儿童文学蓬勃发展,市民文化和孩童文化未被忽略,而是雅俗共赏,齐头并进。大陆文学曾被切断的传统文学之根,在香港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民国时期兴起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香港也未曾沉寂,而得以延续拓展。香港接纳各种思潮,在延续传统中逐渐开始自己的文学进程。
    澳门文学发展之现状
    澳门文学起于何时?2010年,杨义撰文《西学东渐四百年祭——从利玛窦、〈四库全书〉到上海世博会》将澳门文学的缘起推至1582年8月7日——明朝万历十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进入澳门,象征着澳门文学史和西学东渐史源头,乾隆钦定《四库全书》收入利玛窦存世中文著译20多种选本如《乾坤体义》《测量法义》《几何原本》等。1884年,郑观应退居澳门郑家大屋,写成《盛世危言》,提及当年利玛窦东来,徐光启舍宅为堂,有奏留其教之疏,徐氏60岁后实验农业写成《农政全书》。郑观应从商业富国理念出发,主张“设博览会以励百工”,是从民族振兴角度倡导上海办世博会的第一人。澳门开埠近500年,史传类书籍丰富,1751年印光任、张汝霖合著《澳门记略》。屈大均被誉为“广东徐霞客”,在1686至1690年间多次居停澳门,1700年《广东新语》提及澳门的地理形势、奇风异俗、植物器物等。国外史家著述如1514年葡萄牙人皮雷斯著《东方志》记载濠镜。龙思泰是瑞典驻中国首位总领事,居澳22年,英文著作《早期澳门史》指出澳门是中国领土。
    澳门现当代重要作家详见“澳门文学丛书”四批33卷,一位作家一部书,如李观鼎、鲁茂、林中英、陶里、寂然、穆凡中、穆欣欣等。澳门文学研究学人队伍分布各地,研究重心在澳门本地和中国内地的暨南大学。国内以澳门文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8部,文学评论集20余部,澳门文学史3部,史料类整理3部,硕博论文24篇,知网收录期刊论文近150篇。1983年6月30日,《澳门日报》文学副刊《镜海》创刊,结束了以往澳门报纸只有综合性文化副刊的历史。《镜海·发刊词》大声疾呼“澳门应该修建自己的文坛”,被看作是当代澳门文学系统、自觉创作和研究的开始。
    新世纪前后,紧扣澳门回归母题,史传类书籍蓬勃发展。1995年,葡萄牙施白蒂出版《澳门编年史》。1996年,杰弗里·冈恩写成《澳门史1577-1999》,从全球角度研究澳门400多年的历史,开篇就论述世界经济中的澳门,细剖对日贸易、马尼拉贸易、地区贸易、外部竞争等议题;接着分析公民社会崛起、主权争夺战、食利经济等问题,然后论述战争风云中的澳门近代史,但甚少论及澳门的文化艺术发展状况。1999年郑彭年编写《重放的莲花——澳门开埠450年》,讲轶事趣闻,写通俗澳门史,从葡萄牙海上霸业起家,入澳经商传教,巧取豪夺华人财富和主权,讲到明清两朝与之斗法,苦力、鸦片贸易、不平等条约签订,讲至革命时代的葡藩没落之途。邓开颂、吴志良、陆晓敏等主编《粤澳关系史》 ,以时为序,从葡人入据前后讲到明清两代,再到抗战、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过渡时期的粤澳关系,论述广东与澳门唇齿相依、相生相扶的关系。回归10周年,粤澳两地专家策划编撰《浓情大三巴》,从澳人治澳、经济提速、旅游品牌、世遗文化、文教体育、社团文化、社会福利、一国两制、未来发展等角度,再现澳门10年化蝶展风华。谢后和、邓开颂著《澳门沧桑500年》分析澳门发展的三大动力:中葡政府对澳门政策、澳门民众对澳门变革诉求、国际形势变化对澳门的影响,论述中葡、陆澳、葡澳、粤澳、港澳五种关系。邓开颂参编专著还有《澳门港史资料汇编(1553-1987)》《澳门历史(1840-1949)》《中外学者论澳门历史》《澳门史话》等书,其中《粤港澳近代关系史》获1997年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澳门文化研究方面,1995年吴志良出版《澳门与中华历史文化》,1998年汤开建出版《明清士大夫与澳门》,追溯与澳门有关的历史文化与名人,1999年章文钦出版《澳门历史文化》,2005年张国雄出版《澳门文化源流》。有关澳门掌故、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也很丰富。澳门人黄德鸿写《澳门掌故》,分民生,民俗、行业、庙宇教堂、街巷、史地、诗文与名士、难忘的日子等篇章,讲述澳门衣食住行、自然景观、民情风俗等,趣事如广州话音注葡语、咸虾酱、喳咋、马交仔、铛铛佬、斩蛟龙、大碌竹、卖懒、行花市等。每篇短文以讲古法写作,如专栏文字,类于叶灵凤《香港掌故》。粤港澳三地都讲粤方言,因此掌故多有相通之处。李春满编撰《读懂澳门》,撷取了澳门人物、教堂、庙宇、节庆、美食等10类掌故。澳大利亚华裔学者谭达先《论港、澳、台民间文学》分论香港的歌谣、谚语、曲艺说唱、民间故事、报刊评论、资料类等,澳门的传说、民俗、风信、儿歌谣谚等。
    亲临澳门现场,感悟历史时间和地理空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赵鑫珊应澳门基金会之邀居澳两月,深度考察历史城区25处景点,以抒情诗文笔法写成《澳门新魂》,可谓澳门时空行脚,一如小思的香港文学行脚,主讲景点有教堂、寺庙、郑家和卢家大屋、坟场、剧院、炮台等。2009年王凡、刘东平《城变——澳门现场阅读》以新闻纪实笔法写澳门的历史更替、时事政治、经济转型、东西共融、建筑传承、文化交流、社会百态。2009年12月,澳门基金会策划并资助“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文选”12卷,涵括社会、行政、政治、法律、基本法、经济、教育、语言翻译、文学、文化艺术、历史、综合卷。钱乘旦2013年主编“全球史与澳门”丛书11部,有一本研究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三个法国人的澳门观察,分析商人贡斯当、画家博尔热、贸易代表团秘书兼摄影师埃及尔留下的书信、日记、著述、绘画、照片等历史资料,记录当时的澳门和广州,阐释东方与西方文化碰撞的错综复杂关系。
    21世纪之交,澳门学(Macaology)蓬勃发展,以文献档案、文化遗产为基础,以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为研究对象,探寻澳门模式与澳门精神。澳门大学致力于打造“澳门学”文化名片,2010年4月15日举办“首届澳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论文集《澳门学引论》。2011年10月19―20日,第二届在里斯本科技大学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近40位学者参会,以澳门学文献调查、实证研究为主要议题。第三届于2012年11月14-16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出版 《全球视野下的澳门学》,收集中英葡文的论文,搭建框架为:澳门学学科建设、宗教与文化、澳门与中外关系、中西文化交流、文献、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澳门自回归以来,经济迅速发展,由地区性的小城一跃而为国际性特色城市。近30多年澳门文学在文学定位、文化观照、土生文学、女性书写、文学与副刊、诗歌研究、叙事学研究和都市想象等方面取得了成绩,也展现出其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港澳城市文化气质虽有西式元素,但思想观念更偏向中式元素,锻造出融合中西的半唐番美学,由此建构出具有港澳特性的地域文化特质。港澳人有点像“鸡蛋人”,外、里、核三层不同,外表像中国人,过着看似很西式的生活,而骨子里又有着中国人的传统与保守。研究港澳文学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现中国新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中华文化的内涵概念厘定出发,省思港澳文学常见的传统文化符号,以及符号背后的人伦观念、传统文化血脉与西方文化移植、动态发展脉络、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转型的意义等。如今港澳台暨海外华文文学迅速发展,世界各地的华文文学呈现出新的创作视野和理念、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文学版图迅速扩张,已成为21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新学术生长点,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研究队伍日渐壮大,成果日益丰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