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两点领会与得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鞭辟入里,振聋发聩,就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规律,就催生优秀文艺作品、攀登文艺高峰必备的主客观条件,必遵的创作过程和创作规律,提出了许多画龙点睛的真知灼见。讲话行文秀颖生发,浅貌深衷,言近旨远,让我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到如行山阴道中,目不暇接,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既得到深切的启示,又受到情感上的激荡、感染,产生了想重新投入工作的迫切愿望和冲动。
    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给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四点希望,凝聚了我们党在指导文艺事业发展,促进更多的好作品问世方面的文艺理论、文艺路线、文艺观念方面的共识。这些共识,既是客观规律,又是主观创造方面的艺术法则。我们应该用这些共识,来反思、衡量我们自己的工作。作为一个曾经的文艺批评工作者,我在接受这些共识的时候,不免回顾起自己在过去的批评生涯中发表过的文艺理论文章、评价过的文艺作品,是不是偏离了这些社会主义文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共识?鲁迅说,文艺批评家都是有自己的“圈子”的,没有一定“圈子”的批评家那才是怪汉子呢。这“圈”就是标准,就是一定的文艺观念支配下形成的文艺批评标准。现在,我们应该用这些共识,这些“圈”来衡量、校正一下自己的文艺研究工作、文艺批评实践了。毋庸讳言,这些年来,在文艺领域里,也和在其他意识形态领域一样,我们固有的基于社会主义价值观方面的共识,受到了诸多方面的冲击。举凡在社会主义文艺的历史、五四以来新文艺的历史,对标帜性作家、产生过广泛影响的优秀作品的评价,对一些文艺论争和文艺批评实践的认识和总结等方面,都客观地存在着许多相持不下的不同看法,清浊并存,玉石杂糅。在这其中,形成了一些不利于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不利于优秀作品产生的文艺生态,阻碍社会主义文脉健康血液流通,妨碍社会主义“文心”强劲搏动。直面现实,我们需要迅速发扬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诚恳的态度、强烈的使命感,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跑步看齐,向这次讲话鲜明、生动、有力地凝集起来的共识靠拢,锻炼、陶铸我们社会主义文艺博大的文心,为雕塑我们伟大祖国、伟大民族、伟大人民、伟大文化的龙姿凤影奋斗,用创作和批评实践,验证、创造我们伟大时代的新的文艺学,新的《文心雕龙》……在这些方面,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指明方向的理论纲要。
    二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梳理、阐发新的社会主义文艺学的理论共识、理论纲要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展现了带有他思想个性的具体性、时代性、典型性。讲话既有沛然而莫之能御的文气,又有清茂博硕的藻思和笔力,交织而焕发出文章之美,大家读了都感觉像一篇自然流畅、素中有绚的散文,其中有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为清晰有力地表达思想助力,给人很深的启示。
    比如引证的恰当和巧妙,就值得在学习时研索一番。普列汉诺夫曾经说过,引证是进行认真的论辩的弹药库。恰到好处的引证,有时会成为直达真相、真理的洞口。这里想谈谈让我分外感到兴味的几个例子。
    首先要说鲁迅。这篇讲话中引了鲁迅的两段话,一则是讲文艺与国民精神的辩证关系,“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这就是说,文艺源于国民精神,又反过来影响国民精神,文艺是国民精神中最健旺的战斗精神燃发的火光,又是引导国民精神前进、发展,照亮前途的灯火。这实际上是借喻取义,阐发了文艺学中关于文艺的本源性的文化特征、文化功能的原理,为创作“积极的文艺”加注、张本。
    另一处是引鲁迅批评一些现代作家格局太小“不免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的话,这与讲话中要求文艺工作者读好社会这本大书,吸纳今天中国大地上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全景展现生活”,避免片面性,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发出的“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这实际上触及到文艺怎样反映生活、作家怎样观照生活才能使创作成功、使作品富有生命力等关乎创作规律的问题。
    记得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曾6次提到鲁迅。鲁迅的文章,特别是后期的文章,深谙辩证法,分析问题全面、有说服力,是放射着恒久文艺之光的思想宝库。这些对鲁迅原话的引用让我们直接亲炙鲁迅原原本本的文化思想和文艺观念,清楚明白、无可辩驳地显示了鲁迅作为伟大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的历史地位和在我们文化建设中的现实作用,回答了鲁迅何以是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为什么是新文化、新文学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还引用了茅盾所说的“文艺作品不仅是一面镜子——反映生活,而须是一把斧头——创造生活。”一个妙喻,无需赘言,便澄清了那种把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等同于机械反映论的误解。现实主义对现实的反映本身便包括了对现实主动能动地作出评价,艺术创造本来就是含有人的主观因素在内的主客观统一的思维运动形式之一——这一现实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这一比喻中得到了显豁的阐扬。
    更为新鲜、更发人深思的是对托尔斯泰关于长篇小说创作的那段话的引用。托尔斯泰说:“如果有人告诉我,我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用它来毫无问题地断定一种我认为是正确的对一切社会问题的看法,那么,这样的小说我还用不了两个小时的劳动。但如果告诉我,现在的孩子们二十年后还要读我所写的东西,他们还要为它哭,为它笑,而且热爱生活,那么,我就要为这样的小说献出我整个一生和全部力量。”这说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主旋律作品,对歌唱祖国、礼赞英雄的作品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们应该否定那些内容空洞、主题先行、图解政治、艺术乏力的平庸之作(也即托尔斯泰嘲讽的那种可以“用它来毫无问题地断定一种我认为是正确的对一切社会问题的看法”的可以速产的小说),呼唤那些广阔而深邃地、细腻而雄伟地概括时代生活,形神俱足地塑造出历史进程中各种各样的人物,血肉饱满、生气灌注地创造出艺术典型,从而足以传世的作品。这也就是托尔斯泰所说的必须用“整个一生和全部力量”来创作的作品。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党对优秀作品、对文艺高峰的看法,既有高度严格的要求,也有浑涵万汇的气度,是包含在一个广阔的历史视野和审美视野之中的艺术形态杂多的统一、万殊的齐同。当然,创作这样的传世之作,攀登这样的艺术高峰,恐怕就不是可以朝发而夕至的,而是要在漫漫长途中求索,在默默无闻中潜修,苦心孤诣,呕心沥血,才能看到玉成的希望的。
    最让人感动的是,讲话引用了路遥墓碑上的铭辞,“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用来说明作家劳动的艰辛和投入。这是路遥在回忆《平凡的世界》的创作过程时自己说过的话,被友人摘出刻在墓碑上。路遥在获茅盾文学奖时发表的获奖感言中所说的小鸟与人民生活的大树的比喻,也被巧妙地化用在讲话中。这是对文学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对创作劳动的艰辛与坚忍的生动的形象显现,流露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优秀作家、优秀作品的熟谙和喜爱,让我们感到分外亲切,受到极大的鼓舞。
    以上是我初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两点领会与得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