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艺苑 >

丹青与梨园相会


    
    展览作品
    梨园丹青,写意情天恨海;腕底粉墨,定格人生百态。戏与画,看似无关,但一经碰撞,便诞生出最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艺术之花——水墨戏曲人物画。日前,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第二届“戏韵丹青——戏画八名家作品展”上,艺术家在方寸之间以造型艺术的方式将戏曲浓缩,展现水墨戏曲人物画别样的风格韵味,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中国戏曲艺术特有的写意性、技术性和程式化恰和中国画的三大特点相谋合。正是这种谋合,为戏和画的完美结合提供了契机。”参展画家杨慧生说。本次展览的作品采用以戏入画的方式,通过写意、抽象的技法,用水墨画展现国粹的神韵,表现戏曲艺术的深厚意蕴;又通过戏曲艺术形神兼备的美学特征,表现艺术家们的审美趣味、意象表达和对当代笔墨的探索,呈现出多样的艺术面貌。
    每位艺术家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张志中擅用墨色演绎舞台上鲜活的人物形象,形神兼备,墨韵盎然。杨慧生从黄梅戏中汲取创作灵感,笔墨清润,自成一体。马忠贤借鉴木版年画用色,追求人物造型的趣味性和情节的戏谑性。季平用浓墨重彩画戏曲艺术精致多彩的妆容和造型,构图奇崛,运笔泼辣。于明诠融书法入画,数抹丹青尽显舒放之逸气。周卫平的作品人物造型夸张,色彩明快有“戏味”。李岗的创作根植于人物的舞台表演,从“生、旦、净、丑”的“唱、念、做、打”中产生灵感。南方的创作则结合油画和中国画两种媒介,试图在戏曲题材作品中充分融合西方当代艺术的表达语言和动漫元素。
    艺术家们在建构传统戏曲情境的基础上融入独特的艺术语法,将戏画“三味”——韵味、趣味与戏味调和于方寸之中,营造出尺幅内的“画中戏”天地。戏中画与画中戏交相辉映,再现了戏曲与水墨艺术的神韵,展现出了画家们对这门艺术的钟爱和独到的表现手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