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学海潮观:追梦与隐痛——《藤校逐梦》(序)


    
    “家庭教育、子女升学、海外留学”等问题,是当今地球村视域下,牵动东西方千万家长的普遍性热点话题。黄宗之、朱雪梅几年前出版长篇小说《破茧》,将视点聚焦于新移民家庭孩子的成长历程,曾引起广泛关注。此后青少年成长题材一直在他们心中折腾、孕育,终于催生出这部新作《藤校逐梦》。作家以跨地域、跨时空的视野,以贴近现实的小说叙事,触及到时代脉搏的律动。小说通过中国与美国三个不同的华人家庭“留学、读名校”的故事,艺术地演绎了两代人悲欢离合的境遇及其人物复杂的心路历程。
    家庭教育之重,是小说警世喻人的主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藤校逐梦》提出的问题发人深省,进入21世纪,在经济发达、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对待孩子的升学、留学问题?是以进名牌大学、读名校为终身目标,还是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的理想?是为子女规定学习的专业,还是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小说中的辛洁与惠萍,是作者倾力塑造的两位母亲形象,她们是学生时代的闺蜜,现在虽然分别生活在美国与中国,但在对待孩子升学的问题上却惊人的一致:考名校、不上名校不罢休,还要包办孩子的学习专业,以便将来找到体面的职业获得高薪。惠萍把儿子文森送到美国留学,就寄居在辛洁家。移居美国多年的辛洁坚持要女儿上名校哥伦比亚大学学经济管理,欠下了十多万美元的债,可是女儿琳达不喜欢,她毕业后想继续读电影学院,母亲辛洁坚决反对,后来虽退让一步又坚持要上名牌电影学院。惠萍一心要儿子文森读完医学预科上医学院,将来毕业当医生,反对他到实验室做助理,以致文森读不下去,差点自杀而死。从这两位女性身上,我们看到许多母亲的影子,她们虽然都是受过高度教育的现代女性,但在教育子女的观念上却固步自封:其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封建意识依然根深蒂固;其二,封建家长专制观念顽固不化,企求包办子女的升学与求职;其三,两位母亲从小就萌生的“名校情结”未能在自己身上实现,于是寄希望于子女,这是一种经过包装的现代利己主义。用“上名校”取代孩子们人生的目标,忽视青少年完美人格的建立,实质上是对孩子自尊、立志的扼杀。这是当今家庭教育最大的误区与失败。教育家福禄贝尔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藤校逐梦》以直面现实的勇气,向辛洁、惠萍这样的母亲们发出了叩问:“我们该给子女提供什么样的养分与成长空间?”即使考上哈佛、耶鲁,北大、清华等名校,那毕业以后呢?人生的目标又在哪里?它如同黄钟大吕的洪亮之声,具有强烈的警世意义。
    围绕辛洁一家人,小说展现了一代华人青年求学路上的成长之痛。《藤校逐梦》成功地塑造了三位不同类型的青年人物形象。这几个人物个性鲜明、血肉丰满,深入到心灵深处的精神世界。他们的求学成长之路给人深刻的启迪与沉痛的反思。小说中,既有坚韧顽强的勇敢追梦者在理性之光照耀下给人带来的审美冲击,也有头顶中美名校炫丽的光环而梦断异乡的悲剧之沉重。
    文森曾是中国留学大潮中的少年,送到美国上中学,考大学时进入著名高等学府哥伦比亚大学。他阳光帅气,温厚善良,有爱心,有追求,富于同情心。他做义工,热心公益事业。组织同学为流浪汉捐衣物御寒。父母指令他读医学预科,将来上医学院读医学博士,毕业后当医生。可是他极不情愿,读书几年备受折磨,学业成绩下滑,勉强毕业。在极度烦恼郁闷中他受人欺骗而误食毒品,继而沉溺于吸毒以逃避现实终被学校开除。文森一度消极悲观,一蹶不振,甚至企图自杀。在困难的生死挣扎中,流浪汉约翰千里寻子的精神激发了他重新生活的勇气。他没有气馁,从挫折中惊醒。他的可贵在于栽了跟头后能爬起来,重新振作精神,终于考上自己非常钟爱的专业,圆梦攻读生物学硕士,重回哥大。琳达从小就做演员梦,中学时参加了话剧团。可是在母亲的强行安排下,她违心地上了哥伦比亚大学学经济管理,而她一点都不喜欢这个专业,学习成绩不好,母亲急得要发疯。毕业后,她不愿找工作,坚持报考公立电影戏剧学院,她依据文森的经历创作了电影短剧本《纽约故事》,作为实践成果送交报考学校。母亲无奈而退一步威逼她报考名牌电影学院,琳达断然拒绝。她认为:“年轻人为什么要活得那么现实,为什么不能追求活得理想,活得自己一点?干我自己喜欢的事。”这位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女孩,天资聪明,乐观开朗,有志向,有理想,自强自信,乐观务实,浑身洋溢着一种叛逆精神。经过认真修改打磨并请文森主演的短片《纽约故事》,最终在全美大学生奥斯卡影视大赛中获得最佳剧本原创奖。她梦圆银幕,进入了自己所喜爱的电影艺术学府。
    名校毕业后又怎样?苏珊,这位北大读本科、清华攻硕士,而后又获美国哈佛的博士、斯坦福博士后的女高才生,读的都是中美顶尖的名牌学府,学的是热得烫手的经济管理专业,以后又如愿以偿地进入美国体面的金融界职场工作。她头戴着中美名牌大学的华丽桂冠,一路春风得意。然而她孤傲、封闭、自私利己、对人冷漠、贪幕虚荣。因此婚姻大事一直得不到解决,直到认识彼特,然而,同样自私自利、为我独尊的彼特在谈婚论嫁之时给她沉重一击,她经不起一场风浪的袭击,最终郁郁寡欢自杀而死,梦断异乡。
    文森与苏珊都从中国到美国留学,他们都在追逐各自的藤校梦。他们的求学路引发人们严峻的思考。青少年的成长与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密切相关,同时,年轻人树立人生目标以及确立自我发展意识也特别重要。读名校是人生的目标吗?不是的,它只是一个过程,人生成长的一个阶段。做一个怎样的人,树立远大理想,建构美好、健全的人格才是人生的目标。《藤校逐梦》生动地展现出三个青年人的梦:文森几经波折,最后梦入生物学园地,琳达不懈努力,终于梦圆银幕,而苏珊孤独迷茫,落得梦碎美利坚。
    就文学而言,移民生活题材是一座富饶的金矿,移民作家得天独厚的优势就在于近水楼台开掘这座矿床。黄宗之夫妇移居美国二十余年,一直深掘移民生活题材,执著耕耘这块庄稼地,从《阳光西海岸》《破茧》《平静生活》到《藤校逐梦》,收获丰硕。这些作品紧扣时代跳动的脉搏,表现出海外华人的生存状态与命运。别林斯基说,诗人比任何人都应该是他自己时代的儿子。如今,这对作家夫妇又以对时代崭新的思考,以自己孩子求学读书的深层体验,以及面对来自中国留美学生潮的涌动撞击,敏锐地感受到教育与人生的关系之重,他们创作的《藤校逐梦》另辟蹊径,饱含忧患意识、思想含量厚重,具有很强的当代性,深触千万家庭的神经,其文学价值与普泛意义值得我们重视。
    (摘自《藤校逐梦》,黄宗之、朱雪梅著,作家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

(责任编辑:admin)