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现实题材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专家研讨张平长篇小说《重新生活》


    本报讯 暌违14年,近日作家张平带着他新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重新生活》再度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该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甫一问世便引起诸多关注。张平一如既往地保持了对现实的热切关怀和对国家民族的理性思考,与此同时却又一改往日反腐小说的写法,带来了更多新意和启迪。
    10月9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作家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张平长篇小说《重新生活》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阎晶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文联副主席、小说作者张平,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作家出版社总编辑黄宾堂,以及20余位作家、评论家与会研讨。会议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主持。
    《重新生活》由当前举国关注的反腐败入手,讲述了市委书记落马给至亲好友等普通人带来的巨大变化,姐夫一家的处境一落千丈,但最终“重新生活”。小说涉及教育、医疗、拆迁等民生焦点问题,折射出复杂的现实矛盾,表现出对时代和人的命运的深切忧思。
    李敬泽谈到,《重新生活》是2018年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成果,也是文学界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的重要收获。在这部作品中,张平一方面延续了自己的创作脉络,同时又有新的发展,这也反映了党在反腐问题上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的深化。小说对反腐的处理值得关注,作家没有做“景观化”处理,而是转入寻常生活的层面进行思考和追问,这也是对时代重大主题的有力回应和表现。重新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说意味着重新回归我们这个民族的道德和伦理准则,重新回到正当、正常的生活之中。
    阎晶明认为,“作家”对于张平从来不是一个虚名,他是“有作品”的,是当之无愧的主旋律作家。从其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是具有很强的黏合、融合能力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具有强大的故事性,而且这些故事还具有戏剧性和传奇性,单就小说文本而言也是很有研究价值的。表达对现实、人性的观照,包括对未来的思考和探寻,是张平作品的重要特征。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的时代背景下,以不同视角写出的《重新生活》,既有延续更有创新,体现出更加丰富的社会内涵,更具民生色彩。
    从《法撼汾西》《天网》《抉择》《十面埋伏》到《国家干部》,张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重新生活》中,人民的光辉更加耀眼、夺目。与会专家学者谈到,这部小说与以往反腐题材作品的写法相比进行了较大的探索,取得了值得关注的重要突破。小说没有直接描写腐败案件本身,而是集中笔力书写腐败对普通家庭的影响和“反腐”对其产生的冲击,指涉普通百姓在其中的命运遭遇。由此,小说具有了更深远的视野和思考,反腐败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活,是事关国家民族前进方向的重大问题。张平的可贵在于他不重复自己,而是与时代和人民同行,用心、用情、用功地创作,向着现实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断开拓。
    我们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现实题材作品,文学作品又该如何书写现实?大家谈到,现实题材创作是颇具难度的,《重新生活》以现实主义精神直面生活,深刻揭示了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本质,从日常生活层面来反映、思考时代重大主题。这部作品之所以给人以强大的思想冲击力还在于艺术的真实,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沉痛现实,被作者以非常集中、强烈的手法呈现出来,具有特别的打动人心的力量,为现实题材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借鉴。
    “也许,这才是我的一部真正的反腐作品”,张平这样评价自己的小说,“仍然是现实题材,仍然是近距离地描写现实,仍然是重大的社会和政治题材”,“通篇都是腐败对人和社会的戕害和毁伤。反腐势在必行。反腐功德无量”。张平说,现实题材实在太难写了,现实题材文学创作需要更多的关注和鼓励。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给现实题材创作提供了取材的富矿,但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再有难度也要面对要坚持,这是文学和作家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使命。
    (萧 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