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通过文旅融合“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这为我们在保护好文物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文物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正确认识文化遗产的本质,是实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前提。文化遗产的概念源于19世纪发生社会巨变的欧洲,体现为对过去的物质性存在的某种人文关怀,主要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能够展示以往辉煌文化的物质载体。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有力地推动了文化遗产概念及其保护路径的国际化传播。与此同时,许多国家也致力于保护、宣传本国的文化遗产,以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本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然而,学者们很快发现,这种源于欧洲的文化遗产概念过于强调物质性,其倡导的“静态化”“隔离化”保护理念容易导致遗产“固化”“僵化”的后果,不利于让文化遗产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而且,传统认知下的文化遗产概念仅强调其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缺乏对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关注。尽管在国际层面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拓展了人们对文化遗产概念非物质性的认知,然而,如何统筹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路径,使其融入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即如何提升文化遗产的社会及文化价值,却成为国际遗产研究领域的难题。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如何让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与群众互动的文化纽带,是人们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探索文化遗产的活化路径,“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更好地发挥文化遗产的社会及文化价值的重要一环。文旅融合,恰恰为新时代文化遗产的活化提供了可行性路径。
    旅游是行走的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旅融合是新时代人民群众的一项重要需求。2018年3月,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整体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为文旅融合提供了绝佳的制度基础。同时,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统计数据,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达55.39亿人次,同比增长10.8%,旅游已成为不少民众的重要生活方式,庞大的出游人群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而且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旅游则为文化遗产与人民群众的直接接触及互动提供了重要方式,成为传播文化遗产社会及文化价值的重要路径。在推进文旅融合的过程中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需以人们与文化遗产间的情感互动与文化互动为中心加以开展。
    第一,供给“打动人心”的旅游产品,增强文化遗产的体验性。文化遗产是过去的文化遗存,见证着中华文明的灿烂过去,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如何将其蕴含的深厚内涵及价值传达给人们,关键是要实现“情感互动”。比如,在挖掘、阐释遗产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构筑文化遗产场景,打造一系列凸显传统性、激发人们情感的旅游产品,包括历史文化街区、遗址公园、实景演艺、文创旅游纪念品、节庆活动等,增强人们对文化遗产的理解、想象和体验,使文化遗产内含的精神和文化深入人心。
    第二,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基因,拓展当代人的文化记忆空间。传统村落是“正在生成”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当代人的“乡愁”和记忆。传统村落中保留的大量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激发当代人的文化记忆,维系着人们热爱故土、热爱家乡的情感。因此,对于传统村落这类特殊的遗产,不仅要保护并塑造其外在的传统风格,还要适当保留部分具有传统韵味的手工技艺、劳作制度以及传统习俗等,再现一些即将消逝的传统场景,以留住传统村落的“原味”,拓展当代人的记忆空间。
    第三,建设文化遗产研学旅行基地,提升学生群体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度。研学旅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与在教室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同,研学旅行旨在让中小学生在旅行中欣赏祖国大好河山,学习中华传统美德,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化遗产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空间载体,能够为传承中华文明和传统美德提供情景教学的条件,是建成研学旅行基地的绝佳选择。在文化遗产地开展研学活动,一方面能够使学生们在旅行的特殊时空中感悟人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另一方面能够使其“在场”感受祖先留下来的传统哲学和智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从心底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对文化遗产的认同和认知。
    第四,创新博物馆展品的陈列展示方式,提高访客与文化遗产间的互动性。推进博物馆展品的多元化、动态化、智慧化陈列展演,是活化可移动文物的关键路径。博物馆汇聚的大量出土文物,见证了历史的发生与发展,然而长期以来,许多博物馆的文物陈列方式单一,成为“沉默”“无声”的展示场所,对人们的吸引力不高,访客稀少,严重阻碍了可移动文物这种物态文化遗产与访客间的情感互动及文化互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VR、AR等现代技术手段能够将文化遗产内含的精神生动而准确地呈现出来,实现博物馆文物的全景式、立体式、智慧化、活态化展示,使访客沉浸于智慧化手段所营造的文化场景中,更好地读懂、理解、热爱文化遗产,这大大增强了访客与文化遗产之间的互动性。
    第五,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结合,提升文化遗产的地方融入度。相较于物质类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征在于其与地方社区及群众的深度关联性,地方要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组成部分。然而,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缺乏融入当代社会生产体系的有效途径,面临着传承艰难甚至失传的严峻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化利用,一方面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体现着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其在当代社会生存的产业依托,拓展其传承空间。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结合的方式日益多样化,如在旅游景区设置非遗展演、互动项目,通过文创设计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旅游纪念品,在博物馆定期开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发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景区或民俗博物馆,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化是一种活态传承方式,既能提升游客对于目的地文化的体验和认同,也能提升地方群众对本地文化的认知度和传播度,有效拓宽了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路径。
    (作者:苏小燕,系洛阳师范学院副教授、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145〕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