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文艺报》社论:扎根人民 服务人民 鼓舞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希望大家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深刻阐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内在联系,殷切期望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人民、服务人民、歌颂人民、鼓舞人民。
    文学创作要服务人民、歌颂人民。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社会主义文学的根本方向、基本要求,也是文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并明确提出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为人民的命运写真,为人民的精神立传,文学工作者责无旁贷。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牢记文学创作的人民性,解决好“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等问题。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学和文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学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学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学工作者的天职。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心中有人民,笔下有百姓,贴近人民群众生活,温润人民群众心灵,在思想情感上与人民真正站在一起,以扎实的创作收获人民由衷的认可、喜爱与尊重。
    文学创作要反映人民、记录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立志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中国人民正上演着波澜壮阔的活剧,充满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文学创作既要反映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也要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抒写出人民群众在当下时代中命运的忧乐、渴望和追求。
    文学创作要贴近人民、扎根人民。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人民的实践和生活是一切文艺创作的源泉,文学工作者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努力深入革命老区、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深入军营学校、厂矿车间、村镇社区,深入改革开放和生产建设第一线。要走进人民创造历史的火热实践之中,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吃透生活底蕴,搜集创作素材,汲取创作营养。只有永远扎根人民,才能准确找到文学创作最根本的方法。
    文学创作要引导人民、鼓舞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要弘扬正能量,用文学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引导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审美水准、道德水平,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要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鼓舞人们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文学创作要服务人民、歌颂人民、鼓舞人民,就必须多出精品。马克思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人民需要文学,文学更需要人民。人民不仅是文学作品的欣赏者,更是文学作品的评判者。文学工作者要很好地服务人民,就必须提高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将最优秀的作品、最精美的精神食粮送到人民手中,将审美的愉悦、美好的希望送到人民心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日益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