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标识度”谈起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10:11:36 文汇报 王兴全 参加讨论
随着 《全力打响 “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正式发布, “上海文化”获得强大的政策助力。紧盯目标任务,既对标 “最高最好”,又尊重自身禀赋,展现上海文化的标识度,需要“更敏锐的思想、更敏捷的行动”。 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拓展上海的三重“文化腹地” 一个文化都市的发展空间取决于其腹地版图,正如 “帝国时代”的伦敦之于英联邦,“美好时代”的巴黎之于欧陆,“冷战”时期的莫斯科之于前社会主义阵营,上世纪后半叶的纽约之于全球。首尔虽然在区位和语言上囿于一隅,却仍以资助补贴、明星效应、利基市场等积极拓展手段,将表演、影视、音乐、游戏推介到亚洲邻国乃至全世界,成为“韩流”中的城市“圣地”。 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上海有三重“文化腹地”。一是对于广域长三角地区而言,上海是文化中心,随着长三角地区快速交通网络的逐步成熟,以及区域经济分工深化,上海在广告服务、工业设计、表演展示、互动娱乐等方面的主导地位将益发突出。二是上海肩负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任,这是上海文化大都市建设的纵深机遇,上海文化可以借此打“全国牌”。三是上海具有外来文化实验室的内向功能,以及文化传播国际桥头堡的外向功能。借力“一带一路”建设和“华流”兴起的重要时机,上海正应以城市硬实力推动文化软实力传播,在世界上打响引领新时代潮流的“上海文化”品牌。 “集聚租金”“品牌溢价”与“朝圣”溢出效应 当今,国际大都市以主题乐园化为特征,辅以波西米亚的艺术区、名人故居改造的公共空间、消费品牌由内城至外围的等级体系,普遍呈现面貌和风格的趋同。在此背景下,除了城市历史文脉之外,能够保留都市个性和文化辨识度的因素,即是凸显城市引领地位的文化特质。纽约的媒体广告和视觉艺术,洛杉矶的电影和音乐,巴黎的艺术和时尚,伦敦的出版和表演,柏林的工业设计,东京的动漫,都是这方面的发展典范。特定文化形式的原产地标签,不仅给当地带来了繁荣的文化生产,让文化生产者乐于支付 “集聚租金”,也产生了 “朝圣”的各种溢出效应,让文化消费者乐于支付 “品牌溢价”。 到2020年,上海文创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13%以上,届时上海在规模上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已无可争议。而从可持续发展的长周期来看,具有上海特色的文化形式创新同样重要。当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正处在互联网平台时代,基于宏大历史和神话传说的小说、剧集已经形成了方兴未艾的世界 “华流”,腾讯、阿里等网络巨人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座座“文化大都市”。值得关注的是,上海正是新型文创经济密集应用的中心:ChinaJoy等以走秀、表演、展示、比赛、游艺、观光的场所世界,落地了电影、电视、小说、动漫、游戏的虚拟世界;上海为文创产业提供了规范的知识产权环境,以及充足的法律、商务、资本运营人才,吸引了哔哩哔哩、喜马拉雅FM、阅文集团这样的细分行业翘楚。这些文化资源与代表城市精神的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一道,成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风格利器。 以人为本,构建多元有序有活力的城市文化志 美国著名学者佐金在《城市文化》一书中,重点关注了城市文化志,其长期观察对象是由世世代代移民构成的文化都市纽约。今天,除了一般性的移民国际社区,国际大都市特别注重吸纳国际商业投资机构、国际组织入驻,或是以城市形象吸引青年创客,人口、文化、饮食、语言、生活方式因之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基于多样性的城市精神成为一个城市文化资源中最独特的部分。 对于上海而言,之前城市多元文化身份的构建主要通过择业就业等经济方式,随着人口、语言、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不断复杂化,身份构建开始以“文化熔炉”的形式进行。今天的国际文化大都市战略以人为本,这包括支撑上海文化首位度的腹地人口,城市服务密集应用的使用者,“漂”在上海的文化创客,彰显人才高峰地位的名家大家等等。这些人群构成了多元、有序和有活力的上海文化志,是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人文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共享世界杯带来的美好
- 下一篇:急功近利的“文学快餐”走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