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中的“汉语之美”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8:11:13 《网络文学课》 newdu 参加讨论
网络社会有别于传统大众社会,“网络社会的基本单位已经变成了与网络相连的个人”“它的成员组织(个人、团体、组织)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在信息和传播技术的协助下,这些存在的坐标能被超越,从而创造出虚拟的时间和地点,同时在全球和本地的条件下行动、感知和思考”。网络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是网络社会的产物,也是网络社会原住民的表达方式之一。尽管,它受传统文学的影响,甚至也在模仿传统文学。但是,是一种局域的语言表达。 网络文学虽然没有采用独特的“符号”依然采用汉语写作,但是已经偏离了汉语纯正的语法,个别地方也出现了特定的“网络词汇”。 表意的汉字不再是网络社会的唯一选择,网络社会中的“网络符号”,比如表情包、网络术语都偏离了原初汉字的表情达意的意旨。 在语言大师索绪尔的定义里,我们依然能够找到他对汉字系统的完整论述,即:一个词只用一个符号表示,而这个符号却与词赖以构成的声音无关。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观念发生关系。这种体系的典范例子就是汉字。而在网络社会里由于观念与传统大众社会发生了差异与位移,因此,汉字的表意系统也发生了变化。 其次,网络社会中,所有的关系事实上已经被程序和代码所取代。传统社会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日渐数字化,这也意味着传统社会中的“抒情”传统不再被采纳。“今天的汉语能够与其它现代语言的各种文化相适应,能够准确无讹地翻译人类的任何思想制品。正是由于现代汉语的这种传媒功能,今天的中国人不仅不再闭关自守,而且比一般外国人更能理解和欣赏世界文化。联合国在它的工作范围内,把汉语列为几种通用语言之一,显然不仅有鉴于它的代表性,即十亿以上的人口在使用它,更是与其本身所具有的表意和抒情的交际效应分不开的。(绿原:《汉语,陌生的故乡》,《中国语》1995年第7期)”绿原所指的汉语传统也在经受着挑战。 网络社会,“汉语之美”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文学如何呈现“汉语之美”?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