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到戏剧:如何以经典再创经典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9:11:24 人民日报 王 瑨 周飞亚 参加讨论
对话人:罗怀臻(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宫晓东(国家一级导演,话剧《平凡的世界》导演) 宋宝珍(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 图为《平凡的世界》剧照。 近来,两部根据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话剧《平凡的世界》《铸剑》先后上演。其中,一个是厚重的长篇巨著,一个是轻灵的微型短篇;一个是现实主义题材,并着力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一个是对历史传说的故事新编,并进行了大量先锋的形式探索。这种有趣的对照,吸引了众多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改编话剧的种种思考。 改编经典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过程。如何以经典再创经典,是新时代戏剧人都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抓住文学经典的“魂” 记者:国外有非常多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的话剧,相比之下,国内改编的经典似乎并不算多。原因何在? 罗怀臻:话剧是“舶来品”,话剧的舞台表演又有着独特的“范儿”,或者说是“洋派”,中国古典文学和民间通俗文学不适合这种“洋派”的表演,所以改编的作品不多。新文学作品改编得要多一些,但是新文学的作家又比较注意体裁的分工,而国外的作家和剧作家彼此没有界限,完全根据题材与表达的需要。 宋宝珍:近年来,国家的文化政策鼓励原创剧目,各项资助和评价体系向原创话剧倾斜,使得一些剧作家在观念上对原创剧更为重视,也更愿意下力气。这是值得肯定的。而改编经典是一种冒险,改编者所做的新的舞台呈现,一旦与原著的叙事风格、基本内涵、美学特点、表现形式产生距离感,就容易引发理论界的批评和一般观众的不满。经典原作的艺术水准高,社会影响力大,固然可以带来市场号召力,但是又容易引发“好是人家原作的基础好、差是改编者的能力差”的论断。原作与改编的关系,不仅牵涉版权转让问题,而且牵扯着署名上的先后、主次之别,也使得一些剧作者宁可另起炉灶,也不愿在别人的炉火旁添柴升温。 记者:将文字搬上舞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要实现艺术形式的成功跨越,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罗怀臻:要成功实现二者的形式转换,文学性与戏剧性的和谐是关键。剧作家也有两类倾向,一类是偏重于“为文学的戏剧”,通常注重戏剧剧本的文学性,而相对忽视戏剧舞台的演出性;一类是偏重于“为戏剧的文学”,通常注重戏剧剧本的表演性,而相对忽略剧本的精神内涵和原创意义。转化成功的剧本应综合这两类之长,即把思想性与艺术性、文学性与表演性、继承性与实验性自觉地结合起来并努力达到和谐。 宫晓东:困难体现在如何删繁就简、萃取提炼,同时使舞台呈现具有独特的话剧语汇,打破观众在文学经典中形成的审美定式,给观众更新鲜的审美体验。于话剧创作者而言,抓住文学中具有强烈行动性的描写至关重要。最关键的是要抓住作品的“魂”,抓住作品穿越时代仍能和观众产生共鸣的精神内核,把文学经典的“魂”吸附和对接在话剧上、人物塑造中。比如《平凡的世界》,作为一部具有恢弘气势和史诗品格的长篇小说,在改编成话剧的过程中尤其考验“取”“舍”之功。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为此舞台剧集中描写了孙少安和田润叶、孙少安和贺秀莲、孙少平和田晓霞、田润生和郝红梅这四对人物的人生经历和情感波折。我坚信,没有这四对人物关系便失去《平凡的世界》之精华。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无纺织布“毡”
- 下一篇:发力文科,一流大学再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