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后感 >

物种起源读后感2000字通俗易懂三篇


    物种起源读后感(一)
    为何达尔文要在自己的理论形成20年后才把自己的理论公诸于世呢?对此的解答各不相同,有人认为是由于时间、精力与疾病的问题,也有人认为是信仰的问题,其中包括达尔文不得不尊重妻子爱玛的宗教观念,还有人认为是策略问题.但我想这已并不重要了,最终达尔文成为了一位英国博物学家,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并且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从达尔文的故事中我们也可以学到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首先,学生的学习问题.这不是靠父母的强加硬逼,老师的循循善诱就能学好的,而是应该要让学生建立兴趣,学生有了兴趣,自然而然就会认真的去学习,也就能把他学好.例如新年比较流行的魔术,中国魔术第一人,他最初所学的也不是魔术,而是唢呐和钢琴,但也因缺乏兴趣和天赋,最后放弃,转而学习魔术,在自己坚持与不懈努力下,靠着自己摸索,最终成为世界级的魔术大师,并获得等价于魔术界的奥运冠军.
    其次,达尔文一生疾病缠身,却始终靠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完成了举世闻名的著作《物种起源》.所以不管我们学什么,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收获.如果总是半途而废,那么终将一事无成.这也深深的告诫我们学子,做事不能手重脚轻,有始无终,一定要勤勤恳恳.这也是做好一件事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如果连这都办不到的话,那就妄论要成功了,恐怕连做完都是一件难事了.
    达尔文自己把《物种起源》称为“一部长篇争辩”,它论证了两个问题:第一,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当时绝大部分读了《物种起源》的生物学家都很快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因此进化论从此取代了神创论,并且成为生物学研究的基石.第二,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然而当时的生物学家对接受这一点犹豫不决,因为自然选择学说在当时存在着三大困难.
    第一,是缺少过渡型化石.按照自然选择学说,生物进化是一个在环境的选择下,逐渐地发生改变的过程,因此在旧种和新种之间,在旧类和新类之间,应该存在过渡形态,而这只能在化石中寻找.在当时已发现的化石标本中,找不到一具可视为过渡型的.但在《物种起源》发表两年后,从爬行类到鸟类的过渡型始祖鸟出土了,以后各种各样的过渡型化石纷纷被发现,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从猿到人的猿人化石.
    第二,是地球的年龄问题.既然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是一个逐渐改变的过程,它就需要无比漫长的时间.达尔文认为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几亿到十几亿年.但是当时物理学界的泰斗威廉·汤姆逊用热力学的方法证明地球只有一亿年的历史,而只有最近的最多两千万年地球才冷却到能够让生命生存.虽然我们今天已知道达尔文是对的,而汤姆逊算错了,现在的地质学界公认地球有四十几亿年的历史,而至少在三十亿年前生命就已诞生.但是在当时,在地球的年龄问题上,人们显然更倾向于相信物理学权威.
    第三个困难是最致命的:达尔文找不到一个合理的遗传机理来解释自然选择.当时的生物学界普遍相信所谓“融合遗传”:父方和母方的性状融合在一起遗传给子代.而汤姆逊的学生简金据此指出:一个优良的变异会很快地被众多劣等的变异融合、稀释掉,而无法像自然选择学说所说的那样在后代保存、扩散开来.达尔文虽然从动植物培养中知道一个优良的性状是可以被保留下来的,但是他没有一套合理的遗传理论来反驳简金.因此达尔文被迫做出让步,承认拉马克主义也是成立的,并且可以用来补充自然选择学说.
    但如果达尔文知道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在1865年就已经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生物遗传并不融合,而是以基因为单位分离地传递,随机地组合.因此,只要群体足够大,在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时,一个遗传性状就不会消失.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一个优良的基因能够增加其在群体中的频率,并逐渐扩散到整个群体.很显然,孟德尔主义正是达尔文所需要的遗传理论.可惜,孟德尔的发现被当时的科学界完全忽视了.
    这就是达尔文当时在自然选择学说中所遇到的三大困难.虽然这三大困难对现代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真正的难题,因为它们已经被完美地解决了.但在当时对达尔文来说就有可能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甚至有可能摧毁他辛辛苦苦所建立的学说.我想这也就是创立一个新的学说所都要必须面对的事情吧,因为每一个学说都将要面临被人们所质疑,并在经过人们的实践后为人们所接受.我想只有经过这样的过程后所得到的理论才能更加的正确、充实、完整.这期间作者必定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与艰辛,就凭这一点,我们就应该为作者喝彩,因为没有他们的努力,哪有今天的成果.
    虽然达尔文在完成《物种起源》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这并没有影响他要完成该书的决心.我想正是因为这些困难,才使得达尔文在《物种起源》该书中运用了大量资料.并最终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且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
    一种新的理论的形成在所难免的具有一些瑕疵,因此进化论也具有许多的缺陷与不完善.第一,进化论仅仅是一种理论.它既非事实,也不是科学定律.第二,自然选择陷入了循环论证的怪圈即适者生存,存者即为适者,并且“适者生存”是一种有争论的自然选择表述方式,实际上更专业的表述方式应采用“生存和繁殖分异率”这一术语.第三,自然选择或许能解释微观进化,但它无法解释新物种的起源和生命的高级运转规则,并且进化论无法解释生命最初是如何在地球上出现的.因为找不到资料证明哪怕仅仅一种复杂的生命形式是从无生命物质中自发产生的.
    尽管进化论有许多的缺陷,但仍然不能掩盖住进化论所具有的巨大意义:第一,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他总结了前人在分类学、比较解剖学、地质古生物学和进化思想方面的成就,再加上自己亲身考察和对大量动植物变异做的系统研究,形成了生物进化的理论.
    第二,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以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为基础,有力地证明了造物主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从根本上推翻了长期统治生物学思想的各种唯心的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使人类在思想上发生了飞跃.
    第三,进化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重大的科学突破,第一次是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否定了人类位于宇宙中心的自大情结;第二次就是进化论,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并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
    通过学习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我们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因此人类也会不断地进化.那么人类在3000年后将会变成什么样呢?我想有很多人对此具有很大的兴趣,我也不例外.其中主要有三种说法:第一,未来人类将走上衰亡之路.著名的英国古生物学家狄克森认为,未来的人类将走上衰亡之路.因为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自然死亡是一种正常的优胜劣汰,会除去人类基因库中各种致病的坏基因.但在今天,由于医学的发展,使有病的人都能得到治疗,都能生儿育女.这样,这些人就会把体内的致病基因遗传下去,结果,人类积累的坏基因数目一代比一代多,导致人人都带有大量致病基因,因而体质越来越差.
    第二,未来人变成大脑袋、小身体的模样.加拿大人类学家瑟尔和塞格京提出了“直线进化理论”,认为人类将越来越强大.他们认为,50万年以后,随着人类对脑力的依赖性大大超过体力,未来人的大脑体积将远远大于我们现在的大脑体积,而肢体却渐渐退化萎缩,最后变成大脑袋、小身体的模样.
    第三,未来人在身体结构比例上和今天的人差别不大.还有一种观点就是人类的“稳定进化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与其他动物进化相似,人类的进化也不会沿着直线发展,因此不能以单纯的形体改变或大脑的变化来作为人类进化的标志.未来人身体结构比例上,和今天的人不会有多大差别,但未来人的聪明才智肯定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三种理论都有各自的依据与理由,但人类是一直在进步的,无论是智力还是身体,无论是大脑重量还是体重身高等等.但在短时期内人类当然是不断前进发展的.可要说人类可能会衰退嘛,我也同意,因为这毕竟是几千,几万年以后的事情,谁说的准呢?也许人类就真的灭亡了,但同时也可能产生了更聪明的物种也说不定呢!但这毕竟不是近期的事情,而是将来的事情,我们又何必执着于这个问题,给自己带来苦恼呢.适当的好奇心是好的,但有的时候也不要太追根究底了.
    《物种起源》具有很多的重大意义:这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标志着19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震撼世界的10本书之一,对人类发展进程产生过广泛影响的巨著,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经典译作,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其中也不乏一些伟人对它的高度评价.马克思就认为《物种起源》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李卜克内西则认为它是成为划分科学史前后两个"世界"的界限.而英国植物学家华生则认为达尔文是本世纪的、甚至是一切世纪的博物学中最伟大的革命者.我想也许华生的评价有点极端,因为在未来的世界谁也无法预知,但这已经充分说明了达尔文对人类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
    当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不仅仅是生物进化论值得我们学习,其中还有更多的观点,如自然选择学说,遗传变异,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这都非常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总之,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对我是受益匪浅,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即使仍然有很多地方我并没有理解,但我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有兴趣阅读这本著作.
    物种起源读后感(二):书是好书;只是翻译太差
    收到书以后,先看了序言和译后记,很感动,因为作者的文笔确实不错,也很符合我的语言习惯。于是迫不及待地看正文,结果很失望。虽然作者极力想去模仿达尔文那个年代的语言风格(译后记中称为“原著的古风”),而且我不否认这种风格也有很多人喜欢,但显然译者并没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另外,这部译著也存在译文的语序没有按照中文的语言习惯进行前后调整的问题,这也是众多英译汉著作的通病。这让我想起一个成语:邯郸学步。英语学多了,反倒不会说中国话了。至于其中的缘由,该有很多。虽然很感动作者选择第二版作为译著的蓝本,我也觉得这样做很好,但作为文化交流,是否应该更注重思想的清晰表达?如果这本译著也能出第二版,希望可以翻得更好。
    物种起源读后感(三):别让孤陋和误解蒙住双眼——谈《物种起源》编辑体会
    最初接到《物种起源》的编辑任务时,心中不是没有疑问的:“这本毫无新鲜感的‘老书’,国内有那么多译本,还有必要重新出版吗?”当获悉该书是我们的副社长和其他编辑人员几经周折,终于请到著名的古生物学家苗德岁执笔翻译时,我的疑问更是加深了。然而在经过一系列编辑、宣传,以及衍生工作之后,我不禁感叹当时的自己竟如此功利地看待这大有潜力可挖的经典著作,当真是“未受过高等教育”的愚人呀!
    对国内的很多读者而言,苗德岁这个名字或许相当陌生。但他在国内外的古生物学界,却是赫赫有名:他是唯一获得古脊椎动物学界的最高奖——“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罗美尔奖”的亚裔。由于苗德岁本人是古生物学专家,又是一位资深的中英文编辑,所以《物种起源》的编辑工作进展得可谓异常顺利。更多的时候,我这位“责编”只是像小学生听苗先生“上课”,在他的指点下进行工作,并时不时地为自己的孤陋和误解而羞赧。
    第一课是“版本研究”。众所周知,《物种起源》在国内已经有了诸多译本,多是以原文第六版,即达尔文生前的最后一版为母本的。那么再重译一次,该选择哪个版本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苗先生在动笔翻译前,做了大量的“版本学”研究工作,最终选择了从未被国内翻译引进的原文第二版。这样做的原因是:达尔文生前由于其“四惧”——宗教迫害、与人争论、夫妻不睦、财产安全,以及当时的科学局限,不得不在《物种起源》出版后一遍遍地修改自己的观点,不断地做出妥协和退让。以致到了第六版,虽然书的内容比第一版增加了四分之一,但其观点却变得支离破碎,甚至出现了不小的倒退,其中最主要的一点便是对“造物主之神力”的承认。相比之下,与初版相隔一个多月面世的第二版不仅改动极少,而且修订了第一版的不少拼写和印刷错误,反倒更能诠释达尔文原本的思想。
    第二课是解释“世人对达尔文的误解”。在编辑苗先生的译稿时,我发现有很多重要的概念,苗先生的译法与我们熟知的说法相异,例如“进化”被译为“演化”,著名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变成了毫无煽动性的“自然选择”。我原以为这种变化只是苗先生对文字的雕琢,却没想到,站在科学的角度,这里面可是大有文章:“进化”是单行道,朝着更高的方向变化;而“演化”是多条线发散进行的,有利的演化存活下来,不利的演化则死亡消失。至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则根本不是达尔文的观点,他只提出了“自然选择”。虽然从第五版开始,达尔文引用了斯宾塞的“适者生存”一语,但“他对此却是不无警戒的,还感到非常后悔”。当《物种起源》传到中国后,由于清末国势积弱,为了救亡图存,译者严复又加上了“物竞天择,优胜劣败”这八个字,将纯粹适用于生物界的达尔文主义引入了社会学的范畴——这便是国人对他的另一大误解了。
    如果说前两课是苗先生以生物学家的身份,对我这个因“跨行”而两眼一抹黑的编辑进行科普的话,那么这第三课,苗先生却实打实地以一位老编辑的身份告诉我,编辑工作容不得半点“想当然”。在《物种起源》的第十一章中,达尔文讲到了种子是如何被鸟类从一个大陆带到另一个大陆上的:鸟类吞下的谷粒在未进入砂囊之前,先存储在嗉囊之中,它们在迁徙的途中被猛禽撕裂,嗉囊中的谷粒便落在了途经的大陆上。看稿时,我见“嗉囊”一词反复出现,而“砂囊”则只出现了一次,便想当然地将“砂囊”统一改成了“嗉囊”。这一处误改被苗先生敏锐地发现,他不仅指出了我的错误,还详细地讲解了鸟类消化的原理。他说,凭借多年的编辑经验,可以猜到我为何会这样改,但是科学容不得半点偏差,若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下笔改动之前一定要多查多问,否则将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羞愧如我,怎能不将这一课牢牢记在心上呢?
    译林版《物种起源》面世之后,收获了生物学界和读者的诸多好评,并且很快加印。作为责编,我不敢居功,亦不敢掠美,唯有钦佩前辈的眼光,以及苗先生的博学和严谨。唯一可以自喜的,通过编辑该书,学会了不要让孤陋和误解蒙住编辑的双眼,也让自己又朝“杂家”和“合格编辑”的目标更进了一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