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物保护热情需要呵护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11:11:29 光明日报 李思辉 参加讨论
据报道,近日,一些文物爱好者在陕西咸阳唐崇陵进行“走陵”活动。他们搜寻了多件陵墓石刻残件,并将这些残件搬到陵区监控摄像头下。他们表示,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唐崇陵内的文物。当地文物旅游局工作人员回应,搬运石刻行为未经任何官方渠道批准。也有人批评他们是别有用心,是打着“情怀”口号赚钱。 未经景区允许,未经文物保护部门批准,私自挪动文物确有不妥。一旦对珍贵文物造成损坏还涉嫌违法,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民间文物爱好者,必须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活动,不能任性而为。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此次唐崇陵“走陵”活动中,文物爱好者把散落在野外的文物残件收集到一起,而且放在了摄像头下,本身并没有毁坏或侵占文物的主观恶意。只是,他们所谓的“保护”欠缺科学性,以致事与愿违,反受批评。 近年来,包括“走陵”活动参与者在内的民间文物爱好者在增多,一些人不仅对博物馆里的文物感兴趣,对散落在野外的文物也很上心,有的还形成了自发参与文物探访和保护的圈子,这些都是文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表现。以往相当长一段时期,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整体不强,一些地方为了短期利益拆毁古建筑、古文物的事情时有发生。而在民间,很多人也只看重直观经济收益,对于散落在野外不易迅速变现的“老物件”缺乏热情。因此,近年来,媒体和专家一直都在呼吁公众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现在,文物爱好者在增多,文物保护意识在增强,一些人愿意花钱组团去探访陵园、亲近文物,很多人愿做文物保护宣传的志愿者,这些不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文物是先人的遗留,是传世的遗产,是全民的共同财富,保护文物既是政府的事,也是广大民众的事,需要民间力量的参与。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文物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管理机构从业人员不足4万人,却要看护近4300处国家级文物单位;全国文物从业者仅14万余人,与之相对应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数分别是76万余处和10815万件(套)……政府部门人力有限,保护文物有赖民间支持。 以我国五千年文明的时间跨度,文物分布广泛的空间维度看,现在关心文物的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在文物保护领域,公众还有广泛的参与空间。相对于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文物爱好者,我们的文物爱好者的“爱”还显得比较粗线条,不够规范,欠缺专业性。对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引导和规范。文物本身就应该与人发生联系,既然民间有参与文物保护的热情,政府不妨提供平台,引导他们在专业指导下亲近文物、参与文物保护。不专业的、可能损坏文物的行为理当规范,但民间对文物保护的热情则需要呵护。从漠不关心,到盲目关心,再到学会以正确的方式去关心,这是一个文物保护观念不断成熟的过程。 (作者:李思辉,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闪亮的梦想,用奋斗打磨
- 下一篇:“机关民谣”,唱出坚守的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