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斯·雷克思罗斯与老子的“上善若水”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9:11:32 光明日报 吴晓梅 参加讨论
中华文明对西方世界一直有很强的吸引力。英美文学作品中对于中国的描述可以追溯到乔叟的作品。在莎士比亚、弥尔顿的作品中也能找到中国的名字,那时的中国是个传奇性的国家。 到17世纪后半期至18世纪中期,中国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成为一个有智慧的国家,英美文学作品中也出现探索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趋势,尤其是以埃兹拉·庞德为代表的美国现代派诗歌,其风格深受中国文化和哲学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以肯尼斯·雷克思罗斯为代表的“旧金山诗歌复兴运动”,以及“垮掉一代”的加里·斯奈德、艾伦·金斯堡和后现代诗人W.S.默温等。 一 作为“旧金山诗歌复兴运动”的发起人,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诗歌更多体现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他热爱中国文化,熟悉道家思想,尤其熟知老子思想。他的诗歌呈现出对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接纳与吸收。 他在少年时期阅读了《道德经》,并接触到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他没有拜东方学者为师,这一切都是自修得来。因为家境贫寒,加之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他一生只上过两年学,但他终生勤奋自学,博览群书,其渊博的知识在美国现代诗人中可谓佼佼者。雷克思罗斯在十五六岁时读了庞德的《华夏集》,他为中国诗歌的境界、视阈、意象、情感模式以及语言特征折服,由此他迷上了中国诗歌。 19岁时他开始真正学习与研究中国诗,尤其是杜甫诗歌。他读了庞德编辑的欧内斯特·费诺罗萨的论文《作为诗歌媒介的中国文字》和宾纳与江亢虎翻译的《唐诗三百首》,似乎在中国诗歌中找到了新的诗歌创作路径。他认为以杜甫诗歌为代表的唐代诗歌是沉思的诗歌,胜于华兹华斯的诗歌,在西方诗歌中只有波德莱尔和萨福的诗才具备这种诗歌的力量。 雷克思罗斯不仅模仿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技巧,还创作出不少具有典型山水意象的“中国诗”。他在诗歌创作中吸收了中国佛家以及道家思想,成为美国诗坛中主动选择并吸收中国文化思想成就最大的诗人之一。他对西方文化以及宗教传统感到不满,也对当时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状不满,而中国文化恰好能满足诗人内心的需求,他在中国文化中找到西方文明所欠缺的智慧。 雷克思罗斯说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代表西方文学最高成就,其诗歌传递出生命的价值在于友谊、忠诚、勇敢、崇高、爱情和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沟通。在他看来,中国古代诗人也表达同样主题,所不同的是中国诗歌没有关于宇宙价值观的正误判定,“在他们作品中人类及其美德只是宇宙一部分,就像顺流而下的水、屹立的岩石与缥缈的薄雾一样”。 二 雷克思罗斯创作了大量蕴含水的意象的诗歌,抒发和记录了自己身心合一的思考与创作历程。诗集《凤与龟》中的作品《又一个春天》,诗集《万物印记》中的作品《方丈记》以及长诗《心的花园,花园的心》等诗作能够具体体现出诗人对老子“上善若水”思想的理解与进一步深化的相关思考。他对《道德经》中水的思想理解受到阿瑟·韦利和李约瑟的影响,他把“道”解释为水,比喻竞争就像烟一样。他继续解释说跋涉到最高峰,会被第一场暴风雪吹走。他认为老子推崇不争和以柔克刚。可以说雷克思罗斯理解了老子提倡的“上善若水”的含义,懂得“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他提倡水的居下、柔弱、谦逊的品德。 老子喜欢把“道”比作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老子看来,水最显著的特点是滋养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总是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李约瑟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第二卷《中国科技思想史》中阐释水的独特意象,李约瑟概括水的特点除了柔弱、灵活外,还强调水包涵万物,容纳一切污垢的东西,但又洗涤万物,保持至清的特征。雷克思罗斯深受李约瑟的影响,他在诗歌《方丈记》中呈现出水滋养万物而不争的特点,凸显水洗涤万物,但又保持至清的特征。诗人其他一些诗歌也具有与此类似的显著特征。 《方丈记》记录了诗人在山中通过隐居生活,最终实现身心合一的经历。雷克思罗斯模仿日本镰仓时代诗人鸭长明的随笔集《方丈记》创作了该首诗歌。 诗歌以万物复苏的春季作为开篇,在新的一年春季到来中结束。为了更为便捷和最大限度地感受老子的思想及其境界,诗人选择住在山谷溪流旁的小木屋中,周围杳无人烟,于是他倾听到了“除了潺潺水声/一切都万籁俱寂”。除了上述通过听觉的感知,他也在视野内有了新的观察和感受,在日落时诗人观察到“星座更换显示出岁月更替/猎户星座落入海中”。猎户座最佳观测日期为12月上旬至4月上旬,在冬季星空中,它高悬于天上,非常容易辨认。星辰按照自然规律更迭,在北美洲的内华达山区,春季日落时天空呈现出不同的景象: 金星高悬在淡绿色的天空 昴星团在一块黑色云彩下 闪闪发光, 月亮穿过木星和土星 相位形成的L形 同时出现在双子星座之下—— 天上星辰更替与地上万物复苏同时开始,温暖舒适的雨水从枫叶和月桂树叶上落下,“注满狭长的溪谷/正如脉搏带来生命一般”。“水善利万物”,它孕育生命,犹如万物的脉搏,滋养天地生命。 三 有研究发现,在这一时期诗人同样阅读了圣安布罗(340–397)的诗歌,获得了类似的感受与启迪。在他看来,这位公元4世纪的米兰主教让圣奥古斯丁(354–430),希波勒吉斯地区(现阿尔及利亚)的主教“从一个光明与黑暗之战的世界/皈依到一个更加明亮,更加光辉的世界”。诗人思考“我发现了什么”,思索自己这个“更加明亮,更加光辉的世界”是什么?诗人想到“佛陀在《楞伽经》中/法力无边的笑,/照亮了众生”。 《楞伽经》是一部对禅宗、唯识乃至整个中国佛教有着重大影响的佛经,经文主旨说明宇宙万物皆有虚假不实,惟是自心所现(任继愈《佛教大辞典》1251)。佛陀讲述经文,指出世界上的万象万物就是相,人执着于相,就有了妄想,这些妄想扰乱了本来澄明湛寂的心灵,因而需要修行,超越妄心,净化自我,以如来藏妙净明心为境界,获得心灵的圆满与自由。诗人居住在山谷中,对山峦感受非凡,倍感亲切,因此他把峡谷比喻为女孩: 陡峭的峡谷 像女孩身体的大腿一样 包围了我 她的三身是 报身,和化身, 还有法身。 在诗人笔下,女孩身体有佛陀的三身——报身、化身和法身。报身,是佛陀智法的聚集,化身是佛陀在人世间的所现,法身,是真相。 虽然佛陀在《楞伽经》中的教诲让诗人得到内心光亮,但诗人对这个“更加明亮,更加光辉的世界”的认知更多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 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人的内心本来空明宁静,只是因为私欲和外界的诱惑,心灵蔽塞,因而需要时时抛弃欲望和成见,恢复心灵的清明,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老子曰:“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万物变化纷繁,各自回归到本根,返回本根就是静,静叫作回归本原。因此认识到回归本原是永恒的规律,就是“复命曰常”。诗人认识到这个永恒的规律,内心得以明亮。老子的复归思想让诗人“皈依到一个更加明亮,更加光辉的世界”,他舍弃私欲,回归到原本清净透明的境地,体悟到事物的本质。 这个过程在水流的帮助下得以实现。水洗涤万物。在幽静的山谷中,诗人的内心得以保持清净,他站在木屋旁,听到瀑布的落水与急速的溪流汇合发出的声音,他的心灵仿佛经过水的洗涤,变得澄明透亮。 雷克思罗斯深刻领悟到水是“道”的意象,“道”的作用无穷无尽,它让万物生长、繁殖,但不占有万物,所谓“生之,畜之;生而不有”。水的特点正是“道”的体现。在水的滋润下,樱桃成熟,熟透的稻谷已被收割,小河湾因为雨水充沛而欢快流淌,但水不和万物相争,也不自以为尽力而去把持万物,做到“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就是老子提倡的玄德,即水德。 因此,诗人的创作逐渐得以升华和拓展。当他走在多雨的山上,在越来越浓的雾色中,虽然天色苍茫,他的目光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一只蓝色的鹭“在绿色的,铜色的,香橼色的/割了庄稼的一长条田地里/抓老鼠”。看到眼前的自然景象,拥有内心智慧的诗人彻悟到“一切都足够了”。此情此景,让他感悟到老子提出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庄子对此进一步阐释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诗人认识到万物的本质是同源的,体悟到天地同根,万物一体,这就是诗人“已经多年未知”的一件事的答案。诗人冬天在自然中体会万物。他沿着小溪散步,听着和缓悦耳的溪水声,看着头顶赤杨树光秃秃的枝丫融入景中: 柔荑花随着月光照着的云彩 进入到朦胧的,纯净的薄雾中。 山脉,上面覆盖着湿漉漉刚长出来的小草, 像雾的云团一样无形。 小径上落叶 把月光反射成有雾的微光。 叶身狭窄的月桂树叶 看起来像苏东坡的竹子。 两头小鹿蹦蹦跳跳离开我 穿过树林,出出进进 背影像一缕缕烟雾。 月亮变得昏暗。 微风不再移动。 溪水声越来越大, 我回到小木屋, 云彩遮住了月亮 天空的月光 穿过光秃秃的树枝 映射在无边的,天鹅绒般的池塘里。 诗人的感悟往往是基于他在自然中的感受,例如当他站在池塘边,凝视之中“回想起/仿佛在家乡”。诗人消解心智,找到了心灵的家园,回归到本根,也就是“道”。他的身心与自然完全融和,正如“几小时后,缓慢落下,静静的,湿漉漉的,巨大的”雪片穿过无风的晨曦落在大地上,诗人和万物一起回归“谷神”的怀抱。新的一年开始,诗人体悟了“道”的“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他坐在橡树下,凝视着满月下春天盛开的白色果园,听到“橡树发出呼噜噜的声音就像狮子的呐喊,/听起来像是颤抖和喘息”。这是忙碌的蜜蜂在空树干上的蜂巢中发出的声音,他意识到蜜蜂将会忙碌一整夜。 山谷、水是老子形容“道”的常用意象。经过山中一年生活,诗人静心体会水的特征,见证水孕育生命,滋润万物的过程。在水的洗涤下,他的内心清净,心神气寂,看清宇宙、自然与人都是同源的本质。在新的一年春天来临时,诗人感受到橡树发出的声音,体会到以蜂巢为代表的自然界旺盛的生命力,体悟了“道”的永存。在诗集《万物印记》的前言,雷克思罗斯精辟地总结了自己的上述创作特征:“这些诗歌都是简单、个性化的诗歌,和我身心合一的经历相符合”。在这部诗集中,他实际上巧妙地融入阅读马丁·布伯、铃木大拙、老子、庄子和雅各布·伯麦等人著作的体验,使之构成一个内涵丰富的精神世界。 纵观雷克思罗斯不同时期创作的典型诗歌作品,可以看出诗人对老子“上善若水”思想的感知与接受过程。经过一个较为漫长的思考过程,他推崇老子“上善若水”的思想,理解水滋养万物而不争的道理,欣赏水包涵万物而保持至清的特征。作为一个典型的意象,他视水的这些品质为人生需要修炼的品德。在他看来,人们只有在大山中经历隐居生活,清除内心杂念与欲望,静心观察自然,他们才能体悟水的品德,内心拥有认识事物本质的智慧,做到人、自然与内心合一,彻悟人与万物同源的本质。在诗歌创作中,雷克思罗斯表达出老子的复归思想。 在诗人诗歌创作思想的发展过程之中,雷克思罗斯有感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各种思潮蜂拥而起的现状,忧心于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文明体系崩溃的现实,他通过自身实践,在东方老子思想中找到了重塑人类品德之路。就此而言,老子“上善若水”思想给诗人以重要的启发,使他认识到要重建西方道德体系,首先需要接受老子提倡的虚静与复归思想,正视人与万物同根的本貌,根除欲望,顺应事物的本来趋势,只有这样才有望在西方建立一个推崇简单、朴实生活态度的新型社会。因此,“上善若水”思想深刻影响了诗人的诗歌创作,他的诗歌呈现出道家思想的深刻洞察力,具有东方式哲思风格,展示出鲜明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特点。他的诗歌为美国诗坛铺就了将东方视角与西方实用主义相互融合之路。 文明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雷克思罗斯记录身心合一心路历程的作品使他的诗歌在风格多样的美国现代诗歌中独树一帜。他的诗歌是20世纪美国诗歌园地中一朵亮丽的鲜花,自然盛开,在繁花似锦的诗歌园地里散发着东方特有的香气,给这个大花园增添了不同寻常、回味长久的韵味。在雷克思罗斯影响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诗坛重新掀起一场向东方学习、采用中国模式创作的风潮,这个创作模式影响了其后在美国诗坛占有重要地位的很多诗人,加里·斯奈德和菲利普·惠伦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作者:吴晓梅,系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史景迁:我的老师房兆楹
- 下一篇:顿河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