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脱口秀还有很长路要走


    脱口秀, 源自英语“talk show”, 由主持人、嘉宾和观众在谈话现场一起谈论各种社会、政治、情感、人生等话题, 一般不事先备稿, 脱口而出, 因而被港台的翻译家们形象地翻译成“脱口秀”。这种主持人与观众交流式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面临的职业素养大大提高,而非专业性的主持人占据脱口秀主持人较大比例。对此,我从以下四方面谈谈脱口秀主持人的主持特点。
    第一,关于规范性和相对性。中国广播电视各类节目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的规范性,新晋的脱口秀节目也不例外,这也恰好体现了中国脱口秀节目鲜明的民族性,不同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某些脱口秀节目,点到为止、恰到好处的节目风格更能表现中国电视节目的特色;但是另一方面来看,传统型固然是好,可是时刻遵循旧传统,没有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难免就会陷入固守常态的局面,而推陈出新,守正创新,才能带来蓬勃的朝气和生机。
    第二,关于庄重性和保守性。中国脱口秀节目不仅具有规范性,而且具有庄重性,很多国内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在谈论社会上一些重大舆论事件或者较为严肃的社会民生事件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特征多为庄重严肃的,这与西方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在谈论新闻时事的时候语言不改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极为不同。不过,庄重性不是保守性,脱口秀主持人的发展空间和节目风格,还可以在接地气、达民情、动人心方面进行一些新鲜的探索。目前,国内某些脱口秀节目还停留在相互之间的“仿制”模式之内,彼此存在着巨大的类同性,这对于脱口秀的发展并不是好现象。
    第三,关于友好性和针对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友好性在中国脱口秀节目中体现得非常充分。比如《鲁豫有约》等节目就可作为这方面的例证:每逢面对一个比较尖锐的社会问题时,主持人通常都会采用娓娓道来的口气,以委婉的主持方式贯穿整个节目始终,而此时主持人的身份则是一个讲述者和倾听者,并不是辩论的对手。但是另一方面来看,脱口秀节目不同于其他语言类节目,还是应该具有明显的一些个人评价因素,倘若主持人过于温婉体贴,则针对性方面当然就体现得没有那么突出了。而如果脱口秀节目缺少了现场感与针对性,也就很容易削弱观众观看的热情,从而减少了感染力和吸引力。
    第四,关于交流性和表演性。中国脱口秀之所以可以在当前中国广播电视节目领域发展得如此迅速,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同其他电视节目相比,大大缩短了节目主持人与现场观众交流的距离。节目主持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难以触碰到的“明星”,而是活动在观众身边,与观众进行平易交流。脱口秀主持人运用轻松愉快的“聊天”式语言,引导观众们体会事件本身,并且提升自身精神素养和思想境界。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脱口秀主持人注重了评论语言的表达特点,强调了肢体动作与自身表述的和谐,却有时候忽略了自身与观众的进一步互动。这种主持风格虽然有亲和力,但是似乎还欠缺一定的表演性和冲击力。相比而言,国外某些脱口秀主持人,则特别注重节目中的表演形式,而不是播报形式。倘若主持人将脱口秀舞台当作表演舞台,台下受众的信息接受状态会更加轻松容易。
    一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说:“现在可能更多的节目将成本放在艺人身上,这个倾向越来越重,但我们从最开始就将重心放在编剧团队,这是脱口秀节目的核心所在。”中国脱口秀的发展道路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论从传播环境的需要,还是从受众对于新生节目形式的追求与渴望,中国脱口秀主持人都要从自身出发,找到属于自己的节目特点和表现方式,而不是满足于成为某些网络段子的“搬运工”,要切实将民之所想、民之所望落实到脱口秀节目之中,从而唤起观众中更多的、更大范围的真挚共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