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世界文坛 > 作家印象 >

松浦弥太郎:消化不完的取舍会让我们觉得很累


    
    松浦弥太郎(Matsuura Yataro),1965年出生于东京,高中辍学后只身远赴美国。返回日本后,先后开设旧杂志专卖店m&co.booksellers,创办Cow Books书店,2006年起担任日本老牌生活杂志《生活手帖》的总编辑。著有《100个基本》、《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崭新的理所当然》《一个人独处和大家共处》等畅销作品。
    近日,松浦弥太郎携新书《写给想哭的你》参与上海书展活动,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就“治愈系”人生哲学为何广受欢迎、如何在信息过载的快节奏生活中自处等问题采访了松浦弥太郎先生。
    澎湃新闻:您在这本新书《写给想哭的你》的前言里谈到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逐渐拥有各种能力、技巧、资源,但是内心的不安却越发强烈,您觉得这种不安的根源是什么?
    松浦弥太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大家能够使用的工具和资源越来越多,比如网络、智能手机,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由于工具太好了,让我们可以接收到大量的信息,于是这些信息我们要做怎样的取舍,其实我们心里是消化不完的,这就会让我们觉得很累,同时对一些我们不需要的东西就越来越没有兴趣,这种失去兴趣就会让我们感觉不到生活的意义,所以,在我们这样一个技术发展越来越好的社会,人会变得越来越冷漠,缺乏关心,感觉到有压力,这就是造成我们现在越来越觉得透不过气、越来越不安的根源。
    澎湃新闻:确实,就像您刚刚说的,现在种种信息工具太便利了,信息泛滥,而您曾经在书里说,与信息保持适当的距离是美好生活的前提,但是大家现在无论是工作还是社交都对这些东西有很强的依赖,那在您看来要如何保持这个“适当的距离”呢?
    松浦弥太郎:这些很便利的东西确实现在是我们需要的,但是这里面肯定是要做好平衡,其中关键的一点是,你不要一碰到问题,先想到去依赖这些工具。而且,我觉得这些信息工具里是没有最真实的东西的,你对它保持怀疑的态度就不会产生依赖。即使我现在自己也做网络,也无非是把自己的经历、所见所闻给大家做分享,这不是强加给用户和读者的,这顶多是一种分享,而且我分享给你的也不是答案,更不是真理。所以我常常都会说,我是这样想的,那你是怎么想的呢?
    澎湃新闻:您在书中谈了很多关于“治愈”的生活哲学,这本书也被称为“自我修复指南”,但是人往往是知易行难的,看再多道理可能依然过不好自己的日子,对此您怎么看?
    松浦弥太郎:道理确实是大家都可以懂的,而实践也确实是复杂的,我认为在这中间要做到平衡最重要的是要自信,这种自信并非来自外界任何人对你的赐予或者压力,是你自己内心所做的平衡。事实上,到今天为止,我自己也依然还是处理不好知行之间的不平衡,从而影响自己的生活,有时候甚至会不想去上班,那遇到这种情况,我就是会尽量抛开一切外力,相信自己,再认识自己,从中努力地寻找到平衡。
    澎湃新闻:您觉得自己写的这么多人生经验、人生哲学,对读者来说是否具有普遍性和可行性?
    松浦弥太郎:我的写作习惯是这样的,我每天会把想到的东西马上做记录,随时随地,把想到的、有感触的东西记下来,写的是流水账,并没有什么核心的内容在里面,但我会定期把这些东西做总结,把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总结成我觉得最能够传递给别人的,最能够让大家理解的内容。我给大家的这些意见,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提炼出来的,我并不认为自己的人生经验会适合所有的人,但是要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可能要拿出一百个提案,如果其中有一个能得到一部分人的赞同,我觉得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我写了这么多书,这一大摞书里有两三个建议能够帮助到别人,我已经觉得很有成就感了。
    澎湃新闻:您常常被大家冠以“生活美学家”的称号,那在您的“生活美学”中最核心的理念是什么?
    松浦弥太郎:每个人对“生活美学”的内涵的理解都会不同,有的人可能会觉得买了一个名牌包就很好,有的人可能觉得住在很高级的房子里才是生活美学,而我所倡导的生活美学是自己能够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放松,能做到这种状态,不管你是处在什么环境或是生活水平,你都会生活得很好。
    澎湃新闻:您从高中辍学,开始闯荡世界,获得了比同龄人更多、更丰富的人生经验,您在书中也常常会以这些经历来鼓励读者,可如果现在回望,您会怎样看待自己当初的决定?尤其是现在这样的文凭社会,在这个问题上您会给年轻人怎样的建议?
    松浦弥太郎:我高中就辍学的经历是我自己都不太想去回想的经历,那个时候的自己就是想从现实生活和那个环境里逃跑出来,就是想脱离那种学校生活,寻找另外的环境。从那以后大概十年的时间,我就全世界地走,这段经历我并不认为值得张扬或者给大家借鉴,因为对我个人来说那也是一段“暗黑”的岁月。但是在那十年中,我学到的最好的一件事是,不管你走到哪个国家,语言通不通,只要敞开心扉去接触这个世界你都会遇到主动来帮助你的人。当人真的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帮助到我们的,并不是那些五花八门的系统啊、设备啊,而就是人本身才能帮人。正是这个理念成为我年轻时候那段时间的支柱,直到现在为止我也是这样想的。
    而在学历这个问题上,到今天我依然是有自卑感的,如果不了解我的人,可能还是会问:“你大学是在哪里读的?”日本当然也是学历社会,被问到这一点,大家还是会比较在意的,虽然对方不会说,啊,原来你只读过中学,但是他们还是会用“你只是初中毕业”这样的眼神来看我,这种眼光里会有让我觉得刺目的东西,所以,是的,我也觉得学历很重要。但是,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这种自卑感恰恰成为了我能量的来源。当然,现在还有些年轻人会问我说,我不想读书了,想退学,我会跟他们说,绝对不要退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