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专题研究 > 影视文学研究 >

吕鹏 张君昌 郑春风:英国电视剧内容生产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抉择


    
    
    内容提要:公共电视台对商业策略的重视是其在当下寻求自身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以BBC国内各电视频道所播放的电视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各要素进行分析,探讨作为公共电视台的BBC在商业化和去管制化的背景下,其内容的播出和选择呈现出何种状貌。BBC在大环境的变化下采用了商业化策略,但这并不意味其公共电视属性的消解,也不意味着公共电视体制的衰落,而是公共电视台在新媒介环境中为实现自身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关 键 词:公共电视  公共服务  商业化  电视剧  BBC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新自由主义浪潮,对西方各国的电视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私有化、去管制化以及市场化思潮及政策的影响作用下,商业电视大规模兴起,并得到快速发展。公共电视在此情境下,发展境地却愈加艰难①。
    英国广播公司(BBC)作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电视台之一,也面临着同样的发展困境。发展初期的BBC,在执行总裁约翰·雷斯(John Reith)的领导下,就已逐步在英国国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公共广播服务体系,并由此确立了BBC作为公共广播电视台的基本定位。1954年电视法案通过后,BBC在英国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开始面临来自新成立的独立电视台(ITV)的市场竞争压力。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的思潮在英国兴起,撒切尔夫人执政后推行被称为“撒切尔主义”的各项政策,加快英国整个国家私有化及去管制化的进程。在一系列新自由主义思想为主导的政策的推动下,BBC除了需要面对之前以竞争对手出现的独立电视台,还需要面对1982年开播的英国第四台(Channel 4)。特别是“1990年英国的《广播法案》(The Broadcasting Act 1990)通过之后,世界各大传媒巨头纷纷进军英国的传媒市场,不是并购就是控股,政府向来控制比较严密的广播行业出现了大面积的商业化和私有化,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同时进军英国的传媒市场”②,BBC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存经营压力。“尽管BBC是由电视执照税支持的公共媒体,它还是要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去竞争”③。为适应政策及媒介环境的变化,BBC做出了诸多的变化与调整。
    商业化与去管制化的浪潮已经席卷了全球包括电视在内的媒介市场,像BBC这样的老牌公共电视台已经开始进行改革。除了大的环境背景、政策导向以及管理策略的改变之外,最为直接地体现在此浪潮之中媒介的变化的,就是其内容生产与播出的变化。假如我们认可公共电视台的身份,那么它又是运用什么手段在商业竞争以及管制放松的情境之下,在内容生产上进行具体的实践而得以维持其公共电视台的属性?这种具体的实践,也即内容的生产与播出是对商业化和去管制化的屈服,还是策略性地利用了商业化的手段,我们又该如何评价?与此同时,这种内容生产与播出的方式,又有何值得反思和借鉴的意义?针对于以上问题,本文拟以BBC为研究个案,进行具体的剖析和研究。
    二、BBC电视剧选择与播出情况
    在电视研究中,研究路径多种多样,不同研究路径反映着不同的问题切入视角,也代表不同的价值出发点④。为考察公共电视在私有化、商业化以及去管制化盛行之后的媒介环境中的发展变化,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共电视BBC进行个案研究。为使研究对象聚焦,我们选取在全世界都拥有最大量的电视观众的电视样态——电视剧,进行具体的内容考察。
    1.研究方法
    本文以内容分析的方法,统计出一年内BBC所属的本土频道所播出的电视剧,从题材、类型、生产国家、制作公司、播出频道等进行编码分析,从而评判BBC的节目选择、生产制作以及播出等是否依然坚持着公共电视的理念。
    具体的研究方法及数据采集如下:我们收集了BBC所属各频道在2015年全年(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所播出的所有电视剧的信息,在了解电视剧各种制作和播出的背景的情况下,对每部电视剧抽取部分或全部进行观看,从而进行题材归纳编码;之后,随机抽取部分电视剧集进行编码的交叉检验,以确保编码归纳的准确性。BBC英国本土的电视频道(BBC UK Channels)有:BBC-1、BBC-2、BBC-3、BBC-4、BBC-CBBC、BBC-CBeebies、BBC-Parliament、BBC-News、BBC-ALBA等。BBC播放电视剧的频道有BBC-1、BBC-2、BBC-3、BBC-4、BBC儿童频道以及BBC婴儿频道等。每个频道所播放的电视剧定位不同,形成一定程度的差异和补充。
    2.生产及播出情况
    统计发现BBC在2015年共播出电视剧52部,主要集中在BBC-1、BBC-2和BBC-3三个频道上播放,播放电视剧的数量分别为36部、10部和5部,分别占2015年度电视剧总量的69.23%、19.23%以及9.62%。BBC-4全年只播放了一部情景喜剧——《避难记》(Asylum),而其他专业化的电视频道均没有播放电视剧。2010~2012年连续三年的统计数据显示,BBC-1的平均收视率与收视份额都稳居第一的位置⑤,2015年的最近数据显示,BBC-1的劲头依旧⑥,这一方面源自其作为英国最早出现的电视台所拥有的持久影响力,也源自节目内容——除了电视新闻外,大量高质量的电视剧的播出有极大贡献。
    从2015年度BBC所播放电视剧的生产地来看,英国国产剧为48部,占全年总播放电视剧数量的92.30%。英国国内公司和其他国家联合生产的电视剧仅为2部,分别是英国与澳大利亚联合生产的《放逐之徒》(Banished)、英国与美国生产的《戏里戏外》(Episodes),约占全年的3.85%。同时,英国完全从国外引进的电视剧只有2部,都是从美国引进,分别是《美国奥德赛》(American Odyssey)和《恶搞之家》(Family Guy),约占全年的3.85%。
    从生产公司分布情况来看,BBC自制剧有17部,占总量的32.69%;BBC与其他公司联合生产的电视剧为18部,占全年播出的34.62%;而从第三方制作公司引进的电视也多达17部,占全年的32.69%。从BBC自制以及与其他公司联合制作的电视剧数量占6成以上。
    从类型来看,BBC所播出的电视剧类型基本覆盖目前电视剧的各种题材。我们依动作剧情、科幻魔幻、情景喜剧、罪案谍战、灵异惊悚、律政医务等为标准对BBC的电视剧进行编码、划分类型,得出在2015年BBC播放的电视剧中,情景喜剧、罪案谍战以及动作剧情是类型选择的主流,分别占30.77%、28.85%以及19.23%,而灵异惊悚和科幻魔幻类电视剧则较少。这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看出,BBC更加强调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关注。
    BBC所播放的电视剧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重视对传统优秀文学文本的开发与改编。在2015年BBC播放的电视剧中,有8部电视改编自经典的文学名著,占全年的15.38%。《狄更斯世界》(Dickensian)将英国文学巨匠狄更斯文学作品中的众多人物汇聚在一起进行故事的展开,《火枪手》(The Musketeers)则是直接改编自大仲马的文学名著《三个火枪手》,《波尔达克》(Poldark)是改编自英国小说家温斯顿·格雷汉姆的同名历史小说《波尔达克》,《英伦魔法师》(Jonathan Strange & Mr Norrell)改编自英国小说家苏珊娜·克拉克的同名小说,《神探夏洛克》(Sherlock)改编自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Adventure of Sherlock Holmes/The Complete Sherlock Holmes),《乔治·詹特利探案》(Inspector George Gently)改编自英国犯罪小说家艾伦·亨特的46部关于乔治·詹特利探案小说,《布朗神父》(Father Brown)改编自英国著名侦探作家G.K.切斯特顿的同名小说《布朗神父探案集》(Father Brown),《无人生还》(And Then There Were None)是改编自英国著名女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小说《无人生还》。改编优秀文学文本,或者播放改编自优秀文学文本的电视剧,是BBC电视剧制作和播出的传统之一。
    从不同题材电视剧在BBC各频道的播放情况看,各种题材电视剧在各频道播放分布形态与上述电视剧题材的总体分布形态趋势整体上是一致的,即各个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题材类型也以罪案谍战、情景喜剧、动作剧情为主,相比其他题材,科幻魔幻与灵异惊悚题材在各台比重均为最低。此外,各个电视台播放的各类题材电视剧的比重走势整体类似,这也反映出BBC各频道在电视剧上理念与风格的相对一致性。
    而从制作和播出的电视剧的题材选择来看,2015年BBC播映的电视剧,其题材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对当前社会相对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也有广泛涉猎。BBC电视剧的题材既有展示最日常化的家庭生活如《布朗夫人的儿子们》(Mrs.Brown's Boys)和《斯特拉》(Stella)等,也有对阿富汗战地前沿的呈现如《神奇兵营42》(Bluestone 42);既可以描画国家政治(如《大使》(Ambassador)),也可以刻画宗教信仰(如《布朗神父》),而其中社会警探与罪犯斗争题材的电视剧占据了很大的一个比重。从统计编码数据中可以发现,至少有13部电视剧的题材内容表现的是以警探为代表的社会正义力量与犯罪邪恶力量的斗争。此外,BBC的很多电视剧还对当前社会中相对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进行了反映和探讨,如《嬲》(Boy Meets Girl)中涉及到的对变性与同性恋问题的探讨;与此同时,BBC的电视剧在题材选择与制作时,也比较注重对于种族、阶级、民族、国籍、性别、性属、性向等的平衡。
    总之,根据统计我们大体上可以窥见BBC电视剧播出的基本特征。首先,BBC国内频道逐步走向细分化与多元化,电视剧的播出也逐渐细分。BBC专业化的电视频道一般不播出电视剧,而播出电视剧的频道,其对电视剧题材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偏好,比如BBC-2播出的电视剧,边缘题材或有争议性的话题的量就相对多些。其次,BBC主打英国国产电视剧,但也引进部分国外电视剧以及国内公司与国外公司联合生产的电视剧,而在引进播出的电视剧的制作或联合制作的国家以美国、澳大利亚等与英国有文化渊源且经济发生水平相当的国家为主。再次,BBC播放的电视剧在制作与生产机构来源方面呈现了三足鼎立的态势,即BBC自制剧、独立公司生产的电视剧以及二者联合生产电视剧呈一定比例的平衡。最后,在题材选择上,BBC的电视剧保持着一种整体的多样性,各种题材均有所涉及。不过BBC对一些题材有所侧重选择,如对情景喜剧、罪案谍战以及动作剧情电视剧较为侧重;而另外一些电视剧题材类型,如灵异惊悚和科幻魔幻类,则制作播出的相对较少。另外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BBC比较热衷于将经典的文学名著改编成电视剧。
    三、BBC电视剧播出特征的形成原因
    BBC电视剧的播出为何会形成上述的结构特征?这些特征是保持或强化了其公共电视的属性要求,还是向商业化、私有化和去管制化妥协的结果?
        
    
    
    本部分依托上文统计进行探讨。
    1.公共电视理念的内在需要
    “公共广播系统按照其提供的节目组合而有所不同,但它们的目标都是改善教育水平,提升文化标准。”⑦在世界范围内,公共电视台的具体运作方式虽然有所差异,但其在公共理念方面都存在普遍的一致性。这一点反映到电视剧的制作与播出方面,就意味着电视剧的题材应该能够践行公共电视的理念,因而在题材的选择上应该能够传承文化、提升民众的文化品味并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公共电视的理念是现代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产物,公共电视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遵循现代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基本逻辑,传承与发展维系现代国家与民族实体的精神理念。而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达成,政府以及公共电视台采取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性措施就是,坚持本土化的节目制作原则,强化对节目内容生产的控制,尽可能的保证本国家或者地区生产与制作节目在公共电视台播放内容中的比重。2015年度,在BBC英国国内各频道播放的52部电视剧中,英国本土生产或者英国本土公司参与制作的电视剧高达50部,占全年总量的96.15%。BBC通过大量播放国内生产与制作的电视剧,引导观众强化对剧中英国地理空间、种族群体、社会情景的心理接近性,促成一种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所说的“想象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ies)”的观剧体验,进而维系、凝聚与提升英国社会的身份认同与国族认同。
    公共电视台所追求的公共利益,一方面意味着必须促成社会公共福利的最大化,但另一方面,“公共”同样意味着具体的利益主体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公共电视为了满足国内社会各个阶层与群体的品味需要,体现他们的各自不同的价值诉求,其播放的电视剧在题材与内容的选择方面也就必须坚持多元化与平衡的方针,尽可能地扩大电视剧内容的适用与服务范围。
    英国政府规定,BBC电视节目来源必须坚持多元化的方针。这种多元既指制作单位的多元,也指具体题材的多元。《2003年通讯法》明确规定,“在BBC提供的电视广播服务范围内,BBC必须保证用来播放来自其他独立制作公司制作的多样化节目。”⑧在2015年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BBC引进播放的由独立制作公司制作的电视剧占全年播出量的32.69%,高于规定的25%。同时,BBC播放电视剧的类型和题材也表现出充分的多样性。2015年BBC所播放电视剧,包含几乎所有的电视剧类型。在题材方面,涵盖也十分广泛,既反应现代宗教人士生活如《呼叫助产士》(Call the Midwife),也表现律政工作者生活工作如《皇家律师》(Silk),甚至还有反应监狱中人群生存状况的电视剧如《阿衰与阿呆》(Crims);既能在BBC看到大量反映主流异性恋题材的电视剧,也能发现许多反映LGBT群体生活状态的电视剧,如《哈利法克斯最后的探戈》(Last Tango in Halifax)、《嬲》等。
    另外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英国等国公共电视的公共服务理念带有十分明显的精英主义立场,基本上对公共电视对于文化以及品味的提升的作用与影响保持着极为乐观的态度。因而他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启蒙与文化灌输,可以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准,从而达到教育民众的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BBC有将文学名著改编成电视剧向英国民众播映的惯例。2015年,这种惯例依然在实施。有多达8部电视剧改编自各种名著,从而以简小以及更易接受的方式向广大受众传播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而这种商业效益极低的改编,一般都是公共电视的“任务”。
    自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BBC虽然面临着商业化及去管制化后媒介环境的变化,但其电视剧在选择与播出过程中,基本上还是以各种方式践行了公共电视的理念与要求。
    2.国家广电政策变化的客观结果
    BBC电视剧的选择与播出,无疑也是英国特有历史——现实国情与广播电视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BBC奉行公共立台的基本理念一直没有改变,但对公共电视台该如何履行好自身公共服务功能的方式方法却经历了一个变迁的过程。从BBC建台以来,就什么是公共服务以及如何实践好公共服务,英国政府的管理层以及社会的认知存在一个不断变化和改进的过程。直到20世纪80年代,BBC才逐步形成了当前一种接近社会各个阶层、代表社会各种声音与价值诉求的节目内容风格。
    英国社会一直深受文化主义⑨影响,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建台早期的BBC也沾染着浓厚的精英主义和政治功能色彩,成为“致力于将工人阶级的休闲活动组织化和理性化”⑩的公共机构之一。在这种认知和判断的背景下,早期BBC的核心在于“协助提高并维持高尚的社会文化标准”(11),是“领导社会口味”而不是真实反映他们的生存状况与价值诉求。
    1962年6月,由皮金顿委员会(Pilkington Committee)对英国广电产业格局与节目内容调研后发布的报告否定了独立电视台(ITV)——作为BBC的竞争对手出现的电视台节目理念日益平民化(populism)的倾向(12),该报告得到了国会的批准和采纳(13)。直到1977年2月,在《关于英国广电业未来发展报告》(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the future of broadcasting)中,安南委员会(Annan Committee)才指出,“报告的目标是引导国内广播电视服务体系从一种规范的竞争状态走向一种规范的多元化与多样化状态”(14)。安南在1977年5月的国会辩论中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15)。自此,在强调维护BBC公共电视台基本性质定位不变的基础之上,寻求广播电视节目多元化的议题才开始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上。
    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理念在英国的兴起,又对英国广播电视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是在自由化浪潮的影响下,英国国内商业电视台的迅速发展,BBC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市场化与商业化大潮,使“广播电视从一种市场力量在其中扮演微不足道角色的政治和文化公共机构被改造为一个以市场力量为中心的产业,甚至对于必须为维持受众份额而战的幸存的公共广播电视台来说也是如此”(16);与此同时,媒介的去管制化趋势日益明显,这也使BBC在运营与节目生产、制作与播出方面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在此期间,撒切尔时代的到来无疑对BBC节目内容的制作与播放风格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与变革。这一影响集中体现在《皮考克报告》(Peacock Report)上。“皮考克委员会认为……消费者依然无法按照自己的选择直接观看节目”(17),报告明确提出了BBC和ITV存在缺乏关注受众需求、无视公民自由选择节目权利等问题。报告还进一步指出,“需要提供更多样化的节目类型和更广阔的消费者选择空间,使消费者能够拥有更大的自由来选择不同的节目服务和不同的消费价格”(18)。
    《皮考克报告》使英国广播电视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并对后来广播电视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持续深远的作用。“在皮考克委员会看来,英国广电政策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增强消费者选择的自由和促使节目制作商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丰富的节目内容,向消费者至上的市场体制转变应是英国广播电视发展的趋向”(19)。在这种理念的作用和持续影响下,BBC履行公共服务的内部机制也发生了结构性转变,其主导力量由政府与管理层的价值判断慢慢过渡到社会各群体的价值——利益诉求和市场需求的两个基本要素上。因此,BBC电视剧的制作与播出一方面需要考虑到社会各个群体的价值诉求与自我表达需求,如既要满足主流人群的观赏需求,同时又要兼顾社会其他群体、族群等;另一方面又要兼顾到市场竞争的压力,生产与播出受市场欢迎的电视剧作品,以争取更高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因此,BBC当前制作与播出的多元化题材与内容的电视剧,既是其自身历史发展的一种延续和调试,也是英国社会对公共电视台新时期的定位与现实需求的产物。
    3.媒介环境变化下的策略性应对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卫星广播和有线电视技术的大规模普及与运用,早期频道资源的稀缺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频道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丰富。BBC最初只有BBC-1一个频道,覆盖群体小,节目资源稀缺,既不存在播放多元化电视剧的硬件基础,也基本上不存在播放多元化电视剧的社会需求。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BBC的频道不断扩充,到2015年BBC国内外共建立了15个电视频道。与此同时,英国国内也出现其他电视台。1982年英国创立第四频道,1997年第五频道开播;1955年建台的英国独立电视台,经过中间的播停调整,至今固定拥有6个电视频道。“除了英国政府直接管辖的公共和商业电视台之外,英国还有具有外资背景的商业电视台”(20),其中较为代表性的是英国天空广播公司(British Sky Broadcasting),它是英国最大的付费电视频道,目前可提供三百多个国内外电视频道服务(21)。BBC自有频道以及其他电视频道的迅速扩张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之一,就是对节目内容需求的增加。需要数量更多、内容更丰富的节目去填充频道容量,这就对BBC电视剧节目内容的多样化提出了潜在的要求。
    同时,随着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BBC节目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其服务对象日益辐射至英国社会中各个群体、阶层。这也就意味,以公共电视台作为立台原则的BBC在制作、传输与播放电视剧节目时候,需要兼顾更多人群的审美品位与价值需求,以实现最普遍化的电视公共服务效用。而上述公共立台原则在BBC电视剧播放方面就体现为题材的广泛性、平衡性以及一定程度的教化性。
    而对BBC当前电视剧制作与播放同样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则是日渐风行的媒体消费主义(22)。新自由主义大门开启以后,该思潮在英国政治、思想、社会管理等各领域都成为指导性的思想,从《皮考克报告》出台开始,BBC节目的制作与播放也日益需要兼顾市场需求的情况变化,“在此趋势下,主张自由竞争、放松管制的媒体消费主义在业内逐渐占据上风”(23)。媒体消费主义对BBC节目制作与播出造成的深远影响之一,就是市场逻辑的渗透以及市场化给其所带来的巨大经营压力。媒体消费主义一方面意味着BBC节目内容生产与播出的选择标准不再单纯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而是日益受到来自国内外电视市场的商业化利益的影响,因此需要生产与播出更多凶杀、警匪、犯罪、肥皂剧等商业化题材电视剧,以吸引观众眼球。另一方面,媒体消费主义的兴起也同样意味着英国国内电视剧市场整体商业化的趋向。在国内,ITV、第四频道、第五频道面向市场生产的各种通俗化、大众化的电视节目,很大程度上瓜分了BBC在本土的市场份额;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跨国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推行,外国电视也进入英国抢占市场,如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早在1990年就与英国卫星广播公司合资成立了英国天空广播公司,重点发展卫星电视,后来又大力发展数字收费电视。同时,美国的几大广播电视公司以及欧盟成员国的广播电视也纷纷进入英国,因此BBC也需要应对来自国外电视台的挑战。为应对此种状况,BBC也不得不遵循媒体消费主义的题材选择与节目生产逻辑,生产与播放多样化的大众电视剧。此外,在媒体消费主义的大环境中,日益分化的受众群体无疑也对BBC电视剧的制作与播出产生了有力的影响。BBC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好国内电视观众,也需要兼顾到各个细分群体的偏好,生产与播出与之相适应的电视剧内容,这也内在地促成了BBC电视剧内容题材的多元化。为了应对降低节目成本与提高节目收视率的双重压力,BBC在电视剧方面采取的措施之一是,直接从国外引进部分相对廉价而又深受市场欢迎的海外剧。在2015年,
        
    
    
    BBC-2从美国引进了《美国奥德赛》和《恶搞之家》两部电视剧,该频道全年共播出电视剧10部,引进剧占全年播出电视剧的20%。与此同时,BBC也播放国内制作公司与国外制作公司联合生产电视剧,以开拓国外受众市场。如BBC-1和BBC-2播放了英国与澳大利亚联合生产的《放逐之徒》,BBC-2则播放了英国与美国制作公司生产的《戏里戏外》。
    从上文的分析中,基本上我们可以认为BBC电视剧播出特征的出现,既是其作为公共电视台的属性的要求,也是英国历史沿革与现实社会情境交互作用的必然选择,更是相关政策变迁形塑的结果。可以看出,作为世界最老牌的公共电视的代表之一的BBC,在私有化、商业化和去管制化的社会背景下,依然积极并努力地调试着自己的节目制作与播出策略,以期适应社会的变化,从而践行公共电视的社会服务理念。
    四、商业化背景下公共电视独特性之坚守
    在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外生存环境中,BBC不得不在经营层面做出策略调整,更加注重对商业策略的运用,其中既涉及到对内部事业结构的重新调整,以优化业务结构和缩减运行成本,也涉及节目内容与风格的调整,制作和播出大众化与多元化的电视节目内容,以争夺更多的受众。
    这种更加市场化的策略调整不可避免地会与其公共电视台的属性、理念产生某些抵触,正如皮特·古德温(Peter Goodwin)在上世纪90年代末所忧心的那样,BBC商业化应对策略的出台,不但不能更好地实现为社会公共服务的目标,反而是对其传统公众服务承诺的悖逆与威胁,(24)是公共电视台日益式微的某种迹象。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BBC经营策略的变化调整并不必然造成其自身性质的变化。“在新的传播环境下……通过采用新的手段和策略,公共广播不仅能够在竞争中生存下来,还可能提高和巩固在新环境下自己的地位。”(25)。因此,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中,为了继续发挥好公共电视台的社会功能,BBC这种策略的调整也是十分必要的。但与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电视台相比,当前BBC既继承了一些固有的形态的同时,也从具体的业务层面到抽象的理念层面显现出许多新的独特性。
    1.公共服务广播体制的延续
    作为典型的公共电视台,BBC在结构设置方面一直严格遵循着保持自身独立性、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根本原则。1927年,BBC获得“皇家管理宪章”(Roya Charter of Incorporation),并成立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作为公民的信托,力求独立于英国政府,负责管理与监督BBC的运行;同时为了巩固与维持这种独立,BBC不从党派或者其他商业力量获取资助,而是从用户收取固定“电视执照费”或有政府间歇性的财政补贴作为公司的运营资金,以从根本上确保自身不受政治势力以及商业力量的左右。由此,BBC奠定了公共电视基本的运行模式。
    在随后的发展历程中,BBC虽然经历各种组织机构和管理经营层面的变化,但这种公共电视的基本运作模式却一直继承着。2005年3月2号,英国文化大臣特萨·乔威尔(Tessa Jowell)公布了政府新时期的BBC改革方案——《英国广播公司皇家特许证书评估——一个独立于政府的强大的BBC》(26),在新的社会背景中再次确认BBC作为公共电视台的基本定位。评估对BBC的组织结构进行了一个重大的变革,宣布取消历时78年的理事会制度,成立BBC托管委员会(BBC Trust),主要职责是“在皇家宪章和其他框架协议下,负责制定BBC的总体战略方向”“审议BBC服务和国内外活动的战略与预算”以及“评估执行委员会(Ex-ecutive Board)在实现BBC服务功能方面的工作表现、活动和促使执行委员会对自身工作负责”等(27)。评估决定BBC继续持有“皇家管理宪章”,并继续向用户收取固定的电视执照费。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评估再次重申了BBC不能商业化,不得进行商业广告的招揽与投放。(28)上述改革方针不但没有触及BBC作为公共电视台的基本性质,而且再一次确定了BBC作为公共电视台的基本定位。因此,公共服务理念、电视执照费以及机构的独立性依旧是BBC作为公共电视台最显著的几个特征。
    2.市场化策略与公共服务理念的平衡
    BBC为了适应社会情境的变化,继续向英国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在具体的机构与业务运营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调整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逐步重视对市场化策略与手段的运用。BBC为了节省成本,从1986年到1993年间,裁员7000人,削减了1/4的固定职员,广播电台数从原来的48个减到1996年的38个,从而节省了数亿英镑的开支;(29)1997年,BBC以3.98亿英镑的价格向Castle Tower出售了自己传输业务(30);2005年,BBC又将自己的数字媒体子公司“BBC Broadcast”卖给了澳大利亚的商业财团,获得1.66亿英镑(31);2015年BBC又宣布裁员,主要精简管理层和后备支持岗位人员;与此同时,BBC还推出了其他改革措施,比如BBC-3停止电视播出而完全转变为互联网OTT电视频道。(32)通过这些措施,BBC的财务紧张状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BBC又将大量资金投向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数字电视,如成立了BBC-Choice(BBC-3的前身)和BBC Knowledge(BBC-4的前身),并开始大力发展自己的互联网服务等。上述举措都是BBC针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就如何更好地实现公共服务功能而做出的战略决策调整。同时,BBC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降低节目制作成本,也开始从海外购买与引进部分廉价而又受市场欢迎的节目。此外,BBC为了扩大自己电视节目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拓展海外市场,也开始加大与国外制作公司的合作,共同生产节目作品。
    BBC采取的这些措施似乎与公共电视台的一些核心理念与精神相悖逆。BBC用收取公众视听费,却冒着风险投资海外电视剧等节目的制作。这存在着商业冒险与投机的嫌疑。这是否符合公共电视台的作为?再如,引入与播放海外电视节目可能会对英国本土民族文化构成潜在威胁,这也与BBC传承英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存在一定的冲突等。但在新的社会情境中,我们更应该注意,正是“通过改进服务调整手段,公共电视事实上已经在这个多频道的时代重获新生。虽然公共电视所占的市场份额下降了,但是BBC采取的对策使得它保住了甚至加强了它在公共广播业的地位。”(33)
    3.“公共服务”理念的坚持与更新
    BBC当前所践行公共服务理念,既注重创台之初理念的坚守,也适时地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进行理念的更新,这也成为新时期公共电视独特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BBC建台早期,英国政府以及BBC管理层认为,电视的公共利益意味着BBC作为公共电视台应该在改进“懒散的工人阶级”和“无政府状态的社会”,扭转当时社会日益庸俗化的文化修养品味等方面有所作为。(34)在这种利维斯式公共利益理念影响下,BBC更多是充当政府管理社会的工具,其节目更多也是一种单调的说教式内容,而不是制作与播放能够反映当时社会各阶层生活状况,代表他们利益诉求的内容。其目的是将管理层认为“更高层级”和“更为优秀”的价值观念灌输给受众,以挽救“日益混乱衰败”的社会。
    上世纪80年,随着现代“消极自由”理念的进一步普及和被接纳,BBC所奉行的公共利益信条之内涵随之也发生深刻变化,“被允许成为自己的要求”(35)逐步突显出来。这种“被允许成为自己的要求”的原则上应该在“最大多数人”以及“少数者”之间具有同等的适用性。而且从更一般化的层面而言,“目前世界上奉行公共电视台制度的国家均希望照顾到最大多数人的需要,但同时也不忽略具有特殊品味及需求的少数者”(36)。
    不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媒介行业的垄断和集中程度越来越高,直接导致了电视节目内容愈发同质化,节目内容凸显中产阶级品味、排挤社会弱势与边缘群体等,这使得人们不免为媒介民主担忧。在这种情况下,节目的多样化、题材的多元化以及对社会普通阶层利益的表达等越来越被看重,也越来越被用作衡量BBC提供的电视节目是否达到公共服务效果的标准。英国《2003年通讯法》明确规定,英国的电视剧、喜剧、音乐、电影,以及其他可视化的和表演性的艺术应反映、支持和促进英国的文化实践及其多样性。在英国,这是实现公共服务电视广播目标的途径。(37)2016年文化大臣在议会中对BBC的公共服务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BBC要提供“有特色的内容与服务”,并要“更加透明和高效”(38)。
    因此,现代公共电视奉行的公共利益原则,内涵已包括要反映社会各阶层与群体成员的生存状况,保证社会公民充分的选择自由免受侵害,促进社会思想的交流,维护社会民主的氛围等,为社会各阶层公民“成为自己”培育环境,提供与扩展公民自我实现的可能性空间。与此同时,公共电视原来所奉行的理念中的“有益”部分,依然被承继下来,比如传承文化、提供教育等。具体到电视节目内容层面,这种理念就外化为对各社会阶层利益价值的关注,对内容与题材的多元化的追求,对不同利益群体在电视表征中的平衡等;与此同时,在采用商业化大众化的节目制作策略的同时,尽量避免过于“琐碎化”,而是注重文化教育以及对于社会的反思与家国的认同等。这一原则或理念在BBC所播放的电视剧中得到很好的实践。
    五、结语
    20世纪70年代后,BBC作为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电视台,在日益加剧的市场化、私有化以及去管制化的社会情境下,垄断地位已荡然无存,需要面对的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确保节目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不得不做出经营策略上的调整,更加注重对市场化策略的运用。这些调整反映到BBC所播放的电视剧方面,加重了对于大众化、商业化题材的选用,与此同时,也注重进行跨国电视剧的生产以及海外电视剧的引进等。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BBC对商业策略的运用并不意味其公共电视属性的消解。BBC市场化策略的采用,不过是在新的形势下更新公共电视理念的一种尝试和选择,并且这种尝试与选择既存在着环境逼迫的消极性,也存在着公共电视改革与发展的主动性。对于处于商业电视夹击中的公共电视而言,问题的关键不在采取商业化的策略,也不在于追求收视率,而在于如何在商业策略与扮演公共服务角色之间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换句话说,“现在公共广播服务面临的挑战就是,在这场传播革命的新环境里,既要利用好旧的体制,也要采取新的手段和策略”(39)。我们虽然很难对BBC采取的商业策略行动做出最终评判,但是,目前BBC为应对商业化与去管制化而践行的措施与策略,或许正在为世界公共电视探索一种值得关注的模式,也应该在某种程度上为面临转型、不断进行改革探索的我国电视台提供一定的借鉴。
    注释:
    ①Graeme Turner and Jinna Tay(ed.),Television Studies after TV:Understanding Television in the Post-Broadcasting Era,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9.
    ②杨击:《传播·文化·社会——英国大众传播理论透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③[美]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
        
    
    
    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④张斌、蒋宁平主编:《电视研究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Graeme Turner and Jinna Tay(ed.),Television Studies after TV:Understanding Television in the Post-Broadcasting Era,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9; Lynn Spigel and Jan Olsson(ed.) Television After TV:Essays on a Medium in Transition,Durham & 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2004.
    ⑤李宁:《国际传播视角下各国电视研究:现状与展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年版,第143页。
    ⑥(32)张海涛、胡占凡主编:《全球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6)》,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6年版,第241-256、244页。
    ⑦[美]克里斯汀·罗思—艾:《莫斯科的黄金时代——苏联建立的传媒帝国如何在文化冷战中落败》,蓝胤淇、陈霞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20页。
    ⑧UK Parliament,Communications Act 2003,Schedule 12,Part 1,1(1),p.413.
    ⑨参见[美]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1780-1950》,高晓玲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版。
    ⑩(11)(34)[美]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9、100、99页。
    (12)Committee On Broadcasting,http://self.gutenberg.org/articles/Pilkington_Committee_on_Broadcasting,2016-3-20.
    (13)The Pilkington Report On Broadcasting,http://hansard.millbanksystems.com/lords/1962/jul/19/the-pilkington-report-on-broadcasting,HL Deb 19 July 1962,vol 242 cc771-847,2016-3-20.
    (14)(15)Lord Anann,Broadcasting:Annan Report,http://hansard.millbanksystems.com/lords/1977/may/19/broadcasting-annan-report-1,HL Deb 19 May 1977,vol 383 cc916-1064,2016-3-21.
    (16)[美]丹尼尔·C·哈林、[意]保罗·曼奇尼:《比较媒介体制:媒介与政治的三种模式》,陈娟、展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50页。
    (17)(18)Mr.Douglas Hurd,BBC Financing(Peacock Report),http://hansard.millbanksystems.com/commons/1986/jul/03/bbc-financing-peacock-report,HC Deb 03 July 1986,vol 100 cc1180-93,2016-3-22.
    (19)李继东:《论英国公共广播电视理念的缘起和嬗变》,《现代传播》,2007年第3期。
    (20)李宇:《国际传播视角下各国电视研究:现状与展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年版,第144页。
    (21)材料来源:http://www.sky.com/shop/sky-bundles/? showbundles=skyPlus#! HD-7,2016-5-3。
    (22)吕鹏:《新闻消费主义:概念界定、历史脉络与电视新闻生产表现》,《新闻记者》,2013年第4期。
    (23)郭小平:《新自由思潮主义对当代西方广播电视事业的影响》,《新闻大学》,2008年第1期。
    (24)Peter Goodwin.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and New Media Technology:What the BBC Has Done and What It Should Have Done.Javnost/The Public,1997,4(4),p.59.
    (25)(30)(33)(39)洪浚浩、劳伦斯·舍里克:《BBC与BSkyB之战:新环境下公共广播电视与商业广播电视的竞争及启示》,《新闻大学》,2003年第4期。
    (26)(28)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3-84、84页。
    (27)Department For Culture,Media And Sport.Broadcasting:Copy of Royal Charter for the Continuance of 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2006,24(1),(a),(b),(c),8.
    (29)Bob Franklin,Newszak & News Media,London:Arnold,1997,pp.185-187。转引自赵月枝:《公从利益、民主与欧美广播电视的市场化》,《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2期。
    (31)BBC Broadcast sold off for? 166m,http://news.bbc.co.uk/2/hi/entertainment/4625357.stm,2016-4-15.
    (35)[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页。
    (36)翁秀琪:《公共电视立法应有之精神:从比较法观点论公共电视应具有之理念、形式与功能》,《新闻学研究》,1991年3月第44集。
    (37)UK Parliament,Communications Act 2003,CHAPTER 4,(6)(b),p.235.
    (38)材料来源:http://www.radiotimes.com/news/2016-05-12/bbc-white-paper-john-whittingdales-statement-in-full,2016-9-10.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