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75周年。75年来,《讲话》的精神历久弥新,在我国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评论中薪火相传。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如果把《讲话》比作一座丰富的理论宝库,“人民”无疑是其中最闪亮的一颗明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及文艺工作,全面继承发展《讲话》精神。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中,“人民”是当之无愧的关键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则是贯穿其中的一根红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意味着文艺要反映人民呼声,赢得群众共鸣。《讲话》中说,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民的梦想是灿烂绚丽的,为人民的艺术也应该是色彩斑斓的。验诸文艺实践,大凡优秀的作品,总能击中一个历史时期人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从而引起群众广泛的心理共鸣。前不久,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掀起收视狂潮,就为此作了一个很好的注脚。2015年热播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同样如此,以对人民精神诉求的回应换回了无数真诚的点赞。再如,话剧《兵者,国之大事》贯注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深刻的反思精神,电影《湄公河行动》高扬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国家荣誉感,都呼应了人们对国家强大的心理期待,形成了大气磅礴的艺术力量。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展现了改革年代普通百姓的创业史,赞美了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挖掘出人们对经济发展之道德内涵的希冀。电视剧《嘿,老头儿》直面广受关注的老龄化现象,以温暖感人的故事呼唤人间真情。这些作品的题材、体裁和艺术手法各不相同,但都取得了创作上的丰收,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在于遵循了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一文艺创作的铁律,捕捉到了人民对国家强盛、社会和谐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用艺术的语言说出了群众的心里话。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也意味着文艺要坚定文化自信,赞美民族英雄。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讲话》早就提出,要继承过去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实践一再证明,有没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有没有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直接决定着创作的成败。任何优秀的作品都不可能是一己悲欢的流露,而必然具有深厚博大的家国情怀。文艺家只有怀揣人民史观,走进波澜壮阔的光辉岁月,那些看似湮没在时间之河中的伟大人物和悲壮故事,才会鲜活地站立起来。在近年的文艺创作中,不论是电影《百鸟朝凤》、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还是歌剧《白毛女》和《长征》、话剧《从湘江到遵义》、电视剧《天涯浴血》、儿童剧《红缨》展现的艰苦卓绝、轰轰烈烈的人民革命历史,抑或电视剧《海棠依旧》和《彭德怀元帅》、豫剧《焦裕禄》刻画的不朽人物形象,以及评剧《母亲》呈现的普通而伟大的平凡百姓,都以符合艺术规律的手法呈现出了艺术化的历史,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了传扬,把我们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东西、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展现给了世人。 导向,需要旗帜鲜明地引领,需要百折不挠地坚守,还需要真诚坦荡地校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实现我国文艺从“高原”向“高峰”的迈进,是文艺创作者和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共同的使命和职责。《讲话》曾对文艺批评特别是文艺批评的标准作了专门的论述,明确指出文艺批评应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提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确实,文艺批评是文艺精品的磨刀石、文艺创作的啄木鸟,也是文艺生态的护林人。近年来,红包批评、人情评论、圈子评论的市场逐渐缩小,开展建设性的、专业性的文艺批评越来越成为创作者和批评家的共识,清朗、正派、健康的批评之风正在形成,文艺批评对创作的效用日渐显现。保持并推进这一良好的趋势,既需要一大批善批评的文艺理论家,也需要一大批懂理论的文艺批评家,合力建构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和文艺评价标准。这一套文论体系是内生于中国文艺实践、孕育于文艺发展历史的思想结晶,是那些生动的文案、学案的理论形态,它不是古代文论的注解,更非西方文论的搬用,但应具备融汇古今、通释中西的特征,从而为当代中国人在文艺领域搭建与古人交流、与洋人对话的平台。与此相应的文艺评价标准,则应符合中华美学精神,展现中华民族审美风范,反映当代中国人审美追求,既遵循对文艺之“道”的追求,又具备对文艺之“技”的考量,真正能够发挥激浊扬清、褒优贬劣的重要作用。惟其如此,创作和批评的双翼才能把中国文艺带向人类精神更加广阔的天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