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商藏》创作谈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5:11:40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一 我大约属于最早一批活跃在网络上的写手,2009年,参加了鲁迅文学院的首届网络作家培训班。实际上,开始网络写作,远远早于这个时间,甚至可以说,是网络的出现,改变了我的人生。 大约是1999年,我决定抛弃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写作。这一年,我因为开办书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被团省委和省劳动厅联合评选为四川省第二届下岗职工优秀青年兴业带头人,我同时还经营广告公司,餐饮娱乐和汽车美容等项目,因为自己开了一个网吧,通过网络认识了一大批文友,唤醒了我心里沉睡的文学梦,然后,把所有的生意都转让,人生之路由此转弯。 后来,在很多次的讲座和交流中,提到那十年随波逐流、醉生梦死的商场经历,我总是既辛酸又甜蜜地说,虽然人生很好的十年光阴“浪费”在蝇营狗苟中,但没有那段经历,写出的作品,就没有真实体验的厚重感。 十年的商场经历,让我比普通网络写手多了一些思考和责任,后来,这成为《商藏》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因为喜欢武侠小说,最初创作兴趣是写武侠小说,持续了六七年。我们那批武侠写手,掀起了一波被评论家称为“新武侠”的大潮,涌现的很多人,后来成为各个类型小说写作的代表人物,我自己也被誉为“川派新武侠”代表人物之一。 六七年间,我在《今古传奇武侠版》等杂志上发表了近20个中篇武侠小说,长篇《第八种武器》在2000年荣获首届“新武侠”小说二等奖(一等奖空缺),由台湾天海出版社在台湾出版。但是新武侠这波大潮退潮后,我决定转战其它题材。经过思考,决定选择现实题材。 我的第一部社会小说《大哥》2007年在天涯社区连载,风靡网络,被读者称为“一本让人追遍网络的奇书”,荣获首届书赢天下网络原创大赛亚军,由鹭江出版社出版。后来又创作了一些官场小说,其中《男人战争》入选年度排行榜,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猛虎市长》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青铜市长》获榕树下第四届网络文学原创大赛特别大奖,鹭江出版社出版;《百合心》致敬钱锺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2012年,因缘进入剧本写作,独立编剧了中影集团与好莱坞合作的重点剧目《李小龙·侠之重生》,2015年参与中央政法委与中央电视台联合订制的重点剧目《国家行动》编剧。这四五年间,虽然剧本创作成绩不错,但是我心中依然不时涌动着小说创作的冲动,也一直没有停止素材的搜集和思考。 2018年,我结束手中的剧本,终于能够抬起头来喘气张望时,我觉得,是时候回归小说创作了。 三 当我决定重新开始小说创作的时候,我既激动又忐忑。 尤其是我参与了《国家行动》这种重点项目的创作后,对于自己的要求和责任感,有了更大的提高。我首先考虑的是,我应该创作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够与自己的期待和野心匹配?毫无疑问,我必须在我擅长的领域作战,这就是现实题材。只有反映这个伟大时代,记录这个伟大的变革历程的史诗般的作品,才是我想创作的。 在类型上,我选择了商业这个切入口。我认为,社会的进步,直观的感受是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丰富;国家的发展,最具说服力的是数据,比如GDP,比如人均收入,所以在如何反映我们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变化时,从商业的角度切入,以大时代背景下一个普通商人成长,抒写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强大,更具有表现性和说服力。 然后,确定作品的主题。习总书记早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就指出,“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这就高屋建瓴地给我们现实主义题材创作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这要求我们作家们要在作品中表现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洞察历史大趋势,表达人民的美好愿望与热烈追求的能力,进而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高尚情操。我的创作思想是跟这个要求相承和契合的,也是这个要求在创作中的具体表现。 所以,我在《商藏》中特别关注作为一个商人的原则和责任,重新强调了儒商和商儒这对概念。《商藏》中的主人公和他的商业伙伴们,他们的精神境界高尚,目光不在一城一地,而是在于对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带领,具有深切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能够对抗各种压力,面对各种困难,坚韧不拔,乐观积极,一直昂首挺胸地走在路上。 在很多关键时刻,他们毫不迟疑地牺牲小我,顾全大局,把个人、企业的利益跟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我提倡的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然后是确立作品的主人公,塑造人物形象。这个人必须经历这40年改革开放,见证了这个伟大时代的变迁发展,亲身感受,并且伴随着国家和人民一起前进,同时,这个主人公又是我能够把握,寄托了某种情感和期待的。 根椐这个标准,我塑造了一个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大学毕业于90年代,经历了分配工作、企业破产、下海经商的年轻人,又是通过一步步奋斗、失败、成长,一路走到某个阶段的商界强人。 自然地,读者能够从作品中找到作者的影子。这个年轻人叶山河前半部分的商海浮沉,基本上是我当年商海浮沉的写照,后来叶山河到了更高层面的商业活动,则是我对一个理想商人的想象和期待。 主人公叶山河的商场崛起,跟国家的改革开放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个人的成长与时代变迁的宏大叙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国事往家事写,而每一个人的命运又跟这块土地上的变化息息相关,这是创作中的着力之处。 同时,叶山河的成长不仅是外在的物质:金钱、身份、地位,也包括他的精神层面和个人情感。我特别强调了他个人修养,素质能力,尤其是做为商人的理念。 我用了一幅集句对来形容:十万狂花如梦寐,一片冰心在玉壶。无论外部世界多么幻乱变化,守住内心宁静。这就是《商藏》的“藏“。 接下来,就是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在地域上,选择了我所熟悉的大西南,并且在作品中刻意强调了这一地域特征,比如氛围、美食、风土世情、人文地理等。 在素材的选择上我也做了认真的思考。这几十年国家经济的变化,有一个行业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房地产行业,这个行业也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在以西南最大的城市为背景的创作中,有一些人和事是绕不过去的。所以这些素材,就化为《商藏》中的云山国际和西川省蜀都市。 同时,国企改革、互联网兴起、金融危机、开发大西部等重大事件,都将做为素材在《商藏》中一一呈现。 在写作手法上,我采用的是:双头并进。为了让作品更加抓人、更加好看,《商藏》开篇就切入一个大背景下的大项目,立刻就让读者紧张起来,甚至我还加了一个作为噱头的楔子:跟世界冠军的相遇。当第一个项目竞争白热化,叶山河突然壮士扼腕,令人一愕,却是早已成竹在胸,瞄准了下一个更具代表性的“一生之城”——西南第一大盘云山国际。 大幕拉开,读者已经沉浸其中,《商藏》再回头从容呈现主人公十多年前的艰苦奋斗,叶山河的年少浮躁、失败与反思,与现在的成熟稳重、智珠在握对比,这样可以夯实他成长成熟的基础,增加作品的时代感和厚重感,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完成对于整个改革开放历史的全景记录。 四 《商藏》的创作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了现实题材创作的时效性和永恒性。“文章合为时而著”,现实题材的人物、矛盾、情感等,来自于当下的生活,所以它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商藏》时间跨度大,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下来,商业行为从最初的野蛮生长渐渐趋向规范化、专业化和精英化,从吃相难看到理性有序,从一心谋利,到谋事、谋人、谋局,从个人利益到家国天下,有了很大的改变。我特别强调和刻画了这样商人和商业的变化,同时,对于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努力契合当时的氛围和特点。 一个时间段有一个时间段的不同,无论是社会矛盾,思想和政府工作等等,比如我们的政府工作目标以前是发展,是GDP,当发展到一定阶段,环保就成为重中之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种区别对于现实题材的创作尤其要注意,表现在小说中,就会有不同的冲突和处理。 当然,也有一些东西是不会改变的,比如创作手法,比如精神内核。“纵观人文、历史、宗教的浩瀚星空,你更会发现,那些最璀璨、最具能量、最能穿透时空的,都是关于真、善、美的故事。”《商藏》中,依然强调细节的真实和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依然宏扬正义、奋斗、家国情怀等等。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题材的写作,要求作家必须扎根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并深刻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就从根本上指出了现实题材创作的方法,也是我始终坚持的创作原则。 所以我不像一些作家喜欢宅,而是走出家门,拥抱生活,不仅在高校进行教学活动,两次进入鲁迅文学院学习,也积极参与青联、政协、作协等各种社会活动,用真诚的观察和真实的情感滋养作品,用认真细致的态度去打磨作品,最后的作品才不是闭门造车、无本之木,才具有深入心灵的力量。 五 《商藏》从2018年4月开始在咪咕阅读连载,直到2019年5月杀青,整整一年一个月,我沉浸其中。坚持是个可怕的事情,它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方向和最后到达,甚至,包括爱与睡眠。 150万字,不仅仅是一个年轻人的商路风流,也是我对改革开放这段伟大历史的再现和歌颂,同时,也是对自己走过的这一段人生历程做一个总结。《商藏》先后获得了咪咕杯网络大赛优秀奖、四川省网络作家协会“十大影响力”作品奖、第三届网络文学+“最风光文旅IP作品奖”、现实类“十大影响力作品”,尤其是入选了中国作协2018网络小说排行榜,这是对《商藏》的肯定,也是对我创作的肯定。 回顾20多年的创作,无论是世情小说《百合心》,社会小说《大哥》、时政小说《猛虎市长》《男人战争》、商业小说《商藏》,到电视剧《国家行动》,我一直在深耕现实题材这一块,将来,也会继续这一块的创作,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现实题材,记录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抒写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赞歌。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虚从实出 见微知著
- 下一篇:不能仅以“爽”为创作目标——关于网络文学发展的四个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