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死活读不下去《红楼梦》”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9:11:56 人民日报 周宪 参加讨论
由于阅读习性改变,长篇小说正在失宠。如果真有一天把《红楼梦》这样的经典打入“死活读不下去的书”之列,那于中华民族璀璨文化而言将是无可挽回的损失。在浮躁时代养成大众阅读耐心,对改善社会阅读生态乃至整个文化生态,无疑十分必要,应当从文化强国建设高度予以重视并行动起来 今天,我们正面临人类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文化形态。人们赋予它许多称谓——“媒介文化”“信息时代”“高科技社会”“后工业社会”“消费文化”等。不管怎样称呼,有一点显而易见,那就是一种新阅读文化正趋形成,人们的阅读习性随之而变。 “超级注意力”难以专注于单一目标 记得5年前某出版社做过一个网络问卷,调查“死活读不下去的书排行榜”,结果匪夷所思,第一名竟是《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悉数在列。我想这个问卷结果20年前绝对是不可想象的,为何读者不再有耐心阅读《红楼梦》这样的鸿篇巨制呢?2015年发表的一份阅读报告用数字描述阅读生态的嬗变: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已高达58.1%,而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只有4.56本。一边是没耐心读长篇,另一边是越来越多数字化阅读,两个现象之间有无关联? 国外一些研究揭示其中可能的关联。曾任加州大学教授的海尔斯对美国大学生阅读做系统调研,发现“M一代”(即“媒体一代”)正在形成一种全新阅读习性,它呈现为一种越来越流行的“超级注意力”,那些学文学的大学生也不再热衷于阅读长篇小说。这一研究揭橥一个新发展趋向,公众阅读正经历某种转型,从传统“深度注意力模式”转向当下“超级注意力模式”。前者特征是长时间专注于单一目标,对单调状态有很高耐受力。此种注意力模式过去很常见,它就体现在纸质书籍阅读特性之中,可称之为“沉浸式阅读”。 近20年来情况骤变,智能电子设备等技术新发明大量出现,深刻改变人们的信息接受方式。比如玩电子游戏,屏幕画面每秒都在发生变化,使人颇感刺激;再比如上网浏览,新信息和链接即时跳入眼帘,庞杂多样的信息流动眼花缭乱,令人兴奋。海尔斯发现,超级注意力有4个突出特点:第一,认知焦点同时在多个目标间不停跳转;第二,偏爱丰富多样信息流;第三,追求有强烈刺激性的信息;最后,无法忍受单调沉闷的认知状态。她描述一个场景,一个大二女生在读《傲慢与偏见》,她10岁的弟弟在一旁玩“飞车大冒险”电子游戏。别看年龄只相差10岁,可他们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代人,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深度注意力主导”与“超级注意力主导”的巨大鸿沟。 如果我们从海尔斯研究结论出发,细心审视中国当下社会和文化,可以深切感受到我们的阅读文化正在经历一个巨大转型期。一种新的阅读文化正在形成,与之相伴的某种阅读新习性正在左右人们阅读。可以用如下几个字来概括这种阅读新习性:快、短、浅、泛、碎 。“快”是时间概念,意指慢读已不再流行;“短”是空间概念,意指短篇作品更趋流行,长篇巨作不再受读者青睐;“浅”是理解行为,阅读不求深解只求了解;“泛”是信息接受方式驳杂,如古人所言读书“博而不深”;而“碎”则指阅读信息关联性阙如,各种破碎无关的信息纷至沓来,将读者淹没在信息汪洋之中。 不仅普通读者如此,专业读者的专业文献阅读也出现一些相同趋向。有统计研究披露,很多专业读者往往只读一个文献的前三页,他们对文献的引用有46%只限于文献第一页,23%的引用限于文献第二页,77%的引用来自于文献前三页。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唐僧为何不敢留在女儿国?
- 下一篇:拿什么抵御“伪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