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洁茹《如果蘑菇过了夜》:“苦咖啡”的绝境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9:11:23 文艺报 奚 榜 参加讨论
有作家提出“苦咖啡文学”的概念,但并未从学术上详细划分标准,因此我将之理解为宽泛的“中产文学”。“苦咖啡”成为一种符号,正如周洁茹小说《如果蘑菇过了夜》中的“披萨”。 周洁茹这短短的7000字中,对三种不同女性面临的情感困境做了探幽入微的研究,似乎有爱无爱,有性无性,有钱无钱,有职无职,人类的婚姻制度都被她敲响了丧钟。 《如果蘑菇过了夜》中的第一女主角只有一个名字“她”,指代一个群体。我想作家当然是刻意的。“她”有知识,嫁了不错的丈夫,住大房子,做全职太太,孩子读国际学校,自家和邻居全用英文名字,日常生活几乎不说中文,但是,丈夫长期出轨,为省钱不请工人,把妻子当仆佣尽力挖掘劳力,孩子也势利地对母亲冷淡蔑视。 这个“她”遭受如此待遇后,却不离婚。“她”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孩子。至少在小说中看出,“她”对孩子也是冷漠的,期盼儿子安德鲁暂去马来西亚,以便得以休息。为儿子叫一份披萨,也是厌烦而隐忍的。“她”不离婚也不是不能生存。“她”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那么,“她”不离婚很可能是因为“她”还爱着老公。“她”去睡工人房是自己提出的,“她”在那里等着他偶尔来一次婚内强暴,并且还会获得若干次高潮,这种形式上像极了赌气的爱人。丈夫那里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惟一能获得高潮的地方,也证明了这点。虽然“她”后来作为反抗与斗争,拥有了那么多婚外情。 从落水的杜十娘、出走的娜拉,到卧轨的安娜,以至于她们到“她”之间的所有女性,与男人抗争的代价似乎都比“她”所承担的大得多。“她”的丈夫似乎是故意给了“她”婚外情的自由,各玩各的。本来这时代是最不可能捂住隐私的。较之文学史上其他女性,“她”在争取的似乎是“爱情”。但爱情本身也是复杂的,也是尊严之类的代名词,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她”又与前述女性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复合。 这种抗争表面上看来是不够彻底的,因此可能被视为“苦咖啡”之一种。实际上,周洁茹的书写,早就已经抵达另一种高度。“她”的不彻底也许正是作家的谋略之一。 回到文本,作为平行宇宙的“她”的另外可能的生活,则由“她”的好友崔西和指甲女“樱桃”替代。女性的另外两种典型出路,依然是无出路的。无论已经成为了女强者的崔西,还是正在努力自强的樱桃,都无出路。她们与“她”,往前走,往后走,远兜远转,遇到的总不外是爱无能的男人们。这就是生活的全部——是的,全部——所以惊心。 于是,在女性那里,男人似乎成为了一种象征,成为了命运或人生这些巨大东西的代言人。后现代人的绝望困境,似乎如罗马斗兽场,怎么斗,都是在环形封闭圈里。 最可怕的是,周洁茹不会指出出路。她是如此决绝。 其实生命的绝境除了循环无意义的困兽斗,像《如果蘑菇过了夜》中的“她”与她们,另外一种,则是立地成佛,舍己担当。后者比困兽斗更加绝望,那是自己跳脱出来,对其余人类的一种俯视。 这种人类面临的真正的精神灾难,会有周洁茹等一大批能够准确把握时代微妙的作家来一一记录。周洁茹仅2017年就发表了近20个短篇。这批小说不仅技法成熟,达到了貌似什么都没说,其实什么都说了的高度,哪怕一句蓝天白云,一个海关官员的手套都意味深长,可谓字字珠玑。 毫无疑问,周洁茹的写作是一种有力量的写作,在文学史上具有特别的价值。她的大量作品都反映内地在港居民的生活,这种视觉是非常独特的,尤其是港文化曾经是几代人的开放精神之源,所以当周洁茹一点点揭开港生活的盖子,便有了非常象征性的意义,有点像《加州旅馆》的歌词背后表达的,我们所追寻过的繁花似锦的文化幻灭。我想她是有谋略的,不是自发而是自觉行为,因为她早已经是一位理性知性的作家。 如果不用《如果蘑菇过了夜》这样的题目,也不在结尾呼应之,更不写那个指向明确的梦,周洁茹的这篇小说当更显成熟。实际上,我们有时候会在评论某种高级写作中不谈语言,但在周洁茹这里,已经抵达相当高度的语言本身就成为了一种态度、一种角度、一种深度,作家在叙述中流露出的失魂落魄气质,就是这篇小说的彼岸。而上述的题目、结尾与梦,则与其本身的语言所要去的方向相悖。也就是说,周洁茹完全可以更加自信。别人能不能看明白,爱不爱看,于她来说,那又如何?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乡村文明进程的新观察
- 下一篇:玉珍:凛冽,或者是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